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熱點:別讓捐款成為負擔


推薦: 公務員考試全科基礎精講優惠價980元! 公務員考試特惠套餐四折搶購!
413公務員聯考備考信息專題 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輔導專題
慈善不應成為負擔。不論是單位還是個人,量力而行就好,心意盡到了就好。在號召捐款方面,不應過度營造一種“比捐”的氛圍,讓企業和個人在這種“隱性強迫”之下承受不得不捐、不得不多捐的壓力
從雅安地震進入公眾視野的那一刻起,已有不少單位和個人加入了捐助的行列。眼下的當務之急仍是搶救生命,而再往后,則是繁重的災民安置和災區重建工作,各界的捐助活動也會掀起高潮。
說到地震捐款,不少人或許對汶川地震時期的情形記憶猶新。彼時山河失色,舉國同悲,人們都希望能為災區做點什么,捐款成了表達愛心的最好載體。愛心無從度量,款項則可比較,一些人將捐款的多少作為衡量他人道德水準的標尺,發現誰沒捐或者捐得不稱自己心意,便發起猛烈攻擊。
最典型的例子,當屬王石身陷“捐款門”事件。汶川地震發生后,萬科為災區捐款200萬元,在當時,這筆款項同動輒上千萬的捐助相比,確實不算多。此后,王石又作出諸如“萬科捐出200萬是合適的”、“不要讓慈善成為負擔”的表態,結果成為眾矢之的,飽受質疑與批評。迫于輿論壓力,王石在災區為“捐款門”事件公開道歉,萬科公司也隨即提出捐助1億元重建災區的方案。但即便如此,一些人仍然不依不饒。現在回過頭再看這件事,再咀嚼一下王石說過的話,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善款是傳遞愛心的載體,捐多捐少都是心意,就算不慷慨解囊,也不能成為判定道德水準低下的依據。將捐助活動化為道德大棒向他人揮舞,本質上是一種無知和霸道,同善與愛并無太多關系。
而在形形色色的強捐、逼捐和比捐背后,更暗藏著利益和算計。一些單位領導將捐款同政績掛起鉤來,生怕自己單位的捐款總數落于人后,丟了顏面,引得上級不快,因此不惜采用各種方式逼捐。還有些單位同各類慈善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強捐背后隱匿著權錢交易、資源交換等上不得臺面的勾當。當捐款同權力和心機纏繞一處,只會變得面目全非。
誠如王石所言,“不要讓慈善成為負擔”。不論是單位還是個人,量力而行就好,心意盡到了就好。在號召捐款方面,媒體和輿論也不應過度營造一種“比捐”的氛圍,讓企業和個人在這種“隱性強迫”之下承受不得不捐、不得不多捐的壓力。
再過幾天,各式各樣的捐款活動會密集出現。政府也好,企業也罷,應該倡導和宣揚的是一種健康的、可持續的慈善文化,而不是大搞動員式的慈善秀。捐助榜可以有,但不必過分渲染比較,相關單位更不能給員工下達硬性指標,讓捐款成為負擔。
公務員考試歷年真題匯總 | 面試輔導 | 面試備考 | 公務員考試成績查詢時間
最新資訊
- 教育部:2025年度考試錄用國考筆試成績入圍考生材料審核的通知2025-01-17
- 2025國考成績出來了,面試大戰一觸即發!考生需積極備戰,迎接挑戰2025-01-16
- 2025年國考成績揭曉:考生反應各異,三點鼓勵助你前行2025-01-16
- 2025國家公務員成績查詢全攻略:查詢時間、入口及面試準備一網打盡2025-01-15
- 2025國考成績公布后,該如何準備面試呢2025-01-15
- 2025國考成績查詢后指南:查詢方式與后續關注要點全解析2025-01-15
- 2025國考成績查詢入口1月14日正式開通:全面指南助你快速查詢2025-01-15
- 2025年國考筆試成績查詢正式啟動:1月14日起,全面開放查詢通道2025-01-15
- 入口已開通!2025年國家公務員筆試成績查詢全面指南2025-01-15
- 2025年國考筆試成績出來了,查分這樣查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