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熱點話題:病應有所醫
南通人胡頌文自制“鋼的腎”維持生命13年的故事成為了微博熱議的話題。自制“鋼的腎”減少透析成本,甚至還“科普”給其他患者,胡頌文奇跡般的13年透析生活除了令人匪夷所思之外,更多的還有些心酸。
這又是一個讓人心酸不已的故事,“鋼的腎”作為新年之后一個新誕生的詞匯,留下的除了一種難以釋懷的糾結之外,還有一個關于民生的疑惑。這個疑惑誰來作答?“病有所醫”的承諾和醫療改革的推進,不該落下這樣的疑惑。
南通人胡頌文,因為負擔不起昂貴的透析費用而自制透析機,靠自己研發出來的“鋼的腎”奇跡般維持了自己十三年的生命。看過這個報道,很多人心底都油然而起一股難以壓抑的沉重之情,如此的心酸是除了病人本人之外,外人無法體會得到的。
病人承受不起透析昂貴費用,為了活命只能自己開發設備,自己給自己治病,病人反而扮演著醫生的角色。很多人同情這樣的弱勢群體,患病后如此心酸的生活與治療,讓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疑惑,為什么這樣的悲劇故事在今天發生?
有一個人我們應該還記得,那個人叫廖丹,妻子同樣得了尿毒癥,廖丹因為負擔不起妻子每周兩次的透析費,而私刻醫院公章,4年間“騙”來了17.2萬元的治療費用。這個故事讓七尺男兒落淚,為了延續妻子的生命,這個男人用欺騙來折磨自己的心靈。本
“鋼的腎”和“公章男”如出一轍,他們屬于同一個群體,同樣因為沒有錢看病,而不得不自己想方設法維持自己和親人的生命。因為患病已經舉家四壁皆空,連生活保障都難以維持的情況下,每周高達上千元的透析費,是一種怎樣的無奈,夾著多少辛酸淚水。我們無法體會那種想活下去,卻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悲愴之情。
無論如何,我們不該落下這個群體,我們應該幫助他們,讓生命不僅能活下去,而且能有尊嚴的活下去。這是一種對生命尊嚴的敬重,也是政府行政為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社會大家庭里我們要幫扶的對象。在民生已經成為黨和政府執政根基,成為國家發展最深得民心的主旋律之時,這樣的悲涼插曲,難免要影響整個民生凱歌的和諧旋律。
醫改進行了多年,國民醫療水平的進步有目共睹,全民醫保完善了一個十三億多人口大國的醫療保障體系,而且這種進步還在持續給力。但是,我們在提高整體醫療保障能力的同時,是否應該給那個本身就落下的弱勢群體一個更貼切的保障呢!“病有所醫”不能只是醫改的一個美好向往,這應該是對整個民生的一種莊嚴承諾。
“鋼的腎”和“刻章男”一樣,在讓我們所有人心酸落淚后,留下一個疑惑,留給我們還在大力推進的醫療改革事業,留給我們的政府民生保障體系建設,留給我們整個社會,也留給我們每一個人。類似于尿毒癥、白血病、癌癥等重大疾病,如何在提高報銷比例的同時,建立一種專門針對弱勢群體的醫療救助體系?希望這樣的心酸故事不要重演了。
本文來源于陜西人事考試網:
最新資訊
- 2022年國考行測數量關系之行程問題2021-03-24
- 2021年國考面試模擬題:科技造就新生活2021-01-18
- 2021年國考面試模擬題:什么是抗疫精神2021-01-18
- 2021年國考面試模擬題:談談你對河長制的看法2021-01-18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地市級申論真題卷(網友回憶)2019-09-29
- 2015年河南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1月10日)2016-01-12
- 2016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習題匯總2016-01-07
- 2015年深圳市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2015-12-29
- 2015年河南省考面試題庫之如何處理危機事件2015-12-25
- 2015年河南省考面試題庫之"WiFi哥"叫賣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