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家公務員 > 國家公務員備考資料 > 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邏輯判斷:因果關系

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邏輯判斷:因果關系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國家公務員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在19世紀的英國,勤勞的農民至少有兩頭牛,而好吃懶做的人通常沒有牛。于是,有個改革家建議給每個沒有牛的農民兩頭牛,從而使他們勤勞起來。

  我們很容易看出這位改革家的建議是荒謬可笑的,但是他犯的錯誤到底是什么呢?這就涉及到我們在這里討論的“因果性”問題。因果聯系是世界萬物之間普遍聯系的一個方面,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某個(或某些)事物或現象會引起另一個(或另一些)事物或現象,這時,我們就說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結果。科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把握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從而為人類社會造福。

  但是問題正是出在這里,判斷兩個事物或現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果關系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并不是任意兩個現象之間都存在因果關系,即使存在這一關系判定這二者誰為因、誰為果也要頗費周折。

  關于這一點我們要從因果關系的“共存性”和“先后性”說起。所謂共存性是指原因和結果之間在時空上總是相互接近的,所謂“先后性”是指一般來說,原因在結果之先發生。 但是恰好是共存性和先后性增加了辨認因果關系的困難,因為并非只有原因和結果之間才具有“共存性”和“先后性”。如果僅根據這兩種關系就判定因果關系的存在就會犯邏輯錯誤。

  1.“在此之后,因此只故”。因果關系往往具有先后性,但是具有先后性未必是因果關系,如果根據前者判定后者就犯了“在此之后,因此之故”的邏輯錯誤。比如閃電總是在雷鳴之前發生,但是閃電并不是雷鳴的原因,兩者有一個共同原因,帶電云塊之間的碰撞;春天總在夏天之前,但是夏天并非春天的結果。該錯誤是很多迷信的根源。比如中國民間信仰“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由于在重病患者臨死前經常會有貓頭鷹飛來,所以認為貓頭鷹是不祥之兆。其實病人的死亡并不是貓頭鷹引起的,相反,由于病人臨死前,軀體已經開始輕度腐爛,散發出的氣味吸引了食腐的貓頭鷹。

  2.“倒因為果”。由于原因和結果具有共存性,在很多情況下,二者同時存在,我們并不知道何者是在先發生的,此時就容易發生“倒因為果”的錯誤,誤把結果當成原因。這就是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英國改革家所犯的錯誤:本來牛的數目增加是辛勤勞動的結果,但是改革家卻認為牛的增多可以消除懶惰,也許他覺得,牛的數目如果增多,為了保證牛都活下來,懶漢不得不花力氣照顧牛,久而久之養成了勤勞的習慣。

  古代希伯萊人發現,健康人身上有虱子,有病發燒的人身上沒有虱子,于是認為虱子能使人健康。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一個人發燒時,虱子會覺得不舒服,于是逃離人體。

  在行測考試的邏輯判斷題型中,很多題目考查的就是考生對因果性的理解,特別是對“倒果為因”的錯誤是否自覺。

?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輔導
?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能力輔導
?2009年公務員面試全程指導

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務員頻道    公務員面試輔導   公務員考試論壇    公務員博客圈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國家公務員資格查詢

國家公務員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國家公務員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