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村信用社行測言語理解模擬題


八、閱讀下面文章,完成29—32題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州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和累累碩果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盡管自然環境并不優越,但是徽州人民在歷史上還是創造了輝煌的物質成就。徽商在商品經濟領域的巨大成功,給徽州的文化藝術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觀念支持。徽州文化生產、生活各方面都有許多創新和發展,并將自己的價值觀念、文化品位注入其中,留下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遺產,如徽派建筑、民居、徽派版畫、篆刻、盆景、徽硯以及徽菜等。徽州文化以自己的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在各文化領域中形成了品位獨具的徽派體系,如新安理學、新安樸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等。同時,徽州文化還孕育了無數優秀人才。在封建科場,徽州才子始終是一支強大的力量。從宋至清末,徽州進士人數累計達1900。此外,徽州還涌現了算學家程大位,經學家俞正燮、戴震,理財老師王茂蔭,近代學者胡適,教育家陶行知等著名人物。
徽商作為中國古代最大的商業集團,足跡遍布天下。他們不僅給徽州帶回了豐厚的物質精神財富,而且直接參與了許多地區的開發,其資金和經營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繁榮。而浸潤著徽州文化韻味的微人采取主動姿態吸收四方文化發成果,博采眾長,發展創新,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我突破,保持著持續發展的可能。徽人多具有較高文化素養,其生活習俗、觀念形態、價值取向很容易為客居地居民接受、仿效、形成一種徽客文化勢力,從而擴大了徽州文化的地域外延,也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徽州文化初步整合傳統宗族社會倫理道理和社會思想。對正統“士農工商”的本末體制質疑,明確提出了與正統觀念對立的社會價值觀,宣稱“造物之后人也。使貴者治*,賢者治愚,富者贍貧”,將傳統士農工商四民按貴*、賢愚、富貧之別重新劃分,否認職業貴*之分,所謂“人之處世,不必拘其常業,但隨所當為者。士農工商,勇往為先”,強調個人努力,承認個人成就。商人階層的價值體系也得到徽州社會其他階層的認可,逐利、致古訓,“雖士大夫之家,皆以畜賈游于四方”,出現了一批亦儒亦賈的新興家族。
徽州文化中確實含有極具開拓、開放性因素的精華,積淀凝聚著極為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銘刻著傳統文化探索自身突破自我的嘗試。其鍥而不舍、奮發進取的精神,突破傳統魄力與創意,取財于義、生財有道的商業道德,博擊商海仕途猶不失人文與風雅的達觀、灑脫及人際的體恤、關愛和親情,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仍有重要價值。
29.根據文意,對徽州文化的“累累碩果”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在生產,生活各方面都有許多創新與發展,留有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遺產。
B.形成了在各文化領域中具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審美情趣的品位獨具的徽州派系。
C.從宋代到近代,孕育了無數優秀人才,涌現了許多著名人物。
D.形成了中國古代最大的商業集團,徽商足跡遍布天下,促進了古代經濟的發展。
30.根據文意,對徽州文化發展的基礎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徽州自然環境優越 B.徽商在商品領域的巨大成功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C.徽人多具有較高文化素養 D.徽商具有全新的社會價值觀
31.徽州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統觀全文,下列最能概括徽州文化的價值取向的一項是( )
A.用資金和經營活動極大地促進許多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城市繁榮
B.質疑正統“士農工商”的本末倒置,否認職業有貴*之分。
C.主張亦儒亦賈、取財于義、生財有道的商業道德,博擊商海仕途猶不失人文與風雅。
D.含有極具開拓、開放性因素,銘刻著傳統文化探索自身突破自我的嘗試。
32.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一種積淀著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的文化必然在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一種具有累累碩果和豐富內涵的文化一定建立在某種輝煌的物質文明基礎之上。
C.一種在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化必然與原有的社會倫理道德觀念完全對立。
D.一種特征明顯、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一定能給后人帶來的深刻的思索和啟迪。
答案:
29.D 30.B 31.D 32.C
九、閱讀下面短文,回答33"36題,
中國加入WTO在經濟上的好處顯而易見,對文化的影響也是重大而長遠的。從歷史上看,各國經濟的每一步發展總是伴隨著文化的交融。中國漢唐盛世時期與西域、匈奴、朝鮮、日本的交流,大大地促進了后者經濟的發展,也對他們的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國北方突厥、羌族等少數民族的南遷,鮮卑族主動推行漢化政策,都是文化交融的結果。
