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復習資料


1.任何一項政策,它的功能都是通過事物間相互聯系的動態形式所產生的作用而實現的。作用一般都是相互的。當一個事物對另一個事物發生作用時,必然要受到對方對它的反作用。 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
A.政策的穩定性是相對的
B.在執行政策時,應從實際出發
C.政策是事物間相互作用的產物
D.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負效應
2.軟件在長期運行和使用中沒有磨損、老化、用舊等問題。任何機械、電子設備在運行和使用中,其失效率大都遵循U型曲線(即所謂“浴缸曲線”)。那是因為剛一投入使用時各部件尚未靈活運轉,常常容易出問題。經一段運行,便可以穩定下來。而當設備已經歷相當時期的運轉,便會出現磨損、老化等問題,會使失效率突然提高。這意味著已經到達壽命的終點,即將報廢了。
下列陳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軟件在運行和使用中不遵循U型曲線(即所謂“浴缸曲線”)
B.任何機械、電子設備剛一投入使用時各部件尚未靈活運轉,但是越用越好用。
C.軟件和機械、電子設備在運行和使用中的表現有很大的不同
D.軟件不像機械、電子設備那樣運行一段時間便可以穩定下來
3、文學家在克隆一個時代橫斷面風景線的同時,克隆了自己人生的風景線。品察他們的克隆有雙重意義:一是品察在時代變幻中凸現的人文景觀,二是品察他們在時代場景中自身的人格取向。
這段文字所表明的中心是()。
A、文學家肩負著反映時代和展示人生的雙重任務
B、表現時代和展示人生,是文學創作的雙重目的
C、欣賞文學作品可以使讀者了解文學家們的社會人格
D、欣賞文學作品有認識時代和文學家人格的雙重意義
4、凡能創造美的藝術家,其學習起點必高。如起點甚卑,則易與世俗同流。現代一些老的藝術家,其起步多在三十年代之初,師承魯迅現實主義之教,投身中國革命洪流,根底甚厚。其積累之經驗,可為后代言傳身教者,當亦不少。
不符合本段意思的是()。
A、學習的起點高的藝術家,可如魯迅一樣不與世俗同流
B、學習起點高,可以創造美,并可為后代言傳身教
C、一些老藝術家師承魯迅,投身革命,可為后代師表
D、學習起點高低,影響藝術家品格,也影響藝術造詣
5、所謂中介系統,指主體借以認識客體的各種實體性工具和非實體性工具。客體信息場,主體的神經系統,某次具體認識中主體所憑借的知識背景,以及認識的()手段――儀器、電子計算機等,都是決定著主體認識能力的中介系統。
()中填入詞語,最恰當的是()。
A、具體 B、檢測 C、可靠 D、物化
6、世界遺產公約規定,世界遺產所在地國家必須保證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世界遺產的功能,第一層是科學研究,第二層是教育功能,最后才是旅游功能。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但還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從這段文字我們不能推出的是:()。
A、世界遺產所在地國家應該妥善保護世界遺產
B、世界遺產最寶貴的價值是其科學研究價值
C、目前仍有不少違反世界遺產公約的行為存在
D、所有世界遺產所在地國家都過分注重其旅游功能
7、思想從來都是個人的思想,一個思想家決不能去控制、操縱其他人的靈魂,每一個人生來都是平等獨立的。因此,思想家的使命,只在于表述以他自己的眼光、角度對世界的認識和解釋,而不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是一切人共同的事。
對這段文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思想家都有局限性B、思想家都是個人主義者
C、思想家只能傳達自己的思想D、思想家對世界不會產生影響
8.從就業角度看,擴大投資就是為后人增加“飯碗”,壓縮投資就是壓后人的“飯碗”。“飯碗”壓得過多,雖然有利于今天的穩定,卻不利于明天的穩定,不利于中國社會的長治久安。
上面這段話主要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
A.擴大投資就是壓縮今人的“飯碗”
B.壓縮投資有利于穩定,擴大投資有利于發展
C.擴大投資有利于長遠地解決就業問題
D.壓縮投資有利于解決當前的就業問題
