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解讀:三農問題


在我國這樣一個農村人口占住半壁江山的國度,農村的穩定是國家安定團結的基礎。解決農民增收、農業增長、農村穩定的三農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中央工作的重點之一,三農問題也成為歷年公務員錄用考試特別是申論考試的焦點之一。在本文中以六個“中央一號文件”入手,闡釋國家針對三農問題的政策。
新聞鏈接
2009年2月1日正式公布的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再度鎖定“三農”。這份名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的文件,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11個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是首次連續6年發布關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意見》指出,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充分估計困難,緊緊抓住機遇,果斷采取措施,堅決防止糧食生產滑坡,堅決防止農民收入徘徊,確保農業穩定發展,確保農村社會安定。
作為一份送給億萬農民的溫暖而厚重的新年大禮,中央一號文件既有針對性、指導性強的年度工作要求,又有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舉措,是黨中央針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新變化和農村發展新情況提出的重要應對方略。
政策沿革
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
2004年2月8日,針對近年來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增長緩慢的情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下發,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的第六個“一號文件”。文件要求,要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科技進步,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業投入,強化對農業支持保護,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盡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下發,即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第七個“一號文件”。文件要求,要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努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發,即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第八個“一號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強化支農政策,建設現代農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良好開局。
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新農村的首要任務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發,即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第九個“一號文件”。文件要求,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
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下發。即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第十個“一號文件”。文件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切實加大“三農”投入力度,鞏固、完善、強化強農惠農政策,形成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良性互動格局,探索建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文件以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為主題,切中了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要害,抓住了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問題,是黨中央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從農村發展迫切需要出發,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
權威解讀
2009年2月2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舉行的國新辦新聞背景吹風會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作了解讀。他說,《意見》是黨中央、國務院2004以來就“三農”問題連續發出的第六個一號文件,也是貫徹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對2009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具體部署。
陳錫文指出,《意見》分為五部分,從28個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這五個部分分別從進一步加大對農業支持保護的力度、促進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進一步加強農業的各項技術支撐和對農業的各項服務工作、穩定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推進城鄉一體化等方面提出了措施,在結尾部分還特別強調了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各級黨委的領導,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發展。
第六個一號文件基于三點考慮
陳錫文說,《意見》是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的制定和發出主要基于三點考慮,一是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意見》在2009年具體執行。二是由于金融危機的發生,使得經濟情況變成了一種復雜的局面,為了應對這個局面,必須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增收,所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來指導2009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三是要繼續保持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的穩定。
陳錫文談到,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增長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這其中顯然也波及到中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面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對于農產品價格的漲幅明顯比以往下降,價格當然是對農民發展生產是一個非常有力的刺激的力量,價格漲幅下降,有些農副產品的價格是絕對水平的下降,因此對農業生產帶來了一系列的不利的影響。第二點也是大家關心的,由于經濟受到了負面影響,特別是出口產品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就導致了農民工的就業產生了問題,一部分農民工不得不離開城市回到家鄉。避免這些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保持2009年農業生產穩定發展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
《意見》毫不動搖地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有三大內容
陳錫文說,《意見》對于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毫不動搖地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有三條大的內容,28條政策措施中有三條涉及這一問題:一是要落實和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首先,對于集體所有土地的所有權進一步界定清楚,并且保障其權益;其次,對承包地地塊的確權、登記和頒證工作。這項措施無論對于農民長期穩定地承包,還是以后農民所有權要流轉都打好了基礎。二是進一步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這個政策從1984年中央的1號文件中就已經明確了,一以貫之,二十多年的時間里,一直是允許這樣做的。三是必須落實好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來的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三中全會的決定已經對集體經營性用地怎么進入市場提出原則性、方向性的意見和要求。2009年的1號文件強調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要按照三中全會決定的要求,等待具體的政策措施出臺之后再穩妥地推進。
《意見》在民生事業的建設方面強調了五個重點
陳錫文指出,《意見》在民生事業的建設方面強調了五個重點,就是農村的電網建設,大的電網建設覆蓋農村人口已經達到了95%左右,還有5%左右要通過其他的措施加快電網對他們的覆蓋或者是供電對他們的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要實現城鄉之間用電的同網同價。二是關于鄉村的道路建設工作,到目前為止大概全國有87%左右的行政村都已經通公共客車,通達率要進一步提高。三是,要加快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文件要求從2009年開始,每年要解決六千萬以上的農民的安全飲水問題。第四,加快農村的沼氣建設,過去我們每年沼氣中央財政要投20億,2009年在這個水平上要進一步提高,以便每年能夠解決400萬到600萬左右農民家庭使用沼氣。第五,實施農村危房改造進行試點工作,在國營農場和國營林場等一些過去長期被忽視的地方加快推進建設。
陳錫文表示還有一項重要的社會政策,按照2008年十七屆三中全會《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要求,大力發展農村的中等職業教育并且逐步實行免費。在中央1號文件中就明確提出首先中等職業教育從涉農專業以及農村家庭困難的這些孩子做起,2009年開始就免費。有關部門正在做預算和正在做計劃,要等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準以后才能明確下來。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