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習題:定義判斷


課程推薦: 各省農信社招考輔導班
公務員考試習題:定義判斷
1.正當防衛是指具有社會危害性和侵害緊迫性的不法行為正在進行時,防衛人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不能超過必要限度導致造成重大損害的防衛。
根據以上定義,下面哪種行為是典型的正當防衛?( )
A.甲夢到乙追殺自己,醒后便認定乙欲殺自己,從家中拿一把菜刀直奔乙家中將乙毆傷
B.甲乙二人互相斗毆,乙見自己勢單力薄因而逃跑。甲窮追不舍,乙無奈又撿起一棍棒趁甲站立不穩時將其打傷
C.劉某在學校的操場上練習騎摩托車,因技術不佳而將張某撞傷。張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D.某晚劉某恰碰到一個歹徒搶劫一位婦女的錢包,于是劉某急忙撿起一塊磚頭扔過去,不巧砸到婦女頭上而導致婦女腦部癱瘓
2.產業結構政策,是指一定時期內政府為促進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升級所制定的政策,下面哪種政策屬于產業結構政策?( )
A.產業組織政策
B.產業技術政策
C.對新興產業的保護和扶持政策
D.提高人力素質政策
3.食品污染物指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而是在生產,制造,加工,調制,處理,填充,包裝,運輸和貯藏等過程中帶入食品中,或是由于環境污染帶入食品中的任何物質。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食品污染物的是( )。
A.“三鹿奶粉”事件中“問題奶粉”含有三聚氰胺成分
B.對肉質進行嫩化改良而使用的水瓜蛋白酶成分
C.油炸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由于加入增多劑而產生的鋁成分
D.食品腌制中,使用的添加劑中含有的對人體有害的亞硝酸鹽
4.∏型人才,指至少擁有兩種專業技能,并能將多門知識融會貫通的復合型人才,∏下面的兩豎指兩種專業技能,上面的一橫指多門知識的融會貫通。
下面屬于∏型人才的是:
A.莊先生擁有理學、管理學兩個博士學位,現在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老總,個人擁有多項專利,業余時間喜歡自行車運動
B.張女士是一位遠近聞名的理發師,每天為20多位顧客理發,一天下來盡管十分疲憊,回家后還要陪著女兒彈鋼琴
C.曹先生是服裝界達人,對各類服裝的款式、面料、做工、產地及市場行情了如指掌,他幾次進軍餐飲業都鎩羽而歸
D.老趙是某酒店的大廚,川菜,粵菜,淮揚菜樣樣拿手,平時還苦練書法,歌唱的也好,是朋友圈里有名的麥霸
5.流水作業是指工人按照作業流程,順序作用于勞動對象,完成生產工藝過程中某階段一定量的工作,使生產連續而又不中斷地進行。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各項不屬于流水作業的是:
A.某高速公路工程指揮部將10個標段分別承包給10個施工單位同時施工
B.某施工隊完成一個施工對象之后,再去完成另一個施工對象
C.某施工隊在10層工作一周,完成任務后,第三天轉移到11層干同樣的工作
D.某施工單位對所有的施工對象同時開始施工,然后同時結束
課程推薦: 各省農信社招考輔導班
1.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包括“不法行為正在進行時”,“不法侵害者本人”,“不能超過必要限度”。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甲的行為不符合關鍵詞“不法行為正在進行時”,因此不屬于正當防衛;B中乙的行為完全符合關鍵詞,因此屬于典型的正當防衛;C中劉某的行為不符合關鍵詞“不法行為正在進行時”,因此不屬于正當防衛;D中劉某行為不符合關鍵詞“不法侵害者本人”,因此不屬于正當防衛。綜上,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產業結構政策的目的強調“促進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升級”。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產業組織政策”、B項“>產業技術政策”以及D項“>提高人力素質政策”沒有具體體現>產業結構政策的目的,不符合題干定義。而C項“>對新興產業的保護和扶持政策”體現了“促進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升級”,凸顯了>產業結構政策的目的,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C
解析:
食品污染物的定義要件為:(1)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2)在生產、制造、加工、調制、處理、填充、包裝、運輸和貯藏等過程中帶入食品中,(3)或是由于環境污染帶入食品中的任何物質。A項中的木瓜蛋白酶是有意加入的,與要件(1)不匹配,排除;B項中的三聚氰胺也是有意加入的,排除;C項中油炸食品中的鋁是加工過程中帶入食品中的,并非有意加入,符合定義;D項中添加劑中的亞硝酸鹽是有意加入的,與要件(1)不匹配,排除。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4.答案: A
解析: B選項張女士未擁有兩種專業技能;C選項也只擁有服裝界技能,“幾次進軍餐飲業都鎩羽而歸”說明未擁有餐飲業技能;D選項雖然擁有多項技能,但多門知識并未融會貫通。
5.答案: D
解析: 流水作業的關鍵詞是“順序作用”和“一定量的工作”,同時要看清楚問題,要找出不屬于流水作業的一項。在A選項中,10個單位承擔10個標段作業,符合定義,所以排除。在B選項中,完成一個施工對象之后繼續另一個,符合定義,所以排除。在C選項中,不同樓層的工作體現出順序作用和一定量的工作,符合定義,所以排除。在D選項中對所有對象同時開工,不是順序作用,也不是一定量的工作,不符合定義。同時A選項中的“10個標段分別承包”、B選項中的“再去完成另一個”、C選項中的“轉移到11層干同樣的工作”,均表示生產過程中“某階段一定量的工作”,但D選項表示完成的是一個完整的工作且沒有分階段,故認為D選項更合適。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最新資訊
- 2015年地方公務員考試時間匯總2015-09-02
- 2015年新疆自治區地礦局招聘筆試成績及資格審查公告2015-08-04
- 2015年山東省聊城考錄公務員體檢通知2015-08-03
- 2015年山東省臨沂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務員考試體檢須知2015-08-03
- 2015年青海省監獄管理局考錄主任科員以下職位公務員體檢公告2015-07-31
- 2015年果洛州考錄主任科員以下職位公務員體檢通知2015-07-31
- 2015年玉樹州考錄主任科員以下職位公務員體檢通知2015-07-31
- 2015年湖北省黃岡市人社局考試錄用公務員遞補體檢公告2015-07-30
- 2015年湖北省襄陽市公務員考試體檢公告2015-07-30
- 2015年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筆試成績查詢通知201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