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空氣質量標準


413公務員聯考專題 面試輔導 面試熱點話題】
今年1月1日,中東部地區74個城市按照新的空氣質量標準監測并發布數據,并以空氣質量指數描述空氣質量。新監測標準確立前,我國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據稱有80%?,F在,這個數據信心開始動搖,空氣質量整體優良的說法已經難以成立,監測情況的發布印證了此前很多人的擔憂。一些城市的空氣質量指數在“爆表”,北京、天津、西安、武漢等30多個重點城市都處在“嚴重污染”的級別。現在所看到的也只是這74個城市的狀況,新空氣質量標準如果全國普及,“嚴重污染”的城市又該是多少?
現在我們有了新的空氣質量監測標準,這是重新認識霧霾以及空氣質量的第一步。走出這一步之后怎么辦?是不是發布了數據,然后一切照舊?現在北京等城市已經有應急預案,但具體應急措施尤其是各部門聯合行動還未充分啟動。
更多的城市可能連應急預案都沒有,政府工作只是停留在發布預警信息的層面。當環境污染達到人類都不適宜出行、活動的程度下,政府工作卻沒有充分應對的表現。如果說以前我們要爭論新監測標準要不要推行,現在則要思考推行新標準之后,配套的政府工作如何相應升級。
我們更要正視空氣污染是個長期性、復雜性的問題,需要環境的長期治理努力。老師稱霧霾成因是:地面濕度大,沒有冷空氣活動,天空長期晴朗少云。這是自然原因,只是說明城市釋放的空氣污染物沒有被自然界排走。但所謂霧霾,是“天災”與“人禍”的復合體:工業污染、汽車尾氣長期排放,偶然的氣象將問題爆發式呈現。
受到“嚴重污染”的也不是哪個化工項目、污染企業、受污區域周邊的人群,而是共同呼吸的所有人。我們可能第一次感覺到,環境污染已經到了使所有人日常生活非常不便、無法忍受的地步。環境污染不再以事件的方式呈現,它開始呈現為我們日常生活的渾濁狀況,我們每一個人正在時時刻刻地受到“嚴重污染”,誰也無法逃離“現場”。
這個環境問題的背后,當然還是發展路向、手段、思維之積弊的累積。累積的問題,不是治理哪些企業、設定多少減排指標可以規避的。環境治理已不再是治理舉措、手段的相加,而是整個發展的轉型。我們談轉型已有時日,試點不少,新思維不少,觀念上已經有共識,但恐怕還沒有真正產生緊迫性。
綠色GDP似乎代表著更高級的發展階段,而不是對現有狀態的趕快逃離。扣除環境污染的種種代價,發展的成果又還剩下多少?霧霾天氣所帶來的,恐怕正是緊迫性認識――環境污染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