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公務員申論練習題二(下)


8、請結合申論考試真題體會概括特定觀點和內容試題的解法和模式?
答:真題示例(2005年國家公務員試題):
A.加大縣鄉兩級的財政投入并不能解決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的問題。扶貧資金被擠占的原因是在監督檢查環節上存在問題,因此,如果不在監督檢查環節上加強行政力度,而一味的加大縣鄉兩級的財政投入,只會使更多的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從而形成更大的漏洞。
B.實行多部門聯合監督檢查,只會增加扶貧資金的管理成本,并不能解決扶貪資金被擠占挪用的問題。扶貧資金多部門管理,會缺乏統一的規則,難以統籌安排。此外,若沒有一個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統一檢查監督,將使責權嚴重脫節。
9、請簡述申論概括類試題的要求?
答:有四個要求:
1、 求準
首先,時間要求明確,整個寫作規定為150分鐘,并且參考答案時限為“閱讀材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其次,寫作要求明確。“三項式”寫作要求考生利用所給定的材料遵循“‘概括主要問題’??‘提出主要問題對策’??‘論證對策合法合理可行性’”的固定模式,寫成三段具有記敘、說明、議論文體特征的文章。
2、 求實
概括類的文體和行文的要求是平實、可信,不要過于華麗。
3、 求深
要把材料的深刻內涵挖掘出來。
4、 求全
概括內容要全面,因為概括試題是踩點給分。
10、請結合申論考試真題體會求深的考試要求?
答:(1)該給定材料通過某省某市紅星新村居民H狀告某印刷公司一案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反映的主要問題有:①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②如何在保護企業、促進企業設備更新、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和保護公民正常的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問題。(2000年示例)
(2)該資料反映了現代城市在加速發展過程中所經常遭遇的問題:因傳統遺留和盲目建設所造成的城市工農業生產布局不合理,給居民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而這種影響,由于種種阻力,很難加以消除。但是,因為城市居民法律意識的增強和社會環保日趨迫切,這種城市布局不合理現象所引起的社會矛盾不斷激化,成為當前城市建設的中心議題之一。(2000年答卷示例)
11、請結合申論考試真題體會求全的考試要求?
答:概括內容要全面,因為概括試題是踩點給分。如(1)由于美國有關部門接受了一個研究小組根據其研究成果提出的應禁止使用含PPA藥物的建議,美國藥品公司便忙活起來,其中明顯有商業競爭的因素。風波所及,各國都很重視,有的態度理智,有的出現驚慌。中國藥品監督局也謹慎提出要暫停使用此類藥品。對此,不少民眾產生迷惑,甚至拒服含PPA的感冒藥。有關檢測部門指出并未發現由于服用此類藥品而導致不良后果,老師則認為藥品不良反應一般具有滯后性,提醒要加強藥品監督檢測,提高用藥安全性。(2001年答卷示例)
(2)該材料反映了一個帶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即如何加強對藥品使用的監測工作。PPA對人體有害,藥品生產廠商早已知道卻不公開,這是對公眾健康權力的侵害。PPA事件說明,藥品監測工作需要透明、公開。同時,該事件也說明,一旦發現類似PPA這樣的事件,藥物科技人員應立即研制新藥,以便能投放市場,補充這方面需求。此外,假如我們在含PPA藥品未進入市場或進行審批生產前就予以查實禁止,那么PPA事件就會成為無源頭之污水。國家在這一方面應予以高度重視。(2001年答卷示例)
12、申論考試概括要點與概括主題有什么不同?
答:概括要點與概括主題有所不同。申論題日中并不是一成不變地一概要求概括主題,有時也要求總結所給材料的主旨,或者材料包含的主要內容、主要觀點等。考生要注意審題,正確理解題目的要求,不要形成思維定式,認為所有的申論考試都是要求概括主要問題。
13、閱讀申論考試材料要讀什么?
答:應試者在閱讀材料時至少要先弄清楚給定材料是關于什么問題的。也就是說:第一,材料的性質是什么;第二,材料的主要傾向是什么;第三,材料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樣才能對材料從總體上有個把握,分析出來問題出在哪里,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14、閱讀申論考試材料要怎么讀?
答:建議應試者分三步走:第一步,通讀,把握資料的概況并且將其分門別類。因為所給的材料并不是每一句話都是有用處的,有的段落、有些話是湊數甚至是混淆視聽的,要加以鑒別,不要為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分散了注意力;找出哪些是重點段落,哪些是次重點段落,哪些是枝節,哪些是魚目混珠的段落。第二步,細讀,即細讀重點段落與次重點段落,可以在旁邊簡單記下段落大意,標出重點段落中的關鍵詞句。第三步,精讀,即精讀自己圈定的重點段落、關鍵詞句,從這些重點段落、關鍵詞句中分析、歸納出主題。閱讀材料不應圖快,否則欲速則不達,對資料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偏離主題或者不中要害,喪失給出對策、進行論證的基礎。膚淺和缺乏耐心是申論考試的大忌。只有閱讀完了、閱讀懂了、閱讀透了,才能了解文義,理解其中的思想,掌握其中的信息。
15、在閱讀申論考試材料時,如何透過現象抓住本質?
答:申論給定的材料是一堆“半成品”,這些“半成品”所反映的問題的實質部分往往被淹沒、被掩蓋了。閱讀就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是簡單地就事論事。例如,2000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所給定的材料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倘若在閱讀材料時只看到居民與印刷公司之間的民事糾紛就沒有辦法更深入地分析問題了。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