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事業單位考試范文:儒家廉德思想


課程推薦:2014年公務員課程7天免費學 :基礎精講 高效強化 高效押題 專項特訓
個性課程:2014年公務員個性輔導:申論批改 技巧專講 沖刺密卷 個性定制
“廉”是中華傳統倫理的重要范疇,也是儒家政治倫理思想的重要內容。在“何為廉”“為何廉”以及“何以廉”的問題上,儒家有一套系統闡釋。梳理這些內容,對今天的黨風廉政建設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于“廉”的含義,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解釋說:“廉,棱也。引伸之為清也,儉也,嚴利也。”大致可知,“廉”的本義為側邊、棱角,后來引申為清廉、儉樸、收斂的意思。儒家如何釋“廉”呢?《論語》中,孔子雖僅有一次用到“廉”字,但實際上“行己有恥”“欲而不貪”等思想中已包含了“廉”的內容。可以說,先秦時期,儒家主要是從道德倫理層面來認識“廉”的,認為“廉”是君子所具有的一種基本道德操守。漢代以后,隨著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廉”更多地與政治行為聯系在一起。漢代實行察舉制度,出現了專門的舉廉科,將“廉”作為官員選拔、任用的主要依據。
儒家學說是一種內圣外王之學。儒家倡“廉”,主要基于內圣與外王的需要。從內圣來看,“廉”是個人修身、成就完美品格的必然要求。無論是孔子心中的圣人、君子,還是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都內蘊著“廉”這一基本道德操守。從外王來看,“廉”是為政之本,能“廉”則政興。《晉書?阮種傳》中說“夫廉恥之于政,猶樹藝之有豐壤,良歲之有膏澤,其生物必油然茂矣。”廉潔對于為政的重要性,就像土壤和雨露于生物之必不可少,一旦失去,政權終會傾覆,為官者的廉潔是實現政權穩固持久的客觀需要。
實現“廉”的目標,為政者既需“修身以德”,也需“為政以德”。《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強調上至天子、下到百姓,都要以修身為本。孟子“仁政”思想,論及的是如何做一名好官。在儒家思想中,包含著這樣的邏輯:要做一名好官,先要做一個好人。所以,為政者只有先修身以德,才能“安人”“安百姓”。當然,成為一個好人并不意味著就能當一個好官,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還需把廉德運用到政治實踐中。為政以德,既要有崇公抑私、立公去私的公心,又要有義利面前舍利取義的勇氣;既需“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地舉賢任能,也需“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地勤政守職;既有為政儉約、“節用而愛人”的品行,更需有涵養一腔浩然正氣的節操。如此,才能實現《論語?為政》中描述的“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那般的清明氣象。
備考指導: 公務員考試真題下載 公務員考試復習資料 公務員面試輔導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