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考面試:無領導小組面試角色詳解


一、小組面試實質
無領導小組討論就是大家俗稱的小組面試,主要考察個人的交際與合作(Relationship Skill & Team Spirits),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個人性格與能力(Individual Character & Capacity)。所以團隊合作始終是一個良好小組面試的基石。小組面試絕不是為了拼得你死我活,更不是為了樹立有別他人的鮮明的性格特征。所以無領導小組面試或者小組討論的實質是一個了解場景、交流想法、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相互尊重、相互妥協、達成結論的一個過程。
二、角色
角色指個體在特定的社會關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規定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模式的總和。人的行為和工作績效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產生和形成的,對人的行為、能力、個性等素質特征的觀察與評價,不能脫離一定的環境。所以要想準確地測評一個人的素質,應將其納入特定的環境中,觀察、分析測評對象在該環境下的行為表現。無領導小組面試作為一種面試形式,也正是模仿現實社會環境形成的特定考試環境。于是,隨著無領導小組討論(LGD)的產生,角色扮演也被無形中帶入。
小組是由各個成員組成。組織小組面試的考官通常絕不單憑發言次數或討論中個人的話語量以及是否強勢來決定誰通過小組面試(甚至恰恰相反),而是看小組討論中個人所透漏出的組織協調及與人溝通的能力。試想考官是為單位的團隊招入一個合適的團隊成員的,因此,太具攻擊性的、迫切以強勢領導討論的、不仔細傾聽別人意見的、盲目否定別人方案又沒有理據的、以教條的專業學術模型試圖壓服別人的,等等,通常都會成為面試考官從名單中排除的對象。既然是小組成員共同協作,那么自然會產生各種角色,角色不同角色表現亦不同,那么既然是公平競爭,怎樣才能更好地把握這個“角色”呢?
三、角色定位
在無領導小組討論考試中,考官一般不指定應試者的角色,所有的討論過程由應試者自己把控。這也是“無領導”的緣由。盡管這個考試并不指定應試者的身份,但是卻不排除在面試當中自動產生各種角色。
首先了解一下有可能出現哪些角色,一般情況下會產生這樣幾種角色:
1. 縱橫者:這種角色適合那種平日就比較善于言談,喜歡與別人辯論的人,但是提醒考生在做這個角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只顧自己發揮,還要注意有團隊意識。
2. 領導者:這種角色能夠調動團隊氣氛,能夠控制討論進展方向,并且統籌兼顧,有領導風范;特別是當很多應試者沒有充分發言的時候,他能調配發言權,給別人發言的機會。這種角色適合那種有全局觀念、思維敏捷、觀點犀利并且能夠把控全局的應試者。
3. 控制者:注意時間進展,提示小組時間。這角色誰都可以扮演,不過,如果應試者平日不善言談,又不敢與人辯論,那么可以盡量在小組中找到這個位置,至少讓考官看到你有大局觀念的一面。
4. 記錄者:特別是當考題為多論點問題的時候,應試者如果做一個有心人,將大家的觀點進行匯總,就會把握主動,且顯示出你細心的一面。
5. 總結者:代表小組進行匯報總結。這種角色適合那種總結能力、表達能力都很強的應試者。
角色很重要,在整場面試中,角色清晰,并在自己選定的角色方向,貢獻值最大,那你就通過了(注意,并不是領導者更容易通過,任何一個角色的通過機會都是均等的,只要你在選定的角色方向貢獻最大)。如何選取自己的角色方向,需要考慮小組成員之間的能力、性格和專業構成,最重要的是根據自己平時生活和工作中,更善于做那個角色(與學生會工作中的職位無關,想想自己平時生活是啟發別人思考多些呢,還是善于獨自思考;是善于總結陳述呢,還是善于表達靈感;是善于遵循和執行紀律呢,還是鼓勵自由和創新;是善于思路引導呢,還是執行思路;是善于大局觀呢,還是善于解決具體的問題;是善于活躍討論氣氛呢,還是認真發現問題等等)。只有角色定位適合自己慣常的表現,才能更自然地,更出色地,在這個方向上,貢獻最大。
一、小組面試實質
無領導小組討論就是大家俗稱的小組面試,主要考察個人的交際與合作(Relationship Skill & Team Spirits),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個人性格與能力(Individual Character & Capacity)。所以團隊合作始終是一個良好小組面試的基石。小組面試絕不是為了拼得你死我活,更不是為了樹立有別他人的鮮明的性格特征。所以無領導小組面試或者小組討論的實質是一個了解場景、交流想法、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相互尊重、相互妥協、達成結論的一個過程。
二、角色
角色指個體在特定的社會關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規定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模式的總和。人的行為和工作績效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產生和形成的,對人的行為、能力、個性等素質特征的觀察與評價,不能脫離一定的環境。所以要想準確地測評一個人的素質,應將其納入特定的環境中,觀察、分析測評對象在該環境下的行為表現。無領導小組面試作為一種面試形式,也正是模仿現實社會環境形成的特定考試環境。于是,隨著無領導小組討論(LGD)的產生,角色扮演也被無形中帶入。
小組是由各個成員組成。組織小組面試的考官通常絕不單憑發言次數或討論中個人的話語量以及是否強勢來決定誰通過小組面試(甚至恰恰相反),而是看小組討論中個人所透漏出的組織協調及與人溝通的能力。試想考官是為單位的團隊招入一個合適的團隊成員的,因此,太具攻擊性的、迫切以強勢領導討論的、不仔細傾聽別人意見的、盲目否定別人方案又沒有理據的、以教條的專業學術模型試圖壓服別人的,等等,通常都會成為面試考官從名單中排除的對象。既然是小組成員共同協作,那么自然會產生各種角色,角色不同角色表現亦不同,那么既然是公平競爭,怎樣才能更好地把握這個“角色”呢?
