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慶市事業單位考試大綱(衛生公共基礎知識)


課程推薦: 面試資料免費送 省考面試OAO 事業單位 各省農信社招考輔導班
2014年重慶市事業單位考試大綱(衛生公共基礎知識)
第一章 衛生法律法規
第一節 衛生法中的法律責任
一、法律責任的概念
法律責任,即行為人由于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者由于法律規定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后果。衛生法上的法律責任即由于行為人違反衛生法的相關規定而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二、衛生法中的法律責任的內容
(一)衛生法中的民事責任
衛生法中的民事責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等平等主體間因違反衛生法中有關民事方面的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二)衛生法中的行政責任
衛生法中的行政責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因違反衛生法中有關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三)衛生法中的刑事責任
衛生法中的刑事責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違反刑事法律規定,后果嚴重構成犯罪者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第二節 傳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法定傳染病的分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進行管理。
(一) 甲類傳染病
強制管理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
(二) 乙類傳染病
嚴格管理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百日咳、白喉、猩紅熱、淋病、梅毒、血吸蟲病、瘧疾等26種。
(三)丙類傳染病
監測管理傳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風疹、麻風病、包蟲病、絲蟲病、手足口病等11種。
二、傳染病防治方針與管理原則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依靠科學、依靠群眾
三、傳染病預防與疫情報告
(一)傳染病的預防
衛生行政部門的預防工作;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預防工作;醫療機構的預防工作;其他相關的預防工作。
(二)傳染病的報告
傳染病疫情報告人:義務疫情報告人和責任疫情報告人。
疫情報告必須遵循屬地管理原則。
報告時限、方式(日常疫情報告;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的疫情報告;有關部門的疫情報告和通報)。
四、傳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及醫療救治
(一)傳染病疫情控制措施
傳染病的報告;傳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醫療機構的隔離治療措施;疾控機構的疫情控制措施;政府的隔離措施;切斷傳染病傳播途徑;疫區宣布及封鎖。
(二)醫療救治
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對被傳染病污染的相關醫療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五、相關機構及其人員的法律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等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應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制度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概念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已經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的、對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的傳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疫病, 還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發公共事件。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類型
重大損失的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的疫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發公共事件。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機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儲備制度;急救醫療服務網絡建設。
四、報告與信息發布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制度
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突發事件應急報告規范,建立重大、緊急疫情信息報告系統。(突發事件監測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有關單位發現有需要報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當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小時內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并同時向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后2小時內向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后2小時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1小時內,向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在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向國務院報告。)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發布
