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生態文明、美麗中國


十八大報告中指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近段時間以來,湖南千年鳥道變成候鳥死路、天津東方白鸛中毒死亡、江西資溪獼猴遭遇獵殺,廣西東興的野味生意興旺,隨著媒體的鏡頭和報道持續披露,一些地方濫獵、濫食、走私野生動物的亂象令人震驚,引發公眾對那些槍口下、舌尖上的寶貴生靈們的憂思。
上海南匯東灘濕地
上世紀末,通過圍海造田,在南至東海大橋北至浦東界河綿延50多公里的圍海堤壩內,形成了一片約15萬畝的灘涂,受雨水沖刷,灘涂逐漸演變為蘆葦叢生、候鳥成群的濕地。2006-2008年,該地區共記錄到鳥類249種,2008年被國際鳥盟列為國際重要鳥區。但是目前這個上海首個野生動物禁獵區――南匯東灘野生動物禁獵區核心招引區正在面臨被開墾的命運。
在黨的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等理念引起強烈反響的背景下,這些戕害野生動物的行為觸目驚心,引發了全社會的警思和行動。
【標準表述】
[內涵]
生態文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明境界和社會形態,應主要把握三點:
一是人與自然和諧。生態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此基礎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
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態文明倡導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的文明,不是物質財富增加而自然受到傷害的文明。
三是社會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狀態,不是單純的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問題,而是要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意義]
第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才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越來越突出的資源環境制約,突出表現在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這有我國國情、發展階段的原因,有體制機制方面的原因,還有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投入結構等發展方式的原因。從源頭上、從根本上跨過資源環境這道檻,不僅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必須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第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才能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生態產品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概念。30多年來,我國物質產品生產能力極大提高,但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卻在減弱。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物質產品的需求在相對減弱,對良好生態環境、優質生態產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需求結構變了,生產結構、發展方式就要變,否則就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就違背了發展的目的。
第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才能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我們這一代要發展經濟、增加財富,過上好日子,但既要堅持以我們這一代人為本,也要以子孫后代為本。這樣,才能保障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永續發展。
[措施]
生態文明建設內涵非常豐富,包括思想理念、本質特征、國策方針、途徑方法、重要目標、根本目的六個方面。
第一,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新的價值取向和生態倫理。我們必須摒棄人定勝天的思維方式和做法,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的要求,在生產力布局、城鎮化發展、重大項目建設中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第二,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質和本質特征,也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
第三,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針。制定各項經濟社會政策、編制各類規劃、推動各項工作都必須遵循這一國策和方針。
第四,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式,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和重要內容。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