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扣工資做慈善是否行的通
更新時間:2013-03-18 11:31:19
來源:|0
瀏覽
收藏


國家公務員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中華慈善總會榮譽副會長周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慈善立法勢在必行。他提出,“每個人的工資,必須要有一筆錢進行慈善公益,就像現(xiàn)在納稅一樣。”
立法扣工資做慈善行得通嗎?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中華慈善總會榮譽副會長周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慈善立法勢在必行。他提出,“每個人的工資,必須要有一筆錢進行慈善公益,就像現(xiàn)在納稅一樣。”(3月5日《廣州日報》)
慈善,是道德層面的;而納稅是法律層面的。一個人做慈善,應該是自愿的,而不是被強制的;而納不納稅,就由不得他自己了,正如西諺所說“死亡和稅收是人生難以避免的兩件事情”。
立法扣工資做慈善,將道德層面的“軟約束”上升到法律層面的“硬約束”,將本應該是“自愿”的行為變成“強制”的措施,顯然是不妥的。這樣會使慈善異化變味,甚至為此背上“搶錢”的惡名。
雖然慈善和稅收都具有“公益性”,但二者在調節(jié)社會關系上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很大區(qū)別的。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為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提供強有力保障的同時,還將通過再分配的方式,大量用于社會公共服務和民生改善的投入,包括扶持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以縮小地區(qū)、城鄉(xiāng)、貧富差距。而慈善則只能作為一種社會“補充”,救濟特困群體。可見,慈善不能與納稅相提并論,倘若立法扣工資強制人們做慈善,豈不是在稅上加捐,存在重復征稅之嫌嗎?
筆者認為,為慈善立法不是要將做慈善由自愿行為上升到必須要履行的義務,而是要建立善款善物的管理規(guī)范和監(jiān)督機制,嚴防善款善物被濫用甚至揮霍浪費,明確濫用、揮霍善款善物的法律責任,提高其使用效率,把善款善物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和人群中去。
編輯推薦
上一篇:家庭教育支抵稅是否可行
最新資訊
- 2026國考大專一般什么職位可報?崗位類型及備考建議全解析2025-09-18
- 國考難度對比歷年數(shù)據(jù):報名人數(shù)、競爭比與錄取趨勢深度解析2025-09-17
- 2026國考熱門崗位有哪些?歷年趨勢+選崗避坑指南一次看懂2025-09-17
- 2026年國考申論和省考申論區(qū)別詳解:考情對比與備考策略全指南2025-09-15
- 2026年國考申論多少分算高分?申論提分標準與備考思路全解析2025-09-15
- 2026公務員國考與省考的區(qū)別詳解:報考前必讀指南2025-09-11
- 2026國考行測分數(shù)占比公布規(guī)律解析!行測在筆試中有多重要2025-09-10
- 2026年國家公務員分幾個等級?詳解職級體系與晉升路徑2025-09-10
- 2026國考申論多少分算高分?歷年標準+備考攻略全面解析2025-09-09
- 2026國考行測多少分算正常水平?歷年分數(shù)線+備考建議一文解析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