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向社會發布突發事件的信息。必要時,可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向社會發布本行政區域內突發事件的信息。
五、應急處理
政府對突發衛生事件的應急管理職責;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應急處理職責;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專業技術機構的應急處理職責;公安機關的強制執行職責;其他政府部門的職責。
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規定的法律責任
行政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
第四節 藥品管理法律制度
一、醫療機構的藥劑管理
(一)醫療機構藥劑技術工作人員的規定
醫療機構必須配備依法經過資格認定的藥學技術人員。
(二)醫療機構配制制劑的規定
二、相關法律責任
(一)行政責任
對于違反藥品管理法律法規的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可以處以警告、罰款、沒收藥品和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吊銷許可證等行政處罰。
備考指導: 公務員考試真題下載 公務員考試復習資料 公務員面試備考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公務員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課程推薦: 面試資料免費送 省考面試OAO 事業單位 各省農信社招考輔導班
(三)醫德基本原則內涵
1.知情同意
2.醫療最優化
3.醫療保密
4.生命價值
(四)生命倫理四原則
1.尊重原則
2.不傷害原則
3.有利原則
4.公正原則
二、醫學道德規范
(一)醫學道德規范的概念
醫學道德規范是在醫療活動中應遵守的倫理標準或準則,它是在醫德原則的指導下,協調醫務人員人際關系及醫務人員與社會關系的行為準則或具體要求,也是培養醫務人員醫德品質的具體標準,簡稱醫德規范。
(二)醫德規范的作用
1.醫學道德準則體系中的構成主體
2.醫德規范是進行醫學道德評價的直接尺度
3.醫德規范是實施醫院管理的重要依據
4.醫德規范是醫學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三)醫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1.以人為本,救死扶傷
2.鉆研醫術,精益求精
3.平等交往,一視同仁
4.舉止端莊,語言文明
5.廉潔行醫,遵紀守法
6.誠實守信,保守醫密
7.互尊互學,團結協作
8.樂于奉獻,熱心公益
第三節 醫療人際關系倫理
一、醫患關系倫理
(一)醫學關系中的醫患關系
1.醫患關系的概念
醫患關系是指醫方與患方在醫療實踐活動中基于病人健康利益所構成的的一種醫學人際關系。
2.醫患關系的內容
醫患關系分為技術關系與非技術關系,非技術關系包括道德關系、經濟關系、價值關系和法律關系。
3.醫患關系的性質
醫患關系是信托關系和契約關系
4.醫患關系特征
(1)醫患雙方目的的共同性
(2)醫患雙方信息的不對稱性
(3)醫患雙方利益的一致性。
(二)醫患關系模式
1.醫患關系模式概念
醫患關系模式是指在醫療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描述和概括醫患關系的標準樣式。
2.常見醫患關系模式
(1)維奇模式:純技術模式,權威模式,契約模式。
(2)布朗斯坦模式:傳統模式,人本模式。
(3)薩斯―荷倫德模式:主動――被動型,指導――合作型,共同參與型。
(三)醫患沖突
1.醫患沖突的原因
(1)社會方面的因素
(2)醫院管理方面的因素
(3)醫務人員方面的因素
(4)患者方面的因素
2.醫患和諧的倫理訴求
(1)完善和諧醫患關系的制度設計
(2)完善和諧醫患關系的醫院規章建立
(3)強化醫師職業倫理精神
(四)醫患溝通
1.醫患溝通概念
醫患溝通是指在醫療衛生保健工作中,醫患雙方圍繞疾病的相關問題,以醫方為主導,通過有效的多途徑的信息交流,科學地引導病人及家屬認定治療方案及配合治療,使醫患雙方形成互信理解的合作關系的過程。
2.醫患溝通的倫理意義
(1)實踐“人是目的”的倫理價值
(2)發揮道德情感的專遞作用
(3)推動人道主義精神的發展
(4)促進醫患雙方道德境界的提升
3.倫理在醫患溝通中的作用
(1)奠定醫患溝通的思想基礎
(2)營造醫患溝通的良好氛圍
(3)提供醫患溝通的行為準則
4.醫患溝通的倫理考量
(1)溝通缺失,醫患之間彼此失去信任
(2)溝通簡單,患者知情同意權得不到實現
(3)溝通不暢,患者對健康期望值過高
5.醫患溝通的倫理準則
(1)尊重
(2)有利
(3)公正
(4)誠信
6.醫患溝通的倫理目標
(1)增進醫患互信
(2)體現人文關懷
二、醫際關系倫理
醫際關系是指醫療實踐中醫務人員之間的關系。
醫際關系的內容:醫生與醫生的關系,醫生與護士的關系,醫護人員與醫技人員的關系,醫務人員與管理、后勤人員的關系。
(一)醫際關系的主要特點
1.醫際關系的協同性
2.醫際關系的平等性
3.醫際關系的綜合性
4.醫際關系的同一性
(二)醫際沖突的主要原因
1.醫德滑坡
2.管理問題
3.利益沖突
4.傳統觀念的作用
5.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
(三)醫際和諧的倫理訴求
1.人格上的相互尊重
2.工作上相互支持
3.學術上堅持真理
三、醫社關系倫理
醫社關系是指醫務人員與社會之間、醫療衛生部門與社會有關部門之間的群體性關系。
(一)醫社沖突的主要原因
1.供需矛盾
2.行為異常
3.生存環境與生活習慣的影響
4.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引發的醫療實踐中的難題
5.社會改革與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影響
(二)醫社和諧的倫理訴求
1.社會公益第一原則
2.互惠互利原則
3.社會效益優先原則
第四節 臨床診療倫理
一、一般臨床診療倫理
(一)臨床診療的道德要求
1.既要關注疾病,又要關心病人
2.既要發揮醫務人員的主導性,又要調動病人的主體性
3.既要維護病人利益,又要兼顧社會公益
4.既要開展軀體疾病服務,又要開展心理和社會服務
