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測試題(4)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資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二、資料
1、兩個家庭的就醫之痛:
7月23日,北京某醫院。躺在病床上的張小軍是從河南來京的務工人員。7月20日下午,他在北京一個工地上干活兒,因一腳踩空從6層樓上掉了下來。經診斷,張小軍為腦震蕩和三根肋骨粉碎。一個月前,張小軍為了掙錢回家辦生孩子的喜酒,經熟人介紹來北京打工。“三天花了兩萬多元,我們每天才掙40多元。這錢先由老板給墊著。現在還沒敢通知他家里。可也不能老這么撐著,這不算什么工傷,花這么多錢他一輩子也掙不了……”他的同鄉劉軍低著頭說。病床上的張小軍黝黑的臉上有淚水的痕跡。
7月24日,在北京協和醫院門口,記者見到從山西來京求醫的肺癌患者范某。范某43歲,六年前他就感覺呼吸不舒服,拖到去年2月才去看病。“當時拍個片子就要500元錢。我嫌太貴,就沒看。”2004年4月,范某實在忍不下去了,才去醫院,結果被確診是肺癌。范某夫婦很后悔,當時覺得看病太貴了,能扛就扛,沒想到扛成了大病。到目前為止,范某為看病共花了7萬元,把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賣了,還背債6萬元。現在,他家成了當地貧困戶。
2、一組數字:
52%:藥品費用支出(據世界銀行一份報告顯示,2003年,我國藥品費用占全部衛生支出的52%,這一比例在大多數國家僅有15%~40%)。
12%-37%:大處方(由于大處方,我國衛生費用的12%-37%都被浪費掉了)。
80.2%:抗生素濫用(我國某醫院2000年調查顯示,該院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2%,其中使用廣譜或聯合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的占58%)。
36.7%:大檢查(1990年至2002年,我國門診和住院病人的醫療費中,檢查治療費用所占比例從28%上升到36.7%)。
3、衛生部有關負責人透露,現在全國縣級以下公共衛生機構只有1/3能夠維持正常運轉,另外1/3正在瓦解的邊緣,還有1/3已經癱瘓了。據衛生部統計,2000年中國衛生費用中,農村衛生費用占22.5%,城鎮衛生費用占77.5%,這就是說,占全國人口三分之二的農村居民所花費的醫療費用,不到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
4、據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顯示,農村37%應就診病人沒有就診,65%應住院病人沒有住院。而農村應住院而未住院者中,1993年有58.8%的人是出于經濟困難,1998年,這個比率增加到65.25%。1998年調查顯示,農村的因病致貧率達到21.61%,貧困地區甚至達到50%以上。
5、衛生部不久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有約48.9%的居民有病不就醫,29.6%應住院而不住院。衛生部常務副部長高強10日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分析這一問題成因時說,5方面因素導致了“看病難”問題突出。這些因素包括:
(1)、醫療資源總體不足。中國人口占世界的22%,但醫療衛生資源僅占世界的2%,其中還有不少資源水平不高,公眾不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2)、中國的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農村,農民缺醫少藥的狀況還沒有真正改變,不少人長途跋涉,異地就醫,增加了就醫困難,也加大了經濟負擔。
(3)、中國的醫療保障覆蓋面太小。中國44.8%的城鎮人口和79.1%的農村人口沒有任何醫療保障。“絕大多數居民靠自費看病,承受著生理、心理和經濟的三重負擔。”
(4)、醫療費用上漲過快。近八年來,中國人均門診和住院費用平均每年分別增長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長幅度,公眾經濟負擔沉重。“這里有合理的因素,也有體制、機制以及醫療銷售和醫療服務不正之風的影響,必須著力解決。”
(5)、政府投入不足。在中國目前的衛生總費用中,大約有60%靠居民自費,25%靠集體負擔,政府投入僅占15%。
6、2003年年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確定了“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課題研究。課題組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單位的老師學者組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課題組披露了最新醫改報告的詳細內容。由葛延風領銜完成的報告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行了總體性評價和建議。
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進展,但暴露的問題更為嚴重。從總體上講,改革是不成功的。
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醫療衛生體制變革的基本走向是商業化、市場化,體制變革所帶來的消極后果,主要表現為醫療服務的公平性下降和衛生投入的宏觀效率低下。不同社會成員醫療衛生需求的實際被滿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擴大而嚴重地兩極分化。富裕社會成員的醫療衛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滿足,多數社會成員(包括相當多農村人口以及部分城市居民)的醫療衛生需求,出于經濟原因很難得到滿足,貧困階層則連最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都享受不到。
在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對成員國衛生籌資與分配公平性的評估排序中,中國列188位,在191個成員國中倒數第4。
7、資料:
人民日報:醫改千萬不能迷失方向
我國的醫療體制與西方完全不同,“看病難”的主要根源是醫療服務的社會公平性差、醫療資源配置效率低等,無論是產權制度改革,還是引進民間資本,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讓人民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患者有其醫”,這個方向不能迷失,這個目標不能偏離。
南方都市報
醫改“去市場論”存偏差 醫療福利應更公平分配
醫療福利制度改革是引起人們對醫療改革普遍不滿的最重要原因,而它顯然與“市場化”無關。
目前的醫療體制改革如存在問題的話,首先是政府的醫療福利投入過低,或者更重要的是,這筆投入分配不公,其次是公立醫院里呈現商業化傾向。
《中國經濟時報》
醫改怨聲載道 別拿市場當替罪羊
“市場化”或許并不適合中國的醫療改革,但據此將所有問題都歸罪于市場,卻有失公允。
醫改的前提,是要分清楚,哪些事該政府做,哪些事該交給市場。市場化不是改革方向,并不意味著“市場”是一切過錯的替罪羊。
南方日報:落實生命健康權
生命健康權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這是最基本的公民權利,如何能從制度和法律上切實落實到每個具體的公民,不再又是一紙空文。
8、據中國青年報消息 :近日,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劉新明在醫院與醫藥企業峰會上指出,當前醫療服務市場上出現的“看病貴”、“看病難”等現象,根源在于我國醫療服務的社會公平性差、醫療資源配置效率低。要解決這兩個難題,主要靠政府,而不是讓醫療體制改革走市場化的道路。
昨日,正在參加民營醫院管理年會的許多代表說,這是衛生部首次站出來否認“市場化道路”。在最近召開的全國副省級市城市衛生局長會議上,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也作了同樣的表態:醫療衛生是關系人們生死健康的問題,它不同于企業,改革的方向要以政府為主導,而不能是以市場為主導。
最新資訊
- 2026年行測國考模擬題下載指南:高效備考的必備資源2025-09-11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三 )免費下載2024-10-12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二 )2024-10-11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一 )2024-10-11
- 2024國考備考:全國“兩會”熱點模擬題(免費下載)2024-09-26
- 習題分享!2025年國考行測模擬練習題2024-09-04
- 點擊查看!2025年國考行測模擬題2024-01-11
- 2025年國考行測例題:邏輯思維與智力測試2024-01-08
- 點擊查看!2025年國考行測模擬題2023-12-17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