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真題答案及解析
參考答案及分析
一、選擇題
1.【答案】A
【分析】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完善民族區域自制制度,健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等內容。故A項正確。
2.【答案】D
【分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精髓,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髓。故D項正確。
3.【答案】A
【分析】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訴訟活動。故A項對。
4. D 5.B 6.C 7.D
8.【答案】D
【分析】意識的本質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故D項表述正確。
9. D
10.【答案】C
【分析】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是根據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確定的,也是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密切相連的。故C項表述正確。
11.【答案】A
【分析】唯物主義辯證法的三個基本規律從不同側面揭示世界聯系和發展的本質。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事物發展的狀態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事物發展的趨勢和道路。故A項正確。
12. C
13.【答案】C
【分析】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組織其他中央國家機關,決定重大國家事項,罷免其他中央國家機關組成人員等職權;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職權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解釋憲法和法律,監督憲法實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任免國家機關領導人員,決定重大國家事項,審查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合憲、合法性,對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進行監督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由此,選項C正確。
14.【答案】B
【分析】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真理與謬誤的統一表現在真理與謬誤相互依賴,互為存在前提,并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互相轉化。
15. D 16.B
17.【答案】B
【分析】法律形式又稱法的淵源,是指法作為行為規則的具體表現形式。
18. B
19.【答案】C
【分析】屬于主刑的各個刑種只能獨立適用;屬于附加刑的各個刑種既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作為主刑的附加刑適用。我國《刑法》規定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五種;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
故答案C是可選項。
20. A 21.A 22.D
23.【答案】B
【分析】懲處的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共六種行政處分。
24. B
25. B
【分析】平行文是指向同一組織系統的同級機關或非同一組織系統的任何機關發送的公文。故B項正確。
26. D 27.D 28.C 29.C 30.D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
【分析】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有:①選舉權或被選舉權;②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故本題答案為A、B兩項。
2.【答案】BCD
【分析】私營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和雇傭勞動為基礎、以獲取利潤為生產經營目的的私有制經濟。在私營經濟中,生產資料歸私營企業主占有和支配,生產過程由私營企業主通過雇傭勞動來實現,勞動產品也歸私營企業主占有和支配。由此,選項B、C、D為正確選項。
3. AB 4. ABCDE 5. ACD
6.【答案】ACD
【分析】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主要表現在:其一,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其二,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其三,人民群眾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力量。人民群眾創造和決定歷史的作用,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由此,選項A、C、D是正確答案。
7.【答案】ABCD
【分析】法律制裁主要有:①刑事制裁;②民事制裁;③行政制裁;④違憲制裁。
8. ACD 9. ABCD 10. ABC
11.【答案】ABCD
【分析】《行政復議條例》第9條規定,可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1)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2)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3)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法規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4)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5)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不予答復的;(6)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7)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8)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9)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或者可以申請復議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
12. ABD
13.【答案】AC
【分析】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監督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故正確答案是A、C。
14. ACD 15. ABE
16.【答案】ABCD
【分析】憲法的法律特征有:(1)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等根本問題;(2)效力上,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程序上,憲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故A、B、C、D四個選項都正確。
17. AC
18.【答案】ACD
【分析】國家公務員回避制度的種類包括:①任職回避;(2)公務回避;③地區回避三種類型。
19.【答案】ABCD
【分析】單方法律行為指依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如債務的免除、無權代理的追認、遺囑的訂立、繼承權的拋棄等。雙方法律行為指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其意思表示多為對應關系。如買賣雙方的意思表示相互對應。多方法律行為指基于多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如合伙合同、聯營合同、多個投資人設立公司等。這類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為平行關系。此種分類的意義在于確定法律行為的成立及其效力。由此,A、B、C、D四項均是正確答案。
20. AC 21. ABC
22.【答案】CD
【分析】所謂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指犯罪的主體對自己實施的行為及其可能引起的危害結果的故意或者過失的心理狀態。它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過失以及犯罪的目的和動機等。由此,本題正確答案是C、D兩項。
23.【答案】ABC
【分析】懲處的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共六種行政處分。故A、B、C三項是正確答案。
24.【答案】ACD
【分析】行政復議參加人包括:申請人、被申請人、復議中的第三人。故A、C、D三項是正確答案。
25.【答案】BD
三、判斷題。
1.【答案】?
