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考報名指導:如何跨越報考誤區


2012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招考工作于2011年10月15日開始啟動,考生可以進行職位選擇和報考。為幫助廣大考生選擇到最適合自已的崗位,提高報考錄取概率,老師們針對歷年報考中所存在的問題,特提出以下幾點值得注意的,供廣大考生參考以選擇符合條件的職位!
一、關于碩士學歷是否可以報考要求本科學歷的職位?
很多考生研究生已經畢業,并取得了碩士學位,但是在報考過程中看到報考要求為本科學歷,就直接報考,結果審核沒有通過,慘痛收場。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廣大考生在報考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報考條件選擇職位,如擁有碩士學位的考生不得“自愿屈才”,報考要求“本科”學歷的崗位,否則即有“虛報隱瞞”的嫌疑。據悉,這方面的要求在以往歷屆“國考”中都未曾出現過。
我們同學報考時應該堅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則,根據自己的學歷、政治面貌及基層工作經驗,就近選擇自己的相應水平的職位,例如碩士學位的考生盡量選擇符合自己的學歷要求的職位,這樣競爭率會相對低一些。考生在看到供選職位的時候,不要馬上給自己定位,因為在同等條件下,有很多考生關注這個職位,那么,考生就一定要衡量,在眾多考生報名的同時,自己的優勢怎樣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二、熱衷報考不限專業或熱門的崗位
針對“熱門”職位這個給大家做一分析,很多考生在報名的時候,沒有仔細權衡自己的優、略勢,謹慎報考,而是倉促的決定自己的報考職位,或者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放棄了對自己人生中謹慎的一次主動的把握,可能直接導致公務員考試失利。
2011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最熱門的職位報錄比達到了4961:1。就說明考生在倉促中盲目填報報考職位,沒有意識到高度競爭的情況。
其次,關于專業的問題,要辯證的看待和思考,所謂“冷門”,一定相對“熱門”而言,我們所謂的絕對的“冷門”,也就是說沒有任何職位需要和專業限制的,這個專業沒有任何一個職位滿足你,這肯定是不存在的,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你對自己的職位信息表沒有進行通覽和了解。或者是認為自己的專業比較冷僻而放棄,導致有的專業因為比較冷門未達到最后的錄取比例人數而被撤銷。
比如某個崗位錄取人數是兩個人,錄取比例為1:5,那就意味著過線的話要有十個人進入面試,因為專業比較冷門,過線的人可能只有七八個人甚至只有五六個人,未能達到錄取比例。
所以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的老師建議大家不要走一個極端,都去報一些對專業、學歷和基層工作經驗方面要求較低的崗位,很多考生都填報這樣的職位,這樣就造成了職位填報的擁堵,大家看到的是大報考熱門崗位,致使某些崗位無人問津,導致比例嚴重失調。
同樣的道理,你認為“熱門”那么大家也同樣會這么認為,勢必造成血拼的局面,所以建議大家在報考是不要走極端。
關于應該怎樣避免這種風險,考生應該怎么填報自己適合的職位?究其根本,廣大考生應該先對自我進行全方位的定位,了解自身情況,對癥下藥。可以清楚的在一張紙上寫明自己的專業、學歷、特長、適應能力等等情況,看起來一目了然,根據所分析的情況,在填報職位的變數中找到一個基準點,在填報過程中,考生應該在不同時段的關注你所報考的職位變數,競爭比例怎么變化,有什么樣的趨向,對所填報的職位有一個規劃。
三、報考招錄人數相對較多的職位成功率高。
有的招考職位招錄人數會有二三十人,這樣對于考生來說概率會不會大一些呢?這樣我們得看相對的比例,招考的人數多,但是報考的人數同樣也會很多,報考的人數平均到招考的人數比例,它實際上跟幾百個考生競爭一個崗位是一樣的。當你這樣想的時候,你的競爭對手也是這樣想的。所以考生在報考的時候,不要單一的考慮報考人數,還要綜合全面的考慮報考的職位。
四、報考只因就業壓力,因此只要考上公務員即可,其他無所謂
如果不考慮各種因素,只是一味的為了就業壓力、工作環境不好等因素,簡單的就把考公務員作為救命稻草一樣僅僅抓住不放,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有誤的。眾所周知,中國人“家庭觀念”是非常強,很多獨生子女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在身邊工作,好照顧他們,成了家的更是不能離開自己組建的小家庭。所以在這里提醒廣大考生在選報時要慎重考慮,理性對待,不能盲目進行選擇。
五、有工作經驗的社會在職人員報考中央國家公務員優勢較應屆生更大
中央關于加大從基層一線選拔干部力度的精神,2012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多數職位將錄用具有基層工作經歷人員,這是否意味著應屆生處于相對劣勢地位?事實上,這并不意味著應屆畢業生不能報考國家公務員,市(地)級以下直屬機構特別是縣級直屬機構將主要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同時也招錄一定數量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從而積極引導應屆高校畢業生到基層鍛煉。
首先,在職人員有一定優勢,,據不完全統計,有很多職位是要求有相關幾層經驗的,有的甚至需要3年或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這就為社會在職人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平臺,但是也不能忽視在職人員自身的劣勢,一是內在原因,年齡、心里和各種生活壓力都相對來說比較大;二是外在阻力,如工作,家庭等瑣碎事情占據了生活的全部。雙重因素導致在職人員信心受挫,備考失利。
其次,應屆畢業生應該認識到自己優、劣勢。劣勢就在于工作經驗缺乏,優勢是他們擁有的知識都比較新、更新能力較強、適應能力強、應對變化的能力比較活躍、精力和體力也正處于一個上升的階段,所以應屆畢業生應該充分的利用好這些優勢,打好這次戰役。
相關新聞: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時間分配怎么做?考場提分關鍵策略一文掌握2025-09-15
- 2026國考申論寫作進階指南:破解無從下筆困境的四大核心策略2025-09-15
- 2026年省考與國考的區別以及備考方略,考生必看對比指南2025-08-27
- 2026年國考需要多長時間備考?不同基礎考生的復習規劃指南2025-08-27
- 2026年國考常識備考技巧:高效提升你的常識能力2025-08-26
- 2026年一個月備考國考來得及嗎?一月備考策略揭秘2025-08-26
- 2026年國考怎么備考?高效方法與沖刺策略全解析2025-08-18
- 2026年國考一個月備考來得及嗎?沖刺方法與高效復習策略解析2025-08-18
- 2025國考攻略:國考結構化面試材料題備考技巧大揭秘2025-02-16
- 國家公務員面試揭秘:國考結構化小組面試流程全詳解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