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務員考試基礎知識輔導:黃河河道淤積


1952~1997年下游河道實測淤積泥沙92億噸,河床普遍抬高2~4米;1996年8月,花園口站洪峰流量76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位卻比1958年的22300立方米每秒大洪水高出0.91米;目前黃河下游河道比兩岸的黃淮海平原地面高4~6米,局部河段高出10米以上。
由于水沙關系惡化,1986年以來黃河下游中水河槽和灘地的淤積比例發生了巨大變化,形成對防洪安全極為不利的河床形態。
1952~1986年,在三門峽水庫攔沙減輕下游河道淤積約35億噸的情況下,下游河道淤積66.7億噸,其中灘地淤積56.4億噸,占85%;中水河槽淤積10.3億噸,占15%,灘面和中水河槽基本同步升高。
1987~1997年,下游河道淤積25.3億噸,其中灘地淤積7.8億噸,占31%;中水河槽淤積17.5億噸,占69%,中水河槽抬升的速度,遠遠超過灘面抬升的速度。
目前已經形成主河槽高于灘面3~5米、灘面高于背河地面3~5米的“二級懸河”,主河槽過洪能力由5000~6000立方米每秒衰減到20世紀90年代的2000~3000立方米每秒,最小只有1800立方米每秒,河床橫比降遠大于縱比降,“橫河”和“斜河”發生幾率增多。
由于水沙關系惡化,上游內蒙古河道由自然狀況下的微淤型變為劇烈淤積河道;使渭河下游由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改為蓄清排渾后的基本沖淤平衡轉為淤積性;使潼關高程迅速抬高至328米左右且居高不下。
2000年正式投入運用的小浪底水庫,利用攔沙庫容攔沙100億噸,并且利用攔沙期較大的庫容和正常運用期10億立方米庫容長期調水調沙,在攔沙期內,使下游河道減淤相當于20年的淤積量76億噸,萎縮的中水河槽泄洪排沙能力恢復到4000~5000立方米每秒。攔沙期完成以后,由于小浪底水庫長期調水調沙庫容所限,每年只能減少下游河道淤積0.4億噸,下游河道每年還要淤積2.6~3.0億噸,中水河槽逐步萎縮。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