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選調生申論熱點:物化為具體形態


調劑入口
媒體知道如何吸引眼球,所以行文中總對藝術作品的“創造天價”格外動情。眾多報道中價值幾千萬元、幾億元的作品層出不窮,就好像這個行業真的已經如日中天一樣。我們知道在市場經濟中,對價格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供需關系,然而細看有哪些因素對藝術作品的供需關系發生作用,則是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在這里筆者不側重談藝術家產能和市場需求之間的比例問題,而是回溯馬克思認為的“價格圍繞價值浮動”這一已經被主流所忽視的觀點。
當絕大部分藝術品作為“藝術”的肉身,物化為具體形態后,不可避免地具備了市場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雙重屬性。價格是兩種價值取向時而主觀時而客觀的反映,如果我們有機會直搗內幕,再加上種種數學的分析,總會對“客觀價格”做出判斷和預測。
在價格認定過程中的兩種價值取向無法割舍,藝術價值很大程度立足于創作者在藝術史中相對穩定的位置,但對于在世藝術家而言,有關“位置”的斷定往往帶有主觀意識。正因為“主觀價格”的云山霧罩,使得我們對那些撥點迷津型的指數必然要保持理性的距離。在觀察這些藝術家的作品時,如果用符號價值指代藝術價值或許能更清晰地認知這個過程。
藝術作品作為商品進入到市場后,其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可歸納為功能價值,而符號價值則作為一種典型性無法得到普世認同的特殊屬性存在。功能價值從原始社會隨著生產行為已經誕生,符號價值則是生產過剩的工業時代后才有的非生存需要的因素。
和所有的奢侈產品一樣,消費者更多是在為產品的符號價值買單。符號價值會令作品籠罩上一層仿佛已經被寫入藝術史的光暈,也和所有的奢侈產品一樣,這些增值又與茂盛的廣告營銷行為牢牢綁在一起。手工制作的稀缺屬性、藝術家的簽名、媒體曝光的力度和其他買家的追捧綜合構成了藝術作品的符號價值。同時這些因素與藝術價值的關聯,往往被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了。
當然,大多天價作品的符號價值也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對于沒有受過美術訓練的觀眾或買家,這些天價作品一樣可以帶來審美意識的愉悅感,這種愉悅又會多多少少反過來催生類似感受的作品在市場中浮現。在過去漫長的歷史時期,藝術作品作為審美意識物化后的形態,除去豐富受眾的情感以外,也提升著公眾領域的認知水平。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