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之常識判斷題四


1. 胡錦濤指出,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質就是要樹立和落實
A.科學發展觀 B.正確的政績觀 C.正確的執政方式 D.正確的世界觀
2.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因此,打擊恐怖主義應該
A.發揮世界愛好和平的力量 B.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國際法準則
C.發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加強國際合作 D.在聯合國領導下,統一行動
3.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是
A.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B.提高人的道德素質
C.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 D.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4.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是
A.土地家庭承包經營 B.適度規模經營
C.農村專業戶經營 D.資本所有與家庭經營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
5.當前全球關注的最主要的社會問題是
A. 貧困、失業和人權 B.貧困、失業和民主
C. 貧困、人權和民主 D.貧困、失業和社會分化
6.在實際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現違背了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 矛盾的斗爭性原理
7.“宿命論”在物質和意識關系上的錯誤觀點是
A.夸大人的自覺活動 B.否認社會規律的客觀性。
C.強調客觀規律性同人的自覺活動的統一 D.否認人的自覺能動性
8.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兩黨斗爭的焦點是
A.建什么國 B.戰爭與和平 C.獨裁與民主 D.賣國與反賣國
9.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多種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經濟的存在 B. 物質利益的差別
C.生產力狀況 D.勞動就業的需要
10.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宏觀調控與微觀搞活的關系是
A.搞好宏觀調控,微觀自然搞活 B.完全對立不可兼得
C.相輔相成互相統一 D.微觀搞活等于搞好了宏觀調控
11.“五個統籌”中,“統籌區域發展”的實質是
A. 鼓勵沿海地區先富起來,實現現代化
B.把握“兩個大局”,促進共同發展
C.充分發揮沿海地區優勢,實現我國工業化
D.東西部地區同時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12.我國行政首長負責制的行政首長進行決策的關鍵環節是
A.領導本級政府工作 B.召集和主持本級政府的全體會議和常務會議
C.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
D.同部門首長負責制以及工作責任制相結合
13.領導者的決策主要表現在
A.程序化決策 B.優化決策 C. 非程序化決策 D.合理決策
14.評價管理工作的重要標準是:
A.效率 B.效果 C.績效 D. 管理對象的滿意度
15.人本管理原理的思想基礎是認為人是
A.“經濟人” B.“社會人” C.“復雜人” D.“行政人”
16.我國《憲法》規定,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根本任務是
A.堅持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
B.反對“三權分立”,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D.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
17.行政協調與行政效率的關系是
A. 反比關系 B.正比關系 C. 不定關系 D.否定關系
18. 決策過程實際上是
A. 信息收集和加工過程 B. 否定和肯定過程
C. 評價優劣過程 D. 管理和服務過程
19. 從個人和社會相互關系看,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在于通過自身的活動
A.實現不受任何制約的自身選擇 B. 滿足社會和自我多方面的需要
C.擺脫社會的限制使人自身成為目的
D. 滿足個人對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追求
20. 人的政治素質主要包括
A.政治觀點、政治態度和政治待遇 B.政治立場、政治品德和政治水平
C.政治觀點和政治面貌 D.政治立場和政策水平
21. 馬克思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因為
A.能否從事生產勞動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
B.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C.在生產勞動中人們結成了各種社會關系
D.生產勞動是人們的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
22.以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是
A.《行政復議法》 B.《刑法》 C.《國務院組織法》 D.《憲法》
