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因果倒置和必然可能


一、因果倒置
因果倒置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錯誤推理形式。因為事件的原因和結果之間有一種正相關關系,A和B兩個事件有正相關的統計關系,那么如何判斷是A引起的B,還是B引起的A就成了A和B兩個事件關系的首要因素。如果因果關系搞反,那么A和B之間的關系就截然相反,這也是行測邏輯判斷題中最強的一種削弱形式。
比如說“北京大學的學生自主研發能力強”,其中“北京大學學習”和“自主研發能力”有正相關,問題就是到底是因為在北大學習所以培養了自主研發能力,還是自主研發能力強才能夠到北京大學學習。實際上這兩因果相反的觀點都正確,但是后一種觀點是事物關系的內因,是主要因素。
因果倒置練習:
請寫出下列因果關系倒置后的觀點表述:
1、盲人的聽力一般比正常人好,所以聽力好的人容易失明。
2、很多胖人都喜歡吃甜食,所以喜歡吃甜食容易使人發胖。
3、收入水平高的人普遍受教育水平也高,所以教育水平高的人預期收入也高
4、飛行員的空間感必須非常好,所以空間感好的人才能當飛行員
參考答案:
1、失明的人聽覺得到進一步開發,因而聽力明顯變好。
2、胖人大都喜歡吃甜食,因為你是胖人,所以你喜歡吃甜食。
3、受教育水平高的人預期收入高,因為收入高的人更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
4、因為飛行員經過飛行鍛煉,所以空間感明顯提高。
二、必然和可能
必然性的詞匯體現在“必然”,“必須”,“一定”,“肯定”等。或然性詞匯體現在“可能”,“也許”等。在公務員考試中對可能性和必然性考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全稱量詞是必然性的一種體現;
2、蘊含關系是必然性的一種體現;
3、必然和可能的關系;
對于第三個方面“必然和可能”的關系可以對照“所有”和“有的”關系來學習:
要搞清下面的關系:
李明必然考上公務員→李明考上了公務員→李明可能考上公務員;
李明必然考不上公務員→李明沒考上公務員→李明可能考不上公務員;
其中“李明必然考上公務員”表達的是一種必然性;
“李明考上了公務員”是一個事實情況表達的是一種實然性;
“李明可能考上公務員”表達的是一種可能性。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