一個明顯的事實不容忽視,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如中國、埃及、印度、縱有幾千年的古代文明,卻落后于沒有多少年古代文明的西方國家,美國從《獨立宣言》發表到今天不過兩百多年的歷史。究其根源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不但跟不上經濟飛速發展的要求,反而拖了經濟發展的后腿。馬克思在《德意志的意識形態》中就提到,人類的生產工具有兩種,一是自然形成的生產工具,一是文明創造的生產工具,我們缺少的正是創造生產工具的現代文明。
我們在經濟的往來中,不能只懂經濟,對外部文化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了解多種文化的相互吸納和融合的過程就是碰撞與消除排斥的過程,以致產生誤解,使部分極端主義者借民眾的無知打著民族文化或民族主義的招牌對先進的外來文化進行盲目的抵制,這種現象在我國發展落后時期屢見不鮮。清朝后期的極端封閉,使得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發生嚴重扭曲,阻滯了整個文明的進程,就是明證。
其實中華民族素來就是一個開放的民族,《山海經》和《穆天子傳》就是最早記載古代人民對異域異物渴望的典籍。后來張騫出使西域,一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將馬列主義引入中國,并在我國成燎原之勢,東西方文化的交流進入一個新時代。世界文化的交流是世界文明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世界文化的發展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尤其不應該妄自菲薄。
過去,我們對外來先進文化的吸納、融合是積極、主動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就來自于世界的哺育滋養,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文化只有與外部世界不斷地交流、融合才能得到發展,鄧小平同志及時地提出對外開放,其中理所當然包括文化的開放,加放WTO以后必將從文化的根源——經濟上——體現文化發展的契機。
當前,加入WTO以后,西文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多樣文化將會漂洋過海蜂擁而至,這股潮流將以其廣泛的覆蓋性滲透到社會意識、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我國的文化產生影響。同樣,我國的優秀文化也將給世界帶來影響,被他們逐漸理解和接受,我們在世界舞臺的角色也更加豐滿。
對我們而言,這種交流、融合是應該有選擇的。無庸諱言,我們和西文有很大差距,經濟學家Rolben fogel(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指出,現今中國的人均收入是美國1897年左右的水平。即使如此,我們仍然需要選擇:完全接受西方還是走平等交流互惠互利的道路。
WTO帶來更多的經濟交流,文化的融通必然伴隨其間。我們不能拋棄傳統文化,但傳統文化更需要豐富和交流。社科院的耿云同志曾指出“傳統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們像驢子一樣馱著它走,各人的馱法不同,聰明的人把它化為養料輕松的走向未來,愚蠢人把它當做祖傳寶貝,永遠是沉重的負擔。”
33.下面對“文化交流”的含義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化交流總是雙向的、對等的(或說是等值的)。
B.文化交流包含了本土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C.文化交流包含了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沖突與排斥。
D.文化信息大多首先從先進地區流向落后地區。
34.作者認為,世界上文明古國在近代落后的直接原因是 ( )
A.為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所累。
B.文化封閉未能與世界經濟發展同步。
C.缺少創造生產工具的現代文明。
D.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沖突與排斥。
35.對作者引用耿云的話(傳統文化好比……是沉重的負擔)的作用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強調我們需要傳統文化,要把它化作養料吸收。
B.反對把傳統文化固化,當作物件加以傳承。
C.啟示讀者,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徹底改造傳統文化。
D.用以類比在文化交流中對外來文化也要化作養料吸收。
36.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加入WTO后,對我國經濟上正面影響多,文化上負面影響大。
B.拒絕外來文化,雖能保持傳統文化的原貌,但它會阻滯整個文明的進程。
C.我們和西方有很大差距,必須完全接受西方,走平等互惠的道路。
D.沒有文化交流,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健康發展。
答案:
33.A 34.B 35.C 36.D
·2010年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輔導
·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政能力輔導
·2010年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輔導
·2010年公務員考試面試全程指導
最新資訊
- 2026年行測國考模擬題下載指南:高效備考的必備資源2025-09-11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三 )免費下載2024-10-12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二 )2024-10-11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一 )2024-10-11
- 2024國考備考:全國“兩會”熱點模擬題(免費下載)2024-09-26
- 習題分享!2025年國考行測模擬練習題2024-09-04
- 點擊查看!2025年國考行測模擬題2024-01-11
- 2025年國考行測例題:邏輯思維與智力測試2024-01-08
- 點擊查看!2025年國考行測模擬題2023-12-17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