23.根據行政行為是否具有主動性,可將行政行為分為
A.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 B.依職權行政行為與依申請行政行為
C.單方行政行為與雙方行政行為 D.要式行政行為與不要式行政行為
24.原告起訴被告行政不作為,法院經過審理認為被告并無法定職責的,應作出
A.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判決 B.維持判決 C.撤銷判決 D.確認判決
25.張某因欠缺專業知識,誤將家中明代紅木桌椅按一般家具價格賣給了收藏家李某。該合同屬于
A.有效合同 B.無效合同 C.可撤銷合同 D.效力待定合同
26.甲公司所聘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在明知甲公司有巨額負債沒有披露的情況下,分別出具了隱瞞該情況的財務報告和法律意見書。這些行為構成
A.內幕交易行為 B.操縱市場行為 C.欺詐客戶行為 D.虛假陳述行為
27.某超市“購物須知”載明:“所售物品有質量問題,超過15天概不負責。”某消費者在此購買膠卷20天后因質量問題找超市交涉被拒絕。該超市的做法
A.合法,因為“購物須知”是與消費者的明確約定
B.合法,因為膠卷的買賣合同已經履行完畢
C.不合法,因為消費者沒有對“購物須知”書面認可
D.不合法,因為“購物須知”的保質期與產品“三包”相抵觸,
28.“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的規定是
A.1988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 B.1993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
C.1999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 D. 2004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
1.【解析】B 。正確的領導方式(C項)與題干構不成意思明確的命題,應予以排除。正確的世界觀(D項)失之寬泛,也應排除。本題的難點是在A B兩項中如何選擇的問題。這取決于對科學發展觀與正確的政績觀兩者關系的正確理解。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在新世紀的新型發展觀,應當貫徹黨的各項工作中,包括對領導干部的考核評價工作中,因此正確的政績觀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所以,B項最符合題意。
2.【解析】C。本題其實要考察對中國政府在反對恐怖主義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和主張的掌握和了解。中國政府在恐怖主義問題上的主張是“發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加強國際合作”(C)。題干內已隱含著答案。題干提到聯合國和國際合作,由題干也可以推論出該題的答案。
3.【解析】D。此題考查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的確認和掌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就是“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D項)。
4.【解析】A。此題為識記題,只能靠強記,別無捷徑。
5.【解析】D。國際問題經常被概括為“東西南北”問題。東西問題即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的關系問題,南北問題即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問題。隨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東西問題基本消失,南北問題凸現出來。南北問題主要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差距問題。本題的四個選項中,民主和人權屬于政治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各國的觀點和立場差異巨大。只有D項涉及的都是經濟社會問題,所以D項是符合題意的正確的選項。
6.【解析】A。因為開展工作必然要解決問題,而工作中的各種問題恰恰是矛盾所在。矛盾普遍性原理告訴人們,矛盾是無處不在和無時不有的。實際上工作就是解決矛盾。
7.【解析】D。宿命論認為人在自然和社會中完全是被動的。
8.【解析】A。抗日戰爭勝利之后,國民黨要維持一個黑暗、獨裁的舊中國,中國共產黨要建設一個光明、民主的新中國,因此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國家是國共兩黨斗爭的焦點。獨裁與民主的斗爭(C項)貫穿國共斗爭的全部歷史,并非抗戰勝利后才有。戰爭與和平(B項)只有在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后,才成為國共斗爭的焦點,賣國與反賣國的提法缺乏歷史根據。所以只有A項是符合題意的正確的選項。
9.【解析】C。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所有制形式是生產關系問題,它是由生產力決定的。
10.【解析】C。宏觀調控可以為微觀經濟提供良好的運行環境,但微觀經濟能否健康運行還取決于經濟組織的經營管理水平等內在因素;微觀經濟運行健康就會大大降低宏觀調控的成本和難度,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B項把兩者對立起來是錯誤的。A項和D項只看一點,不及其余,也是錯誤的。
11.【解析】B。“兩個大局”是指東部沿海地區要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率先發展起來,這是一個大局;東部沿海地區發展一定程度,要幫助中西部發展,實現共同富裕,這也是一個大局。統籌區域發展就是要統籌東中西三大區域,就是要實現兩個大局。A項和C項講得不全面,D項所講的同時發展、共同富裕又不現實,況且未包括中部地區,故都是錯誤的。所以只有選B項才是符合題意的正確的選項。
