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家公務員 > 國家公務員備考資料 > 2008年公務員申論應試理論復習資料

2008年公務員申論應試理論復習資料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國家公務員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一、身份假定:公務員申論考試成功的前提

  要考公務員,就要知道什么是公務員。根據我國《國家公務員法》的規定,我國公務員主要是指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依法執行職務的工作人員。我們從3方面理解:
  1、國家公務員的身份一旦確立,即與國家形成了一定的權力和義務關系,國家公務員在執行職務、履行職責時,不是代表個人,也不是代表一個集團,而是代表國家行政機關行使國家行政權力;
  2、公務員的工作性質是執行國家公務、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科研活動、教育活動等;
  3、公務員執行任務時必須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辦事,不能自行其是。
  我國國家公務員的范圍包括:依法由選舉產生或由人民代表批準任命的各級政府的組成人員和各級政府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其他非選舉產生和任命的工作人員。其中,各級政府組成人員稱為領導職務,其產生和任免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辦理,不適用《國家公務員法》的有關規定;其他人員稱為非領導職務,適用《國家公務員法》。
  公務員申論考試下筆要進行身份假定。有的考生在申論考試中得分比較低,主要原因是口氣太大,或者口氣太弱,也就是不能站在公務員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有的甚至以旁觀者的視角來論述,這樣的申論很難得到理想的分數。
公務員實際上具有4種角色:政策的執行者、政策的調研者、政策的建議者和領導與民眾之間的橋梁。
1、政策執行者。公務員不等于領導。對于剛剛畢業要到機關工作的人員來說,他僅僅是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的辦事人員。他手中并沒有權力,他的任務就是執行領導和上級的命令。而且在執行命令的過程中必須去掉個人的主觀看法,按照命令的要求去執行,任何的情緒性的做法和主觀修改上級的命令的行為都將受到懲罰。從某種意義上說,初級公務員就是工具,是會思想的工具。
2、政策調研者。作為一個公務員,他的一項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政策調研。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了解情況,收集數據,觀察事物發展的趨勢,回來后寫成調研報告,上交給有關領導。在這個調研報告里面,有數據羅列,有不同的人的反映,有趨勢的分析,還有政策建議。政策調研是一個初級公務員的基本功。目前,在部分地方公務員申論考試中,就已經出現政策調研的試題了。
3、政策建議者。初級公務員沒有權力制定政策,也沒有權力修改政策,只有對政策的執行和修改的建議權。在充分實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上級提出政策的執行和修改建議。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在沒有正式公布新的政策之前,公務員還必須嚴格地執行原有政策,不得有不負責任行為。
4、決策者與民眾之間的橋梁

從上圖可以看出,公務員的上面是領導,領導是屬于政策、決策等宏觀性的事物,在公務員的下面是具體的人、物、事件,這些方面常常與處理具體問題和突發事件聯系在一起。因此,公務員是領導與群眾的中介,實踐與政策的中介。
  公務員的角色定位就決定公務員必須具備下面幾種意識:
1、政策意識。在申論考試中,要牢牢把握國家政策,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概括、建議和論述問題,不能“語不驚人誓不休”,更不能背離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去追求所謂的標新立異。申論的成績不是越新越好,也不是越奇越特就越好,而是越全面、越深刻、越具體、越合理就越好。
2、執行意識。在申論考試中,執行意識表現為提出建議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能說大話,不能抽象地空談理論,要做到每一句話都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中心觀點,要么是邏輯推理,要么是平行說明幾件事情。
3、管理意識。管理意識在最近幾年的政府管理中有所淡化,但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管理。注意,在申論中,管理要從經濟手段、溝通手段、協調手段、法律手段去考慮,不要動輒使用行政手段,現在強調的是以人為本,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因此,在行使管理意識的時候,暴力的、粗野的手段要堅決屏棄,而要用人性化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例如,一個農貿市場秩序混亂,管理措施缺失,讓你提出整治意見。你該如何下手?正確的做法是,要從三方面考慮建議:一是運用溝通手段去做形勢調研;二是綜合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進行整治;最后形成制度,讓市場有序有效地運轉。
4、民本意識。當代政府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民本意識,因此,要求公務員也要有民本意識,公務員申論的考生也要有民本意識。體現在申論中的民本意識,主要是要求考生從民眾的利益出發,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和進行答題。從2000年到2007年的申論試題可以看出,所有試題都是民生問題,而這樣的試題只有從民本意識出發,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

5、服務意識。公務員是公共利益的維護者,是政府公共政策的執行者,從政府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公務員的收益來自公民的納稅,也就是說,公民從自身的收入抽出一部分來,聘請公務員來管理他們的共同事務,因此,公務員實際上真正的職能就是服務。否則,公務員就失去存在的理由了。

