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范文:物質與財富的關系


課程推薦:2014年公務員課程7天免費學 :基礎精講 高效強化 高效押題 專項特訓
個性課程:2014年公務員個性輔導:申論批改 技巧專講 沖刺密卷 個性定制
精神和物質財富的獲得沒有必然的先后關系。
追求精神財富并不必然以充足的物質為基礎。很多人認為經濟是基礎,物質是基礎,先有物質后有精神,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種極端、片面的理解。馬克思本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恰恰是馬克思這個窮光蛋創造巨大精神財富,而那些家產萬貫的資本家不過是歷史塵埃。很多人追求賺錢,賺更多錢。賺到錢之后呢?
當今中國不缺錢,但精神財富的缺失已經嚴重的影響到個人、社會的發展。我們對精神財富的追求和創造要分秒必爭了。要引導各種收入狀況的人,發動各個行業參與到精神文化的創造中來。要形成全社會良好創造精神財富的良好環境和風氣。
精神和物質財富之間沒有必然的高低貴賤之分。
中國文化中有重農抑商的傳統。這個傳統既體現了對勞動創造財富的尊重,但也不乏迂腐成分。一些人,尤其一些知識分子,看不起追求物質財富的人。商人言必稱利,往往受到鄙視和嘲弄。我們現在社會中一些仇富現象,仇恨的往往都是商人。但商人對于推動社會進步作用很大,司馬遷就寫過《貨殖列傳》記載了商人的功績。
物質和精神財富之間沒有絕對界限,能相互轉化。
有很多人只承認物質財富,認為精神財富是虛的,是一種自我安慰。但事實上,所有的物質財富最終都會指向精神。買名車、豪宅,主要不是因為要跑多快,或者人比較胖、需要睡大屋子,而是為了追求一種精神上優越感。其實,人的優越并不必然需要豪宅名車支撐。學問高深,道德高尚,社會認同度高都能使人卓越,積極實現自我價值,從而創造更多物質財富。
對待財富,我們既需要努力挖掘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努力發揚“安貧樂道”、“富而好禮”的精神,還要大力弘揚我黨艱苦奮斗、勇于奉獻的作風。努力協調好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關系,使它們形成一種動態平衡和良性互動。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公務員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