12.【解析】B。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制的具體形式――行政首長負責制,它是指重大事務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由行政首長定奪,具體的日常行政事務由行政首長決定,行政首長獨立承擔行政責任的一種行政領導制度。我國《憲法》、《國務院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皆明確規定我國實行首長負責制,這種制度是建立在發揮集體作用基礎上之的,是同集體領導相結合的行政首長個人負責制。
13.【解析】B。行政決策的基本程序可概括為以下四個階段:發現問題、確定目標階段;擬制備用方案階段;選擇最優方案階段;方案的修正階段。美國著名行政學家西蒙將行政領導的決策過程分為“情報活動階段”、“設計活動階段”、“抉擇活動階段” 、“審查活動階段”。由于行政管理內容的廣泛性和目標諸方面條件的復雜性。行政決策通常都是滿意決策,即相對的“最優決策”,在現實的條件下力求選擇最優的決策方案。
14.【解析】C。在上述四個選擇項中績效包含了其它三個選擇項內容即:效率、效果與管理對象的滿意度。此題的做法為比較分析法,績效作為評價管理工作的標準相對于其它選擇項而言,最為全面與準確。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展開,績效評估正愈來愈成為各國政府對管理工作予以評價的最為重要的標準。一般而言,績效(PERFORMANCE)涉及三個方面:經濟(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即“3E”式管理。
15.【解析】B。人本主義行政學理論:1、主張政治與行政統一,強調行政管理的決策性。2、重視非正式組織和非正式激勵。3、“社會人(Social Man)”的管理觀。4、效率與社會價值相結合的行政價值觀。5、注重行政過程和行為實證研究的實證主義方法。總的特征:以“人”為中心,實施柔性管理,進行微觀與動態研究。
16.【解析】C。憲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間部分:今后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7.【解析】B。行政協調是指行政主體為達到一定的行政目標而引導行政組織、部門、人員之間建立良好的協作與配合關系,以實現共同目標的行為。行政協調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環節,研究行政管理學的目標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協調愈好,則行政效率則愈高,即通常所說的“1+1〉2”這種協調效應的優質效果。因而,兩者之間成正比例關系。
18.【解析】B。決策貫穿于管理過程的始終,其最基本的過程就是對信息的收集與加工,而后做出抉擇。在通常情況下,決策的科學性、正確性是和信息成正比的,信息越及時、準確、全面,決策思維就越具有深度和廣度。決策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交換的過程。故而選擇A。該題B與C在內容上有重復,D在內容上與決策過程相去甚遠,用排除法亦可知當選擇A項。
19.【解析】B。這是一道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人生觀的試題。屬于單項選擇類型。這種類型在考試中比較容易回答。它考查學員對一些命題的準確記憶,一般方法:一是注重答案的唯一性,二是排它性。本題選擇B的原因在于,只有B屬于馬克思主義人生觀,ACD都是個人主義人生觀。
20.【解析】B。這是一道政治概念題。只有B反映的是素質。
21.【解析】B。人類的一切活動的都是以物質資料的生產為基礎的,停滯了物質資料的生產,人類的一切活動將無從談起。
22.【解析】A。BCD是基本法律,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立法法第7條第2款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23.【解析】B。A的劃分標準是行政行為針對對象是否特定,C的劃分標準是行政行為的成立是否需要行政相對人的意思表示,D的劃分標準是行政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
24.【解析】A。依據為行政訴訟法解釋第5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判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一)起訴被告不作為理由不能成立的。
25.【解析】C。題干行為構成重大誤解,重大誤解是指因認識錯誤引起的行為,本題中張某因缺乏專業知識而對價格的判斷錯誤屬于重大誤解的情形。合同法第54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26.【解析】D。依據為證券法72條第2款:禁止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社會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在證券交易活動中作出虛假陳述或者信息誤導。
27.【解析】D。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4條: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第45條:對國家規定或者經營這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的商品,經營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或者退貨。
28.【解析】D。憲法修正案第20條。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