三、角色定位
在無領導小組討論考試中,考官一般不指定應試者的角色,所有的討論過程由應試者自己把控。這也是“無領導”的緣由。盡管這個考試并不指定應試者的身份,但是卻不排除在面試當中自動產生各種角色。
首先了解一下有可能出現哪些角色,一般情況下會產生這樣幾種角色:
1. 縱橫者:這種角色適合那種平日就比較善于言談,喜歡與別人辯論的人,但是提醒考生在做這個角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只顧自己發揮,還要注意有團隊意識。
2. 領導者:這種角色能夠調動團隊氣氛,能夠控制討論進展方向,并且統籌兼顧,有領導風范;特別是當很多應試者沒有充分發言的時候,他能調配發言權,給別人發言的機會。這種角色適合那種有全局觀念、思維敏捷、觀點犀利并且能夠把控全局的應試者。
3. 控制者:注意時間進展,提示小組時間。這角色誰都可以扮演,不過,如果應試者平日不善言談,又不敢與人辯論,那么可以盡量在小組中找到這個位置,至少讓考官看到你有大局觀念的一面。
4. 記錄者:特別是當考題為多論點問題的時候,應試者如果做一個有心人,將大家的觀點進行匯總,就會把握主動,且顯示出你細心的一面。
5. 總結者:代表小組進行匯報總結。這種角色適合那種總結能力、表達能力都很強的應試者。
角色很重要,在整場面試中,角色清晰,并在自己選定的角色方向,貢獻值最大,那你就通過了(注意,并不是領導者更容易通過,任何一個角色的通過機會都是均等的,只要你在選定的角色方向貢獻最大)。如何選取自己的角色方向,需要考慮小組成員之間的能力、性格和專業構成,最重要的是根據自己平時生活和工作中,更善于做那個角色(與學生會工作中的職位無關,想想自己平時生活是啟發別人思考多些呢,還是善于獨自思考;是善于總結陳述呢,還是善于表達靈感;是善于遵循和執行紀律呢,還是鼓勵自由和創新;是善于思路引導呢,還是執行思路;是善于大局觀呢,還是善于解決具體的問題;是善于活躍討論氣氛呢,還是認真發現問題等等)。只有角色定位適合自己慣常的表現,才能更自然地,更出色地,在這個方向上,貢獻最大。
最新資訊
- 2026國考公告發布預測:時間節點、報考條件與崗位分布一文掌握2025-09-22
- 2026年國考報名時間預測:歷年規律+備考清單,一文掌握節奏2025-09-22
- 2026年國考筆試時間何時公布?歷年規律+備考節奏一文看懂2025-09-22
- 2026國考筆試什么時候?時間預測、歷年規律與備考提醒一文看懂2025-09-22
- 2026國考報名費能退嗎?政策解析與注意事項2025-09-19
- 2026國考報名費多少?各地收費標準及繳費注意事項詳解2025-09-19
- 國考2026報名入口全流程|官網入口、時間節點與高頻避坑一文掌握2025-09-19
- 2026國考只能應屆生報名嗎?政策口徑、崗位類型與備考路徑一文說清2025-09-19
- 2026年國考和省考報名時間及考試時間全攻略:報名節點+筆試日程一網打盡2025-09-19
- 2026國家公務員報名官網入口與報考全流程指南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