二、申論的構成與特征

一)歷年申論考試問題與要求
  2000年城市工業生產布局布局不合理。請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以省政府調研室工作人員的身份,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就給定材料所反映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要有條理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就給定材料所反映的問題,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擬標題進行論述。要求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述深刻,有說服力。
  2001年含PPA的藥物容易引發腦中風后各方面的反映。有條理地概述這些材料的主要內容,字數不超過200字。假定你是某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請你就PPA風波所引發的問題提出善后處理意見。可以全面談,也可以就某—個方面談。要求:意見合理,具體可行;條理清楚,語言簡明;不超過300字。根據上述材料,自選某一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聯系實際,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2002年網絡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給定資料反映了網絡給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影響,用不超過200字對這些影響進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資料所反映的種種弊端,提出對策建議。要求:有針對性,有條理,切實可行。字數400字左右。就所提的對策進行論證,即可全面論證,也可就某一方面重點論證。要求:自擬標題,字數800字左右。
  2003年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問題。對給定資料進行分析,從政府職能部門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減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對策建議,供領導參考。要求:分析恰當,對策明確、可行;條理清楚,語言通暢。字數不少于600字。下面提供了兩種講話情境,請任選一種,為設定的發言人擬出一篇現場講話稿或電視講話稿。要求:根據選定情境,自擬標題。講話稿不少于1000字。(50分)情境之一:給定資料B中煙花石爆炸事故發生三天后的現場。作為當地政府派出的事故調查處理的負責人,面對職工、死傷人員家屬和有關干部的講話。情境之二:給定資料B(1-6)中某個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期間。作為上一級安全產管理監督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在當地電視臺專題節目中的講話。
  2004年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和交通擁堵問題。認真閱讀給定資料,概述“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要求:1.分析恰當,條理清楚,語言通暢。2.作答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無效)。3.字數不多于1000字。假設給定資料中有關我國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在你市都存在,你作為市交通主管部門的負責人,請根據給定資料,寫一份“關于我市交通擁堵情況的報告”。(滿分50分)要求:1.簡要介紹情況,恰當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確、可行的對策。2.條理清楚,語言通暢。3.作答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無效)。4.字數不多于1500字。
  2005年農村農民問題。給定資料中提到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的問題。下面列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A—E五項措施,其中不正確的是哪幾項?請寫出這幾項的序號,并分別說明為什么不正確。說明的字數不超過200字。 A.要加大縣鄉兩級的財政投入。近年來,鄉鎮撤并,農村稅改,縣鄉財政收入逐年減少,只有加大縣鄉兩級財政投入,才能解決扶貧資金的擠占挪用問題。B.要加大對扶貧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監督必須貫穿資金分配使用的全過程。要開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監督,才能解決扶貧資金的擠占挪用問題。C.扶貧主管部門要嚴格履行項目審批程序。若出現以立假項目或虛報項目投資而套取扶貧資金的事件,扶貧主管部門應承擔法律責任。D.必須對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實行多部門聯合的監督檢查,同時扶貧資金的監督管理權必須歸屬各級紀檢部門,才能杜絕扶貧資金的擠占挪用。E.要實行扶貧資金的統一管理,不能“誰爭取的資金誰使用”。封閉式的資金分配方式,會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門或項目中的資金脫離了財政的監督管理。根據給定資料,概述我國近年來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概述文字要簡明扼要,不超過200字。1.給定資料羅列了解決我國農村農民問題的多種意見。其中反映了兩種不同思路,請對這兩種思路分別加以簡述。簡述文字要簡明扼要,不超過150字。2.請以“評解決我國農村農民問題的兩種思路”為題,寫一篇800~1 000字的文章。要求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2006年公共突發危機事件問題。假設你是一位新錄用的公務員,請用不超過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長談話的主要內容,以供領導審閱。要求:概述全面,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在線交流結束后,網友發表的帖子,有的與D部長觀點不一致。請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對與D部長觀點不一致的帖子,具體說明為什么不一致,說明的字數應在規定篇幅內。對觀點一致的帖子請勿作答,否則扣分。網友甲:要使經濟社會安全穩定地發展,就要提高政府職能部門的執政水平,以消除突發公共事件的主要來源,如:海嘯、地震、火災、大雪堵路等各種自然或認為的相關事故,從而把社會損失降到最低。網友乙:非典疾病雖然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我國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事件卻不僅僅是自然災害,而是由于各種社會因素引發的突發事件,是一次公共事件。這一事件說明我國的衛生防疫體制有待完善。網友丙:能否妥善處理突發公共事件,與國家是否強大并沒有關系,關鍵是社會制度是否優越。比如前不久美國新奧爾良的颶風災害,造成了驚人的損失,就說明不是國家強大就一定能應付得好突發公共事件。網友丁:“上帝”要懲罰人類,并不是在人類有準備的時候。在情況不明的時候,采取防御性措施,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即使災難并沒有降臨,也得承認這些代價是必要的,而不應認為是浪費。網友戊:政府必須完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管理機制,但不并不是說有了這種管理機制一般事件就不會變成突發公共事件。預防突發事件,不能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靠經濟介入也不一定就能預防得了。網友已:成功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關鍵,是在其爆發之后政府有能及時應對的專門機構。因為未知的、社會原因不明的公共事件,不可預見度太高,如果政府沒有能力做出反應,后果是極其嚴重的。在我國,妥善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是政府面臨的重大課題。請你就我國政府如何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寫一篇文章,談出自己的看法。要求:自擬標題,觀點明確,聯系實際,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字數在1000—1200字之間。
  2007年土地征用問題。根據“給定材料1、2”的內容,整理一份供有關負責同志參閱的材料。要求:概述全面,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500字。“給定資料7”提到了“持續土地利用管理”的問題。請結合“給定資料3-7”,談談對“持續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要求:分條作答,簡明扼要,不超過150字。本題僅限報考行政執法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1.給定資料中談到了排土場、尾礦庫的綠化,“空心村”、磚瓦窯場和工礦廢棄地的整治,請概括說明這些作法的目的和意義。不超過200字。2.根據“給定資料6”,試分別解釋“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義。本題僅限報考省級(含副省級)以上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1.“給定資料2”提到“把土地轉讓市場區分為兩大類進行交易”,請進一步說明這兩大類市場怎樣區分,并談談在這兩大類市場中怎樣解決“農民沒有權利為自己的土地定價”的問題。不超過200字。(10分)2.假如中央有關部門成立聯合檢查組,對地方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請列出此項檢查所查的主要內容。請以“命脈”為題,寫一篇關于土地問題的文章。要求:1.參考給定資料,自選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2.觀點明確,聯系實際,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3.全文不少于800字。
二)申論考試特點
  申論不是寫作文,申論不是論文,申論也不是一般議論文。為了讓考生搞清楚什么是申論,我們不妨以圖表的形式來說明。

