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下半年天津市公務員考試申論參考答案


2007下半年天津市公務員考試申論參考答案
2007年下半年天津市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一)在認真閱讀背景材料的基礎上,請用不超過300字的篇幅,概括該背景材料的主要內容。要求:概括全面,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20分)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重大理論創新。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物質基礎,對黨的執政能力是一大考驗,同黨的先進性建設關系密切。它不是對以往改革道路的否定,而是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問題的指導方針。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過程中出現的諸如教育、醫療等深民生問題,必須進行一系列的體制和機制創新,使科學發展觀得到貫徹和落實。生態文明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文化內涵,是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升華。堅持科學發展觀與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并不矛盾,我們一定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努力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
(二)根據背景材料的內容,談談你對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關系的理解。字數在200字左右。(15分)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它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一個物質基礎。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為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要有人民共同享有,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
(三)假如你是Z副部長,將如何回答“金話筒”網友的問題?請寫出你的想法。字數在300字左右。(15分)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對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是歷史的必然。由于受傳統行政體制的影響,我們的政府在履行職能過程中還有許多不盡如意的地方,如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行政審批程序繁瑣,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等現象屢禁不止;不作為、亂作為,辦事缺乏透明度,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還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等。所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堅持依法行政,規范政府行為,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是我們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樹立人民政府良好形象的客觀要求。
(四)請你圍繞“建設生態文明”這一主題,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性文章。要求:觀點明確,聯系實際,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字數在1000――1200字之間。(50分)
參考例文一
轉變發展觀念,共建生態文明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保護自然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是保障我國社會全面、協調、和諧發展的關鍵,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當前乃至今后所要重視和落實的重要環節。我國在以往的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沒有高度重視對生態的保護,造成了許多地區生態遭到破壞。而眾多發達國家“先發展,后治理”的教訓已經警示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發展觀念,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所以,我國各級政府、各工業企業以及全體公民都要轉變發展觀念,樹立建設生態文明的意識。
各級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應轉變單純追求經濟發展的執政理念,樹立建設生態文明的觀念。我國在以往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以破壞生態環境,過度向大自然掘取資源的發展傾向。因此造成了生態環境被破壞,空氣污染指數上升,固體物污染嚴重,礦產資源開采過度,淡水資源緊缺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已經開始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當前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經濟還沒有高度發展,國力還不雄厚的情況下,重視環境的恢復治理不但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而且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進度。所以,政府應轉變執政理念,在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礎上重視生態文明建設。
各企業尤其是工業生產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應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目前工業文明正在逐步占據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地位,而我國工業文明的發展沿襲了眾多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使我國的生態在短期內遭到巨大的破壞。企業環保觀念的樹立能夠使其在生產過程中采取更加科學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保證生態文明的建設,為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應通過法律、行政監督、宣傳教育等方式引導企業盡快樹立起保護自然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觀念。
全體公民應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牢固樹立全民共建生態文明的觀念。生態文明關系到社會每一個公民的切身利益,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根據我國人口多,基數大的特點,保護生態環境本身就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人們在不斷追求更高的物質文明時向自然索取的資源也越來越多,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又導致了人們在索求資源的同時造成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而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再恢復。因此就要求我國人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應樹立起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觀念,共同努力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只有轉變發展觀念,在全民范圍內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建設生態文明的觀念,才能將生態文明提上日程,才能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的關系,才能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例文二
生態文明建設亟需政府規范引導
國家環保總局某負責同志在一次采訪中指出,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形式依然嚴峻:生態惡化的范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生態環境整體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在減弱。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森林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嚴重、生物多樣性銳減,同時使農業和農村污染嚴重,食品安全問題也因此變得日益突出。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設“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為核心的生態文明,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使中國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這是中共中央首次把建設“生態文明”寫入黨代會報告。可見,生態問題的已經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而生態文明的保護和改善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環節,而要做好這項工作,必然離不開政府的規范和引導。
首先,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政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法律是人們的行為規范,隨著我國依法治國制度的完善,人民群眾的守法、用法的意識大大增強,因為,用法律法規手段來規范人們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政府運用法律法規手段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證,不僅如此,還可以取得生態文明建設和法制建設的“雙贏”效果。
其次,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政府加大宣傳教育。生態環境的破壞很多是由于一部分群眾不懂得生態環境的嚴峻形勢,缺乏主動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十七大的召開,給我們各級政府如何保護和建設生態文明點亮了一盞明燈。政府應在這一明燈的指引下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更多的群眾和機關團隊聚集在這條閃亮的光束之下,從而使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全體社會成員的都熱心參與的事業。
最后,政府應引導企業開發新的生態產業和產品,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生態環境之所以遭受嚴重破壞,不光是人們生態保護的意識不足,很多不法個人和企業為牟取高額利益不惜生產高生態成本的產品,不惜毀壞江河的原始生態系統也是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因素。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僅靠法律嚴打和政府政策管制是不夠的,還應該積極引導它們開發新的生態產品和產業,并且對新產品的開發行為要加以保護和鼓勵。這一做法也是建立執政為民的服務型政府的內在要求。
總之,建設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生態文明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任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理念的新發展,是生態建設的新目標,而要真正讓生態文明建設起來,成為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就亟需政府規劃和引導
最新資訊
- 國家公務員真題大全:2021-2025年匯總(免費下載)2025-06-12
- 2025年國考稅務面試真題(考生回憶版)2025-02-25
- 2025海關國考面試真題(考生回憶版)2025-02-25
- 各省國考結構化面試試題5000道(免費下載)2025-01-17
- 國考歷年面試真題匯總(2019-2024 年)2025-01-17
- 2024年國考面試題真題匯總(免費下載)2025-01-17
- 2025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申論》完整版已發布,快來對答案2024-12-03
- 2025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大放送!行測申論全都有,快來估分2024-12-02
- 2025國考公務員申論真題(行政執法類)答案解析出爐!快來估分啦2024-12-02
- 2025國考申論真題解析(副省級)已更新,助你精準估分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