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省公務員申論范文:學習時間不辦公


2014年福建省公務員申論范文:學習時間不辦公
【背景鏈接】
2013年11月,廣西南寧市民黃女士為給住院的老母親辦理醫保手續,下午三點一上班,她就急匆匆地來到南寧社保局。沒想到,大門緊鎖,門前赫然貼著一張告示,上面寫道:周二和周五的下午是處理數據、業務學習時間。“學習時間不辦公”,這讓不了解情況的群眾,屢屢吃到“閉門羹”。
【標準表述】
[深度分析]
作為一種制度化手段,公共部門開展理論、業務學習有其必要性。然而,當“學習時間”成為“不辦公”的擋箭牌,顯然背離了公共服務便民、利民的基本屬性。一件原本輕而易舉的事情,卻讓老百姓有了“傷不起”的無奈和艱辛;每一次“閉門羹”,都會在無形之中增添老百姓與公共部門的距離感與隔閡感。
“學習時間不辦公”從表面上看是一種時間沖突,導致工作人員分身乏術;從本質上看則是一種偏離群眾路線的官僚主義--對老百姓的利益訴求失去了敏感性的反應能力,當公眾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推諉卸責。這種做法,既違背了專業主義和職業倫理,也背離了老百姓的期許。
破除官僚主義帶來的距離感與隔閡感,迫切需要重新回答“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時代之問。密切聯系群眾、轉變工作作風的背后,是發展觀念的端正、是價值排序的重塑與人文關懷的重振。換言之,“學習時間不辦公”不僅是制度問題和程序問題,更是一個認識問題和作風問題。
“學習時間不辦公”作為一種由來已久的傳統,從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潛規則”。然而,伴隨著社會變遷和時代進步,老百姓對公共服務有了更為強烈的利益訴求。如果公共部門依然在陳詞濫調中打轉,依然在批評質疑中自說自話,就難以得到老百姓的尊重和信任。
[啟示]
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顯然離不開公共服務的優化和升級。眼睛向下看,傾聽老百姓“沉沒的聲音”,回應公眾訴求,公共部門要更加注重受眾的切身感受,更加注重公共服務的社會效益,逐漸實現公共服務標準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轉變。從這個角度上說,“學習時間不辦公”需要糾偏與改進。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