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中國政府機構及其改革


中國政府機構及其改革
第一節 政府機構概述
一、政府機構的含義
廣義的政府機構,是指國家的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等所有國家機構的總稱。狹義的政府機構,僅僅指國家的行政組織,即依照國家法律設立并享有行政權力、擔負行政管理職能的那部分國家機構,在我國,亦稱為“國家行政機關”。這里僅指后者。政府機構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其任務是組織管理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防等方面的行政事務;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任務,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和管理所轄區域內的各種行政事務。
第二節 政府機構改革
一、政府機構改革的漸進式過渡與階段性突破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總體上采取了漸進的方式,我國先后進行了八次機構改革。與此相適應,政府機構改革也沒有做到一步到位,而是根據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階段進行適應性調整和變革,帶有明顯過渡性,而且也沒有徹底走出“精簡一膨脹一再精簡一再膨脹”的怪圈。盡管如此,歷次機構改革都有自己的特點,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
1、1954年機構改革。
2、1958年至1959年的機構改革。
3、1965年機構改革
4、1982年機構改革。
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特別是在解決干部隊伍老化和領導職數過多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二是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并將這一原則寫入憲法。
5、1988年機構改革。
一是提出轉變行政職能的概念,并把轉變職能作為政府機構改革的關鍵;二是提出政企分開、黨政分開的原則,初步理順黨政關系、政府與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的關系、政府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關系。
6、1993年機構改革。
一是在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機構改革的目標;二是強調了轉變職能的根本途徑是政企分開;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概念,擴大了機構改革的內涵。
7、1998年的行政組織改革
1998年3月舉行的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以此為標志,新一輪行政組織改革的帷幕正式拉開。
(1)改革的目標是: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完善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行政管理干部隊伍,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
(2)改革的原則是:第一,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把政府職能切實轉變到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來,把生產經營的權力真正交給企業。第二,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高速政府組織結構,實行精兵簡政。第三,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調整政府部門的職責權限,明確劃分部門之間的職能分工。第四,按照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行政體系的法制建設,實現政府機構、職能、編制、工作程序的法制化。
(3)具體措施是:第一,加強宏觀調控部門。第二,調整和養活專業經濟管理部門。第三,適當調整社會服務管理部門。第四,加強執法監督部門。
8、2003年的機構改革
2003年3月第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一輪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1)改革的目的是:解決行政管理體制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為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2)改革的重點是: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健全金融監管體制繼續推進流通管理體制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和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建設。
(3)具體措施是:第一,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設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第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將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改組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第三,健全金融監管體制,設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第四,推進流通管理體制改革,組建商務部。第五,加強食品安全和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建設,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基礎上組建國家儀器藥品監督管理局,將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管理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必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第六,將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更名為國家人中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第七,不再保留國家經濟貿易委員、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經過此次機構改革,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共設28個。
第三節 現行各級人民政府的架構
一、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構
依照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一)國務院的組織體制
1.國務院組成人員。
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秘書長。
2.國務院任期。
國務院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相同,每屆為5年;總理、副總理、國務院委員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3.國務院領導體制。
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總理領導國務院的工作,副總理、國務委員協助總理工作;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人民銀行行長、審計長、秘書長負責本部門的工作。
4.會議制度。
國務院實行全體會議、常務會議和總理辦公會議制度。全體會議由國務院組成人員組成,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
(二)國務院行政機構
國務院行政機構根據職能分為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組成部門、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務院辦事機構、國務院組成部門管理的國家行政機構和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
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基本情況
依照憲法和地方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是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
(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基本特征
1.我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具有雙重性質。
我國憲法和地方組織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既是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對其負責、報告工作并受其監督;同時,它們也是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對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報告工作并受其監督,服從國務院統一領導。
2.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成。
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別由省長、副省長,自治區主席、副主席,市長、副市長,州長、副州長和秘書長、廳長、局長、委員會主任等組成(上述政府設秘書長);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分別由縣長、副縣長,市長、副市長,區長、副區長和局長、科長等組成(上述政府一般不設秘書長);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設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原則上不設工作部門。
3.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任期。
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每屆任期5年,其組成人員由本級人大或其常委會選舉產生;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每屆任期3年,其正副行政首長由本級人大選舉產生。
4.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體制。
我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分別實行省長、自治區主席、市長、州長、縣長、區長、鄉長、鎮長負責制;上述行政首長分別主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工作。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