      文書分類
                具體類型
宣傳文書
1、講話稿;2、公務演講辭;3、倡議書;4、簡報、公報
事務文書
1、述職報告;2、大事記;3、調查報告;4、申論
會議文書
1、會議記錄;2、會議紀要;3、會議報告
交際文書
1、專用書信;2、公務書信;3、事務書信。
曉諭性文書
1、公告;2、通告;3、通報;4、函;5、公報
規章性文書
1、條例;2、規定;3、公約;4、守則;5、章程;6、制度;7、細則;8、辦法;9、須知
指揮性文書
1、命令;2、決定;3、決議;4、布告
指示性文書
1、指示;2、批復;3、意見;4、通知
呈請性文書
1、請示;2、議案;3、報告

有的人把它當成一般公文,這實際上也不完全正確。因為公文里不存在議論的成分,公文沒有商量的余地,更不能主觀發揮自己的觀點。而申論不一樣,可以議論,只是議論必須限定在政策的框架內。準確地說,申論就是“策論”。
   按照劉勰《文心雕龍`議對》的概括:“使事深于政術,理密于時務;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緩之高談,馭權變以拯俗,而非刻薄之偽論;風恢恢而能遠,流洋洋而不溢。”實際上是說,策論應該深刻闡述國家管理的策略,要結合當前國家的主要事務,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根據策論的特征,我們把它總結為“三要”,“三不要”:要緊密結合時代,結合國家主要事務,不要脫離時代的空泛的高談闊論;要駕馭權力來拯救世俗的不良風氣,不要發表刻薄的偽謬之論;文章要象行云流水,論述立足點高,切中時弊,不要太鋒芒畢露。
  在我國公務員考試中,三種能力是申論考察的要點:
  一、具有充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法律、行政管理等理論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具有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概括、提煉、加工的能力。
  三、具有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
  申論既然不同于一般文章和論文,也不同于普通公文,那么,申論什么特點呢?概括起來就是:閱讀材料+策論。具體說來有“6性”:
1、時間的限定性。從2000年—2007年,在時間要求上沒有任何改變,那就是150分鐘。在150分鐘內考生至少要做下列幾項大的工作:(1)閱讀5000—8000字左右的瑣碎文字資料;(2)書寫1800—2500字的材料;(3)進行相關知識、政策、理論的聯想;(4)完成3—4道答題寫作。時間緊,任務重,應試者必須事先做好訓練工作。
2、材料的基礎性、典型性和復雜性。申論寫作所給材料一般是涉及現實社會政治、經濟、法律、文化以及民生等方面具有普遍性的現象問題,或者是在國際國內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或問題,或者與自己所報考公務員行業相關的事情與問題。這些材料雖能反映和表現某一主題,而且反映的主題具有典型性,知識運用具有基礎性,但又具有復雜性。從近兩年的申論考試看,材料越來越復雜,答題難度越來越大,還須善抓重點、善抓主要矛盾。
3、行文的多層性和綜合性。申論寫作的多層性表現在整篇申論由內容相同、表達要求不同的三項或二項寫作組成,綜合性體現在三項或二項寫作中,或主題貫穿、邏輯貫穿,構成寫作鏈和結構整體,或幾項寫作巧妙地融于一項之中。如2003年申論寫作就把“概述問題”融進“提出對策建議”之中,因為提出的對策建議必須具有針對性,因此首先應該概述問題或現狀狀,然后才能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或改變現狀的對策建議。2004年申論寫作“概述問題”與“提出對策”就被巧妙地融入“情況報告”的寫作之中,因為它們都是“情況報告”寫作中應有的內容。
4、要求的明確性。申論寫作的要求十分明確,因為它是應試寫作。
首先,時間要求明確。整個寫作規定為150分鐘,并且參考答題時限為“閱讀資料40分鐘,作案110分鐘”。