9.研究“基本”粒子,需借助極高的能量。欲知物質的微觀結構,首先得變革微觀物質,即得想辦法把氫原子、原子核以及質子、中子等這些小粒子打碎,把它們的內部結構和各種性質暴露出來。對“物質的微觀結構”與“微觀物質”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兩者都反映微觀物質的結構,即微觀結構構成了微觀物質
B.前者指原子結構(含原子核),后者指質子、中子等小粒子
C.前者指小粒子內部的組合模式,后者指構成物質的各種小粒子
D.兩者都是指組成物質的分子、原子、質子、中子等小粒子
10、這些像塵土一樣卑微的人們,他們的身影出現在我的視線里,他們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靈里,他們常常讓我感覺到這個平凡的世界是那么可愛,這個散淡的世界其實是那么默契,而看起來如草芥一樣的生命種子,其實是那么堅韌和美麗。
最符合這段文字中心思想的是:()。
A、生命不平凡但美麗B、生命因平凡而美麗
C、生命的平凡D、生命的平凡和美麗
11.物質生產和人口生產的發展必然引起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改變:一種是“順向改變”,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保持生態平衡;另一種是“逆向改變”,造成自然生態系統的惡性循環,破壞生態平衡。精神生產,特別是科學技術知識的發展和應用,則會擴大和加深上述兩種改變。
對這段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人口生產總是破壞生態平衡的,因而一般屬于“逆向改變”
B.精神生產有比物質生產和人口生產更為積極的作用
C.精神生產也存在著“順向改變”和“逆向改變”兩種可能性
D.科學技術的發展總是維護生態平衡的,應該說是“順向改變”
12、科學家發現大洋底部的裂陷擴展從來沒有停止過。這個發現可能會解答一個曾引起人們關注的問題。地球每天的時間都比前一天延長1/700秒,即每過一年,一天要延長0、5秒,據此預測,再過2億年,一年將只有250天了。
對“一個曾引起人們關注的問題”的“解答”,最準確的是()。
A、大洋底部裂陷擴展,地球運行時間延長
B、大洋底部裂陷擴展,地球運行時間縮短
C、大洋底部裂陷擴展,地球自轉速度減慢
D、大洋底部裂陷擴展,地球自轉速度加快
13.嚴密的邏輯論證,歷史上有一個確實的來歷:公開辯論。古典時代的雅典人好辯,還有一套民主選舉辦法,雄辯術風行,甚至還有一個奇怪的習慣:兩個人爭辯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誰辯勝就得彩金。辯證法的原意本是辯論,一方說話有漏洞,對方力圖辯駁,怕輸,就要嚴密,邏輯學顯然也是從這兒來的。
不符合這段話意思的是:()。
A.雄辯術曾經在古典時代的雅典風行
B.辯證法不僅僅是為了在和別人的辯論中取得勝利
C.為一件事情爭論不休在古典時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
D.邏輯學的產生可能和古典時代的雅典人好辯有關
14、作為一條商業通道,“絲綢之路”的作用應主要體現在商業貿易上,可實際上,它的歷史作用卻遠遠超出經濟交流的甲。而今天,“絲綢之路”所經地帶又重新成了乙的所在。
依次填入甲、乙兩處的詞語,最恰當的是()。
A、界限舉世矚目B、界限舉足輕重
C、范疇舉足輕重D、范疇舉世矚目
1.D A、B兩項在題干中沒有涉及到。C項不符合文意,因為題干中只提到了政策的功能是通過事物間相互作用實現的,這句話并不等于說政策是事物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2.B B項錯誤,機械、電子設備在運行和使用中遵循U型曲線(即所謂“浴缸曲線”),即開始不好用,中間好用,一定時間后因出現磨損、老化等問題又會變得不好用。
3.D 這是一道總結中心意思的題。這段話重點在“品察他們的克隆有雙重意義”,這句話是說明欣賞文學作品的意義,而不是文學創作的意義,所以A、B兩個項都不正確。選項C只說明了一種意義,不正確。D項概括了欣賞文學作品的雙重意義,比較準確地概括了整段話的中心意思,是正確的。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項。
