人民日報時評:用閱讀涵養理性心態


課程推薦:公務員課程7天免費學:基礎精講 專項特訓 面試輔導 各省農信社招考輔導班
人民日報時評:用閱讀涵養理性心態
2013年國民閱讀調查數據新鮮出爐:2013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人均每天讀書13.43分鐘,僅有21%的國民對個人閱讀情況表示滿意。有人調侃,我們今天的閱讀困境,已經不是一年讀幾本書,而是幾年都沒讀一本書。
當然,純粹從閱讀角度看,今天我們的閱讀數量是很可觀的。我們每天看微博,看新聞客戶端,看微信朋友圈,看QQ日志,這最終都能累積為每天的閱讀量。碎片化的閱讀,確實便利了信息獲取,但若是從人文涵養的角度看,碎片化本身意味著不全面,再加上網絡閱讀的簡化,人們由此實現的認知和理解,很容易導致片面。更不用說,博人眼球的“標題黨”以及對閱讀主題的扭曲,比比皆是。這種人文環境里,人們瀏覽多、閱讀少,接觸信息多、沉靜思考少。注意目標的不斷更替,更帶來心智結構的極簡和麻木。如果單純依賴這種文化土壤的滋養,人類理性思維恐怕會越來越少,獨立思考、辨別真偽、理性行動的能力也會趨于匱乏。
閱讀質量的下降,助長了社會的浮躁心緒。很多矛盾激化的背后,都能看到極端思維的盛行:往往政策還沒出臺,民間的意見爭論已打得不可開交;平和理性的探討求之不得,撕破臉皮的人身攻擊卻落得遍地皆是;房價、醫保、養老、教育、反腐、環保,事關國計民生,但發泄情緒罵娘的多,真正研究問題的少……這些都彰顯了健康理性氛圍在當今中國輿論環境中的缺失。而這種健康理性心態的涵養,最重要途徑是教育,對成年國民而言,就是持續不斷的深層次閱讀。
我們不能說,只要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個現實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但起碼可以說,一個民族,只有普遍性地尊重知識、尊重教育、崇尚閱讀,這個民族才有可能涵養出理性健康心態,來面對現代化征程中一系列坎坷、曲折甚至沖突,才有可能靜下心來、凝聚智慧,好好地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喜歡讀書,習近平總書記在接受俄羅斯記者采訪時,介紹了許多讀過的俄羅斯文學名著。普通國民亦不可不讀書,這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長遠而厚實的基礎。當然,今天的閱讀,形式多樣,電子化閱讀正在形成一股昂然態勢。但無論如何,閱讀的精神不應消亡。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