備考指導: 公務員考試真題下載 公務員考試復習資料 公務員面試備考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公務員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課程推薦: 面試資料免費送 省考面試OAO 事業單位 各省農信社招考輔導班
3.把握醫學科研方向的重要思想保障
4.進行醫學科研評價的重要標準
(三)醫學科研中的倫理矛盾
1.研究主體與研究對象之間的利益矛盾
2.研究對象的權益與醫學科學發展之間的利益矛盾
3.研究者群體內部的利益矛盾
(四)醫學科研的倫理準則
1.熱愛科學
2.實事求是
3.獻身事業
4.勇于創新
5.團結協作
二、人體實驗倫理
(一)人體實驗概念
人體實驗是指以人為受試對象,用人為的實驗手段,有控制地對受試者進行科學考察和研究的活動過程。
(二)人體實驗的倫理意義
1.人體實驗是醫學的起點和發展手段
2.人體實驗是醫學基礎理論研究和動物實驗之后,常規臨床應用之前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也是醫學實驗的最后階段
(三)人體實驗的道德原則
1.正當目的原則
2.知情同意原則
3.維護受試者利益的原則
4.社會需要原則
(四)人體實驗的國際法規
1.《紐倫堡法典》
2.《赫爾辛基宣言》。
三、動物實驗倫理
(一)動物實驗概念
動物實驗指為了獲得有關生物學、醫學等方面的新知識或解決具體臨床問題的新手段,在實驗室內使用實驗動物進行的科學研究。
(二)動物試驗的倫理原則
1.科學與倫理并重的實驗設計與試驗過程原則
2.取代、減量與精確化原則
四、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
(一)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倫理
人類胚胎干細胞是指從人的早期胚胎中提取的一種細胞,它具有“發育全能性”的功能,能分化成人體的200多種細胞,形成機體的任何組織器官。
1.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的意義
(1)細胞分化機制的研究
(2)人胚胎發育及疾病發生發展的有關研究
(3)新藥研制和開發
(4)癌癥的治療
(5)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等多種疾病的治療
2.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和應用的倫理原則
(1)尊重原則
(2)知情同意原則
(3)安全和有效原則
(4)防止商品化原則。
(二)克隆技術研究倫理
克隆技術指在人工干預和控制條件下實現使生物無性繁殖的過程及結果。
1.克隆技術研究的倫理意義
(1)有利于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
(2)有利于人類醫療科學的發展
2.克隆技術研究的倫理問題
(1)改變生物的多樣性問題
(2)胚胎克隆問題
(三)人類基因研究和應用倫理
1.人類基因研究和應用中的倫理問題
(1)基因隱私問題
(2)基因歧視問題
(3)改變人類的多樣性問題
2.人類基因研究和應用中的倫理原則
(1)無傷與有利原則
(2)知情同意原則
(3)保密原則
(4)公正原則
第八節 醫務人員醫學倫理素質的養成與行為規范
一、醫學道德修養
醫學道德修養概念:是醫務人員通過自我教育、自我磨煉,把社會主義醫學道德基本原則的規范轉化為個人醫學道德品質的過程。
醫學道德的修養原則:主體性原則;實踐性原則;自律與他律相統一原則。
醫學道德修養的方法:躬親實踐,勤于學習,堅持內省,積善成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
醫德境界含義:醫務人員從一定的醫德觀念出發,在醫德修養過程中所形成的醫德修養水平和醫德品質狀況。
醫德境界的層次:以醫謀私的醫德境界;以醫謀生的醫德境界;以醫為業的醫德境界;為醫奉獻的醫德境界。
二、醫學道德評價
醫學道德評價概念:人們依據一定的醫學道德標準對醫務人員或醫療衛生部門的醫療行為作出的道德價值和善惡的判斷。
醫學道德評價作用:對醫務人員醫德品質的形成有導向作用;對醫學科學的發展有推動作用;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有促進作用;對醫學人際關系有協調作用。
醫學道德評價標準:是否有利于病人疾病的緩解或根除;是否有利于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和改善;是否有利于人類的健康、長壽和優生;是否有利于醫學科學的發展;是否有利于群體健康水平的提高及社會文明的進步。
醫學道德評價依據:醫學動機和醫學效果的統一;醫學目的和醫學手段的統一。
醫學道德評價方式: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傳統習俗。
三、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
以人為本,踐行宗旨;遵紀守法,依法執業;尊重患者,關愛生命;優質服務,醫患和諧;廉潔自律,恪守醫德;嚴謹求實,精益求精;樂于奉獻,熱心公益。
第三章 醫學心理
第一節 心理學基礎
一、認知過程
認知過程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的反映過程。它包括感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
(一)感覺
1.感覺的概念
2. 感覺的分類
3.感覺的特征
(二)知覺
1.知覺的概念
2. 知覺的基本特性
3.知覺的分類
4.錯覺
(三)記憶
1.記憶的概念和基本過程
2.記憶的分類
3.遺忘的概念和規律
(四)思維
1.思維的概念和特征
2.思維的分類
3.思維的過程
(五)想象
1.想象的概念和特點
2.想象的分類
3.表象的概念和特點
備考指導: 公務員考試真題下載 公務員考試復習資料 公務員面試備考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公務員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15年吉林省延邊各縣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大綱2015-06-11
- 2015年上海市公安機關文職崗位招聘考試大綱2015-05-20
- 2015年上海市公安法院系統人民警察考試大綱2015-04-21
- 2015年廣州市公務員筆試科目考試大綱2015-04-15
- 2015年新疆兵團公開考試錄用公務員考試大綱2015-04-03
- 2015年上半年吉林省公務員考試大綱2015-03-31
- 2015年江西省公務員考試大綱(專武干部職位軍事理論知識)2015-03-25
- 2015年江西省公務員考試大綱(人民警察專業基礎知識)2015-03-25
- 2015年江西省公務員考試大綱(公共科目)2015-03-25
- 2015年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考試大綱201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