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輔導之高新技術常識
課程推薦:2014年公務員課程7天免費學 :基礎精講 高效強化 高效押題 專項特訓
個性課程:2014年公務員個性輔導:申論批改 技巧專講 沖刺密卷 個性定制
1.高新技術的含義
高新科學技術,也叫高技術、高科技。1983年“高技術”一詞被收入美國出版的《韋氏第三版國際詞 典》中,由此作為一個正式名詞固定下來。一般而言,它的含義是動態變化的,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 從地域上看,不同的國家對高技術有不同的理解。被稱為韓國“經濟起飛、科技發展之父”的崔享博士從 經濟發展的角度,從第三世界國家發展的角度來認識,把高技術分為三個層次:技術的改進;技術的綜 合;技術的創新。技術的改進與技術的綜合均屬于高技術的范疇,更重要的是技術的創新。
高新技術就一般而言,實際上指的是當代新興學科與高技術水平,特別是尖端技術和先導技術,它 反映了科學向技術的迅速轉化以及科學與技術的高度融合,是生產力發揮巨大作用的重要因素。
2、高新技術的特征
高新技術本身具有一些有別于一般科技的獨特內容,將高新技術的主要特征概括為“六高”:高智 力、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高滲透、高競爭。
3、高技術領域及其標志性技術
一般認為,高技術包括六大技術領域,12項標志技術和9個高技術產業。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六大 高技術領域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它們將在21世紀獲 得迅速發展,并通過廣泛的實用化和商品化,成為日益強大的高技術產業。以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為 標志的生物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核心;以光電子技術、人工智能為標志的信息技術,將成為21世 紀技術的前導;以超導材料、人工定向設計的新材料為標志的新材料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支柱;以航天飛機、永久太空站為標志的空間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外向延伸;以深海采掘、海水利用為標志 的海洋技術將成為21世紀技術的內向拓展。
六項高技術領域中的12項標志技術,是已經萌發但還遠未成熟的前沿技術。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 中所占比重將縮小,但由于高技術對傳統產業的強制性滲透改造了這些傳統產業部門,因此這些產業的 絕對產量和產值不會萎縮。
(1)信息技術領域。信息技術是六大高技術的前導。主要指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等技術。信息 技術以電子技術為基礎,包括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光導技術、計算機技術和 人工智能技術等。
(2)生物技術領域。生物技術是以生命科學為基礎,利用生物體和工程原理等生產制品的綜合性技 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四個領域。生物技術是21世紀技術的核心。它有兩 個標志性技術,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
生物技術不僅在農業和醫學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而且對環保、能源技術等都有很強的滲透力。
(3)新材料技術領域。新材料主要是指最近發展或正在發展之中的具有比傳統材料更優異性能的 一'類材料。
新材料技術是高新技術的物質基礎,包括對超導材料、高溫材料、人工合成材料、陶瓷材料、非晶態材料、 單晶材料等的開發和利用。它有兩個標志:一^是材料設計或分子設計,即根據需要來設計新材料;另一個是 超導技術。20世紀90年代新材腧術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高功能化,超高性能化,復合化和智能化。
(4)新能源技術領域。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現代的新能源技術按照其創新性和是 否能夠再生或連續使用的性質可劃分為新能源技術和可再生能源技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主要 包括核能、太陽能、水能、地熱能等。
核能技術與太陽能技術是新能源技術的主要標志,通過對核能、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打破了以石油、 煤炭為主體的傳統能源觀念,開創了能源的新時代。
(5)空間技術領域。空間技術即新型高科技航天技術,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天 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包括對大型運載火箭、巨型衛星、宇宙飛船等空間軍事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空間 技術是21世紀技術的外向延伸,其兩個標志是航天飛機和永久太空站。它不僅把高技術用于地球上, 還把人類整體生存場所引向了外層空間。
(6)海洋技術領域。世界海洋總面積為36億平方千米,占地球總面積的70^以上,海洋的平均深 度為3 800米,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資源和能量。海洋技術是21世紀技術的內向拓展,其標志技術是深 海挖掘和海水淡化。
(7)環保技術。環保技術主要是對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自然環境進行監控、控制、治理和保護的 各類技術的統稱。
(8)農業新技術。主要包括農業工廠化、綠色革命和持續農業三個方面的新發展。
農業工廠化是綜合運用現代高科技、新設備和管理方法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全面機械化、自動化的技術 (資金)高度密集型生產。它能夠在人工創造的環境中進行全過程的連續作業,從而擺脫自然界的制約。
“綠色革命”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發展中國家興起的,以采用農作物高產良種為中心的一場新 技術革命。其主要內容是大規模地推廣矮桿、半矮桿、抗倒伏、產量高、適應性廣的小麥和水稻等作物優 良品種,并配合灌溉、施肥等技術的改進。這一農業技術革新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因而被譽為“綠色革 命”。國際玉米和小麥改良中心和國際水稻研究所在這一革命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持續農業是20世紀80年代醞釀提出的農業發展新方向。持續農業是一種“不造成環境退化、技術 上適當、經濟上可行、社會上能接受的”農業。概括地說,它是經濟、社會、技術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農業。 我國的持續農業尚處于探索和初步實驗階段。工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加強研究;建立實驗區;擴大 國際交流與合作。
溫馨提示:請大家及時關注環球網校公務員頻道及論壇,小編將第一時間為大家提供公務員考試最新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熱點深度解析:10大命題方向與備考策略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十大熱點全解析:免費下載備考寶典2025-11-18
- 2026國考申論備考指南:考前10大熱點全解析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