4.A 這段話前兩句說明學習起點高的藝術家多能創造美,起點非常低的,容易與世俗同流,這兩句話概括起來就是本段話的論點:學習起點高低影響藝術家的品格和創作。B、D項符合文意。所給這段話后兩句通過舉例來說明論點。三十年代初的一些藝術家師承魯迅,很多人可以為后代言傳身教。選項C也符合文意。在舉例中,最后一句話說:“可為后代言傳身教者,當亦不少”,即可以有高成就高品格的人應當不少,但沒有肯定全部。A項卻肯定了全部,不符合文意。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項。
5.D 這也是一道補充詞語的題目,和上一道題不同,這道題不屬于近義詞語辨析,這就需要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尋找一個正確的答案。括號內要填寫的詞語是用來修飾限制“手段”的,而“這類手段”所指代的內容,在破折號之后有詳細的解釋說明:指的是儀器、電子計算機等等。這些物品都是用來幫助人們認識事物的,相當于人的眼睛。所以在所給的四個項中,“物化”比較合適。而“具體”不能具有區別作用,因為人在認識事物的時候,除了這些儀器,肉眼也是一種具體的事物。所以A項不恰當。B項不具有概括性,因為電子計算機等不一定就是單純用來檢測的,所以B項也不恰當。C項之所以也不合適,是因為一來在題干中沒有涉及到可靠手段和不可靠手段之別,二來儀器、電子計算機也不一定完全是可靠的。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項。
6.D 從“世界遺產所在地國家必須保證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可確認A項能被推出;從“世界遺產的功能,第一層是科學研究”,可確認B項能被推出;從“但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可確認C項能被推出。D項在題干陳述中沒有涉及到,所以無法被推出。
7.C C項是對“思想家的使命,只在于表述以他自己的眼光、角度對世界的認識和解釋”這句話的概括。
8.C “飯碗”即就業崗位,所以題干論述的是投資與就業機會兩者之間的關系問題。A項錯誤,擴大投資能為后人增加“飯碗”,并不等于說其會壓縮今人的“飯碗”;B項錯誤,壓縮投資“有利于今天的穩定,卻不利于明天的穩定”,所以不能籠統地說“壓縮投資有利于穩定”;C項正確,因為擴大投資能為后人增加“飯碗”;D項錯誤,“壓縮投資有利于今天的穩定”,并不等于說其能增加就業機會,解決當前的就業問題。
9.C 由“首先得變革微觀的物質,即得想辦法把氫原子、原子核以及質子、中子等這些小粒子打碎”這句話可知,微觀物質是指氫原子、原子核以及質子、中子等小粒子;由“欲知物質的微觀結構……把它們的內部結構和各種性質暴露出來”這句話可知,物質的微觀結構是各種小粒子的內部結構。
10.D 從“看起來如草芥一樣的生命種子,其實是那么堅韌和美麗”這句話可看出,生命的平凡與生命的美麗是并列關系。“草芥”即形容生命的平凡。
11.C 題干由兩句話構成。第一句話說明物質生產和人口生產的發展必然引起自然生態環境的兩種變化:順向改變和逆向改變。第二句話說明精神生產會擴大和加深這些改變。根據第一句話,可確定A項和D項不正確。根據第二句話,B項不正確。C項說明精神生產有兩種可能性,是符合所給文字的意思的,所以是正確答案。
12.C 這是一道語句理解題。“一個曾引起人們關注的問題”所表達的內容前文沒有交待,所以只能從后文中理解。后文敘述了一個現象:地球每天的時間都比前一天延長了。而時間與速度成反比,時間延長,說明地球轉動的速度減慢了,所以這個“人們關注的問題”就是地球自轉的速度越來越慢。因此正確答案為C項。而D項是地球自轉速度加快,顯然不對。A和B項是關于“地球運行的時間”的結論,顯然不確切,因為所給材料中沒涉及到地球每天運行的時間。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項。
13.C A、B、D三項都可從題干中找到依據,C項不能。根據“古典時代的雅典人好辯,還有一套民主選舉辦法,雄辯術風行”這句話,可推斷C項表述不符合題干語意。
14.B 這是一道選擇恰當詞語填空的題目。這類題目要求對詞語,尤其是近義詞語能正確地辨析。近義詞語的辨析,可以從多個方面:詞義的輕重、詞義的范圍、詞語的搭配、色彩的不同等。從所給選項來看,甲、乙兩處要填寫的詞語分別在“界限”和“范疇”、“舉足輕重”和“舉世矚目”中選出。與“界限”搭配的動詞常常有“超出”、“超過”、“越過”等,和“范疇”搭配的動詞常常有“屬于”。甲所在的句子中心動詞是“超出”,所以選“界限”。乙處選擇“舉足輕重”更為貼切。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