【分析】市場機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但它不是萬能的,有其弱點和不足,這些弱點和不足需要由國家進行宏觀調控來解決。由此,該表述正確。
2.× 3.√
4.【答案】√
【分析】定稿是經業務機關領導人審核并簽發,正式會議討論通過或經上級機關審核批準的文稿,具備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所以不經簽發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做任何改動。
5.【答案】×
【分析】人生價值是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統一。故該表述錯誤。
6.× 7.√ 8.× 9.×
10.【答案】√
【分析】人的本質是區別于物,特別是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性質,是永恒不變的,故該表述是正確的。
四、公文改錯。
1.【答案】:北京西山碧云寺是由明朝太監劉瑾出資興建的。
【分析】:主動句誤用為被動句。
2.【答案】:我們應該用馬列主義的理論武裝自己。
【分析】:把字句使用不當。
3.【答案】:我們的代表團剛一到達,就受到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
【分析】:副詞修飾錯誤。
4.【答案】:他經過第二次考試,已經被錄取了。
【分析】:被動語氣誤用為主動語氣。
5.【答案】:北京博物館展出了新出土的兩個多年前的文物。
【分析】:前后修飾矛盾。
6.【答案】:能否堅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是關系到我們每個人能不能繼承革命傳統的大問題。
【分析】:否定句式使用不當。
7.【答案】:他工作很積極,曾經榮獲先進生產者稱號。
【分析】動賓搭配不當。
8.【答案】:讀中學時他就很重視外語學習。
【分析】:介詞誤用。
9.【答案】:我們的整個文藝工作,包括戲劇工作、音樂工作、美術工作等,都有了很大提高。
【分析】:包含關系混淆。
10.【答案】:在這次大會上,與會者對經濟改革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
【分析】:動賓搭配不當。
五、案例分析題。
1.【答案】:此案中甲的請求不應予以支持。
此案中,甲與乙之間屬于委托代理關系,甲是被代理人,乙是代理人,法律規定,代理人的合理行為由被代理人承擔責任。但是,此案中,乙并沒有直接代理甲進行民事法律行為,而是在緊急情況下,將甲委托給自己的事物,轉托給丙,并及時通知了甲,法律規定,代理人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被代理人的利益可以將代理事務轉托他人履行。被代理人應當對復代理人的代理行為負責。此案中,乙是為了防止香蕉腐爛而請丙代銷。因此,甲的請求不應予以支持。
【分析】本題主要測試考生對代理知識的理解,對此部分知識考生應有所了解。
2.【答案】:縣人大常委會撤銷縣政府的任免文件是正確的、合法的。
根據我國地方各級人大和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有關規定,鄉、鎮長應該由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縣人民政府無權任免。因此,在縣委向縣人民政府黨組織提交了19個鄉、鎮長任職和免職的建議名單后,縣人民政府可以就建議名單進行討論、考察,并可以向縣人大常委會提交意見,但無權任免。
我國憲法和地方組織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有權撤消本級政府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縣人民政府未經鄉、鎮人大通過的鄉、鎮任免決定,是不符合地方組織法的規定的。縣人大常委會行使監督權,對縣政府的“任免文件”進行審查,并撤消了這一不符合地方組織法的決定,故是正確、合法的。
【分析】本題測試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職權問題,考生要熟練掌握。
六、論述題。
【答案】:這段話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辯證的否定觀。
(1)唯物辯證法認為,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發展的環節。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否定絕不是簡單的拋棄,而是否定之中有肯定,是既有克服又有保留,是“揚棄”。
(2)辯證的否定原理要求我們對一切事物采取科學分析的態度。克服什么和保留什么,批判什么和繼承什么,都應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3)對外開放政策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戰略方針。我們堅持對外開放政策,就是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積極擴大對外交流,對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其他有益的東西,要有計劃有選擇地引進;對資本主義制度和各種丑惡頹廢的東西,則必須進行批判。
(4)我們既要反對盲目排外、閉關自守,也要反對照搬照抄外國的一切,反對崇洋媚外。我們在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時,必須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最新資訊
- 2026公務員國考模擬卷《行測&申論》免費領!沖刺必備資料一鍵獲取2025-11-17
- 2026國考模擬題行測+申論免費領!考前沖刺必備資料一鍵下載2025-11-17
- 2026國考行測考前沖刺:100題答案及解析免費領,助你一舉成“公”2025-11-17
- 2026國考行測考前模擬100題:精準沖刺,決勝公考之路2025-11-17
- 2026國考申論沖刺必備:考前模擬題匯總2025-11-14
- 2026國考申論考前備考:模擬題免費下載2025-11-11
- 2026年行測國考模擬題下載指南:高效備考的必備資源2025-09-11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三 )免費下載2024-10-12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二 )2024-10-11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測時政模擬題匯總(一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