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經典范文:道德為何如此脆弱


課程推薦:2014年公務員課程7天免費學 :基礎精講 高效強化 高效押題 專項特訓
個性課程:2014年公務員個性輔導:申論批改 技巧專講 沖刺密卷 個性定制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不遵守道德的人,非但沒有受到處罰和制裁,反而還能從中受益,恰恰相反,那些遵守道德規范的人,常常變成了道德社會的受害者或者被現代人恥笑的對象(怪胎)。于是很多人開始仿效,道德規則顯得蒼白無力,這就是道德的脆弱。道德的脆弱體現的是人的脆弱,一方面是道德規則的制訂者,道德的繼承者和提倡者,同時人又是破壞道德規范的主體。那么,我們不禁要問,道德為何如此脆弱?倫理學大師麥金泰爾在其著作《追尋美德》中諷刺地說,對于一個缺乏道德品德的人來說,道德法則的規范作用幾乎等于零。他認為必須弄清道德規范與個體品行的關系,因為人的行為是受人的意志(動機)支配的,而這里的人就是具體的個人,是單個的個體,而道德規范則要求人的行為的非傷害性,即雖然不一定要有利他性,但是至少要保證對社會他人的非傷害性,可是社會是由單個人的個體組成的,個人生活于社會之中,一旦不正義的行為成為一種時髦或者被仿效的對象,那就是對社會的傷害,也是對道德智者的侮辱。所以,一個遵守人人道德的社會必須注重對個人道德感和正義感的培養。
道德為何如此脆弱?因為社會道德規則的實踐要求是絕對的、無條件的,而個人道德行為動機是有條件的。人總是希望道德能完全發揮其功效,理想社會中的人也應該是孔子所講的“不逾矩”的道德楷模,甚至我們在制訂道德規則的時候,也抱有一種理想和積極的態度,希望道德能夠被所有的人普遍踐行,可是社會的現實給我們當頭一棒,道德的絕對權威總是遭到挑戰,道德總是被逾越。道德的實踐者是具體的個人,他們對于道德規則具有自己主觀的理解、認知和體會。每個實踐者對于道德的理解和體會不同,會做出不同的行為,不同的行為就包含了無視道德的行為。實際上,道德的脆弱性就表現為社會的倫理要求(公義或公理)與個人行為的主觀選擇的沖突。社會的公理要求倫理規范的實踐沒有例外,應該是絕對的,而行為的主體卻是懷有自私之見的個人,他們選擇行為方式時,就會依據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去選擇。同時自我利益在個人行為選擇中居于重要的作用。這就是道德被人的利己性遮蔽了,在行為的選擇上,總是趨利避害,行為取舍上會選擇利于自己的一面,人是自私的,也是利己的,人盡可能地保存自我的利益,爭取最大可能的生存,這就是人的自私性,在生活中盡可能避免被懲罰,同時會做一些蔑視道德的行為,不可能禁止,使道德規范與人之間的鏈接出現了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人的利己性,個人必須對于個人的欲望合理控制,否則非正義行為將會不斷被復制。
首先,道德脆弱性是個人與社會,個性與普遍的矛盾體現。社會由人構成,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做事方式,而社會制度總要所有人都要遵守相同的規范,達到高度的同質性,可是社會中總有一些人不愿隨社會大流,難免會發生不遵守道德規則的事情,這是必然的。
其次,有些違反道德規則行為的發生,就是因為行為者對社會道德規范不熟悉或者不知道,這種行為的懲處就顯得沒有意義,主要是沒有合理依據。一個不懂規范的人,何談道德制裁或者處罰?偶然因素是導致之所以脆弱的因素。
最后,道德脆弱彰顯的是道德規則和人性的催弱,道德規則沒有辦法窮盡可能出現的所有情形,而人性的脆弱就是在利益與道德的選擇中往往會成為利益的仆人和奴隸,人對經濟利益的妥協,使得社會道德無法完整地指導人的行為,在很多情況下,人都是聽從自己欲望的要求,很難用道德情感和禮儀加以克制。消除道德的脆弱實際上就是人要消除人貪婪的欲望,服從道德感的安排
溫馨提示:請大家及時關注環球網校公務員頻道及論壇,小編將第一時間為大家提供公務員考試最新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