其次,寫作要求明確。“三項式”寫作要求考生利用所給定的材料遵循“‘概述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對策’→‘論證對策合法合理可行性’”的固定模式,寫成三段具有記述、說明和議論文體特征的文章。2003年起改為“二項”寫作,寫作形式靈活了,但寫作要求更是從多方面明確,2003年的“二項”寫作,分別被明確為“分析給定材料,從政府職能部門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減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對策建議,供領導參考”和利用給定的某一材料情境“擬寫出一篇現場講話稿或電視講話稿”;2004年明確參考為“概述‘我國汽車工業的現狀和發展的趨勢’”和寫一份“關于我市交通擁堵情況的報告”。
    再次,答題要求明確。它們包括:一是對寫作內容和行文要求的明確,如“概括內容”部分常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提出方案”部分要求“意見合理,具體可行;條理清楚,語言簡潔”;“申述理由”要求“聯系實際,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2003年“關于‘減少事故,保障安全’的建議(題)”的寫作,要求“分析恰當,對策明確、可行;條理清楚,語言通暢”;“現場講話稿或電視講話稿”的寫作,要求“根據選定情境,自擬標題”。2004年“概述我國汽車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寫作,要求“分析恰當,條理清楚,語言通暢”;“關于我市道路交通擁堵情況的報告”的寫作,要求“1.簡要介紹情況,恰當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確、可行的對策;2.條理清楚,語言通暢”。二是對字數明確要求。“三項式”寫作概括主要內容部分,一般概述主要問題限定為150字內;提出方案部分為350字左右;論證部分在1 000或1 200字左右。“二項式”寫作,2003年“對策建議”要求字數不少于600字,“講話稿”不少于1 000字;2004年則是從上限作出要求,因為給定的材料分量大(約4 000字),概述“我國汽車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要求字數不多于1 000字,“關于我市道路交通擁堵情況的報告”字數不多于1 500字。此外,還有“虛擬身份”、“行文角度”、“寫作文體”的明確和要求等。
    5、行文角色的假定性。申論考試是為國家機關選擇人才,實際上可以看作是公務員處理公務的一次預演。因此申論試卷一般明確要求以某種公務員身份提出對策方案,闡述問題:某些試卷即使未加明確,應試者也應明白要以某種公務員的身份寫作。因此應試者的身份總是虛擬的。他應站在一個國家公務員的工作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緊扣社會現實、工和實際。我們在寫作公務文書時也應是這樣,但是很多學生卻意識不到這一點或難以做到角色的轉換,寫出的公務文書要么不切實際、理想化,要么全是學生腔、學生味。
    6、寫作文體的靈活多變性。2003年中央、國家機關申論命題由考測基礎寫作轉向考測公務員職業寫作的趨勢看,今后的申論考試很可能不會再是簡單的敘述、說明、議論的分步寫作,而是會將原來的一項或兩三項寫作不留痕跡地融于某種應用文體尤其公務文體的寫作之中。因為申論寫作是應試寫作,擔負著選擇真正的人才的重任,寫作的內容與形式不斷更新,寫作文體肯定也會是多變的。有研究者認為今后“考生除應會寫議論文外,應用文常見的文種,甚至新聞文體的寫作都要掌握。考慮到申論寫作者的身份一般是公務員,重點文體應以報告、請示、意見、議案、提案、講話稿為主”。這種看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因此,考生在練就過硬的基本功的前提下,還須涉獵多種應用文體,尤其是公務文體的寫作,以適應多變的申論寫作形式。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國家公務員資格查詢

國家公務員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國家公務員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