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內蒙古公務員時政熱點:春晚節目


今年春晚是央視第三十一次舉辦春節聯歡晚會。從1983年至今,央視春晚這枚凝聚了十幾億中國人親情與鄉愁的符號,已經成為幾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蛇年春晚總導演哈文接受采訪時表示:“春晚的主要任務是伴隨大家過年,喜歡的節目就看兩眼,不喜歡的就跳過去,不能強求。”(2月7日《人民日報》)
數十載的陪伴與成長,春晚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已經超越其基本的娛樂屬性與節日功能,成為一種情感依托與文化記憶。正是這難以承受之重,才使得每年春晚都在眾口難調之中,接受公眾的評判。但這是否意味著春晚存在的意義只是一種“喜歡你就看兩眼,不喜歡你就跳過去的”可有可無呢?
筆者認為,這樣的定位有失偏頗。春晚不能等同于普通的文娛節日,凝聚著全國人的情感與愿望,若春晚自身定位于可有可無,那么其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假若把春晚比作與人相伴的朋友、親人或者戀人,若之間已然沒有了默契,沒有了相互喜歡,甚至沒有了共同的興趣與愛好,那么伴隨在一起也注定是一種痛苦。“開門辦春晚”的目的,就是集思廣益讓更多人去喜歡,若辦是一種態度,儼然不管受眾的感受,失去了觀眾支持與喜歡的春晚,跟其它聯歡節目就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在快餐時代,春晚要保持固有的風格確實太難,而問題恐怕也就出在這“創新”之上。不斷改革的春晚在不斷迎合不同人胃口的同時,反倒失去了最基本的娛樂功能。一鍋大雜燴雖然看起來五顏六色,卻遠沒有純正之味更耐人尋味。有時候,一杯白開水或許比五味雜陣的飲料更讓人爽心。春晚變的只是形式,其基本的功能和責任不能改變。自然,其以觀眾喜歡為最高標準這一辦會原則也不能改變。
越是難辦越是要辦好春晚。公眾的要求太高雖然令人難以滿足,但這只應成為不斷完善的動力,而不是無所作為的理由。我們固然不能將春晚神圣化,但了不能將其貶損化,即便做不出眾人皆贊的雞湯,但也不能以一塊雞肋示人。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時間分配怎么做?考場提分關鍵策略一文掌握2025-09-15
- 2026國考申論寫作進階指南:破解無從下筆困境的四大核心策略2025-09-15
- 2026年省考與國考的區別以及備考方略,考生必看對比指南2025-08-27
- 2026年國考需要多長時間備考?不同基礎考生的復習規劃指南2025-08-27
- 2026年國考常識備考技巧:高效提升你的常識能力2025-08-26
- 2026年一個月備考國考來得及嗎?一月備考策略揭秘2025-08-26
- 2026年國考怎么備考?高效方法與沖刺策略全解析2025-08-18
- 2026年國考一個月備考來得及嗎?沖刺方法與高效復習策略解析2025-08-18
- 2025國考攻略:國考結構化面試材料題備考技巧大揭秘2025-02-16
- 國家公務員面試揭秘:國考結構化小組面試流程全詳解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