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建設兩型社會


要建設兩型社會,不僅要靠法治保障,還要靠良心保障。馬賢興提議把良知寫入法律總則,成為指引、評價、規(guī)范人的行為的法則。他表示:“良心都靠不住了,什么靠得住呢?”
【標準表述】
教育老師認為,良知首先是一個人道德自律下有所不為的基本準則。比如,生活中不違反公序良俗,從業(yè)不損人利己,諸如商家不賣假貨、會計不做假賬、醫(yī)生不開假藥、開發(fā)商不做“豆腐渣”工程等等,都是做人做事的底線。這些底線通過良知的堅守,變成現(xiàn)實行為,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誠信。所以,通常情況下把沒有誠信的人,都稱為沒有良心的人。
除了道德自律之外,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還有一條“法律底線”,即通過立法程序明文規(guī)定下來的一個人應盡的社會義務、必須禁止的行為。從某種程度上,“法律底線”比“良知底線”范圍更狹窄、要求更低,通常越過了法律的底線,同樣也越過了良知的邊界。比如,食品安全問題,每一起嚴重事故在追究違法責任的同時,同樣伴隨著良知批判的解讀。教育老師
“良知底線”沒有“法律底線”的剛性,單純的道德自律與內省升華,需要的是道德環(huán)境的支撐。需要正視的是,如果當下社會良知丟失殆盡,缺少的正是一個講良心的道德環(huán)境。主要表現(xiàn)在:一方面,不講良知,甚至違法犯罪的人受益,比如,制假、使假、賣假,可獲得相對于違法成本畸高的收益,等于是變相鼓勵“昧良知”;另一方面,講良知的人需要付出堅守甚至血淚的代價。比如,“油條哥”的經營要擔負著他人所沒有的高成本風險,見義勇為承擔著被訛詐的風險,這一切又都在倒逼人們放棄良知的堅守。
[措施]
教育老師認為,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準,以道德保障社會建設,關鍵不是道德宣教性的、引導式的“良知入法”,而是細化“良知入法”內容,實實在在的應當參照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做法,要向外國取“經”,進行道德立法。
一方面,道德立法不能一刀切,不能對全社會的道德行為進行立法,不能把所有的道德規(guī)范變成法律條款,約束公民的行為,應當是對特定人群的道德行為進行立法規(guī)范,比如對以最高道德標準約束的群體進行道德立法,或者是針對一些基本的、普遍的道德規(guī)范通過制度安排使之制度化、法制化。教育版權
另一方面,對于一些社會行為的道德立法,應當本著揚善不懲惡的原則。主要就是保護行善者,而不是懲處違反道德的作惡者,畢竟法律是最低標準的道德,而道德是社會的最高準則,不是所有人能夠做到,不能因為沒有見義勇為就對其進行懲處
2013國家公務員網絡輔導火熱招生 2012年國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輔導老師王博做客搜狐訪談實錄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輔導課程免費試聽
最新資訊
- 2026國考報名費能退嗎?政策解析與注意事項2025-09-19
- 2026國考報名費多少?各地收費標準及繳費注意事項詳解2025-09-19
- 國考2026報名入口全流程|官網入口、時間節(jié)點與高頻避坑一文掌握2025-09-19
- 2026國考只能應屆生報名嗎?政策口徑、崗位類型與備考路徑一文說清2025-09-19
- 2026年國考和省考報名時間及考試時間全攻略:報名節(jié)點+筆試日程一網打盡2025-09-19
- 2026國家公務員報名官網入口與報考全流程指南2025-09-19
- 2026國考報名網站入口與流程全指南:公告、崗位表、條件一文掌握2025-09-19
- 2026年國考報名時間出爐?報名入口、條件與時間軸全解析(附提醒與資料領取)2025-09-19
- 國考2026年考試時間將公布|科目安排與備考時間軸全解析2025-09-19
- 2026年國考考試時間:筆試節(jié)奏與科目變化前瞻|一次讀懂報名到上岸全流程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