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崗位2022年國考面試采取哪種形式?


綜合崗位2022年國考面試采取哪種形式?
推薦下載:2022年國考:20大系統面試情況介紹
面試形式:結構化面試。
考情分析:
綜合崗以常規題型的考察為主,政府實務類題處理對象出現兩個轉變,單一性向多樣性轉變、復雜性轉變,綜合能合理要求強;現象認知類題主要側重對政治與民生的考察;題型設置上對傳統現象認知和工作關系處理題進行了創新。
溫馨提示:2022年國考筆試成績將于2022年1月公布。如果想及時獲取筆試成績查詢、資格復審、面試、體檢錄用等重要時間節點短信通知,考生可開通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開通后小編將在查詢成績時短信通知大家。
筆試成績公布后緊接著就是面試了,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面試資料,趕緊來看看。
綜合崗歷年面試真題:
我國近年取得了諸多科技成果,但是有人覺得既然都有美國的GPS了,為什么我國還要制造北斗系統。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北斗系統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開放兼容的巨型復雜航天系統,自2020年建成開通后,向國內國外提供開放、免費、高質量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隨需而用,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國防安全,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器。它的誕生不僅帶動了國內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還向世界證明了我國的科技水平,同時也擺脫了對美國GPS系統的依賴,讓中國定位不再受制于人。因此,從長遠來看,北斗系統本身是極具戰略意義和政治意義的。但是,不可而否認的是,北斗系統的誕生的的確確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從目前的使用情況上看北斗系統其實在使用環節,還是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使得我國部分群眾表達了對北斗系統的不滿,甚至上升到對我國自主研制的反對,這種觀點并不可取。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今國際社會波云詭譎,全球范圍內局部和平整體動蕩的局面將長期存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只多不少,從生產生活再到國防外交,而這其中,無論是哪方面的競爭都是圍繞科技這一硬實力展開,由此可見,科技在現今占據著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因此,嚴峻的科研攻堅就成為了我國科研工作者本身肩負著的時代重任。類似言論的出現,極有可能引發社會負面輿論,打擊我國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長此以往,會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產生抑制效應。
其次,北斗系統作為一種新興事物,本身就是在曲折中不斷前進,目前使用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是可以理解的,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但是一些群眾僅就這些問題對整個北斗系統產生質疑是十分不正確、不明智的。這也透露出部分群眾在思想意識不夠重視咱們的科學技術,又或者是說,低估了自主研發對于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暴露出部分群眾思想意識有待提高這一社會問題。
所以,提高群眾的思想意識和我國自主研發能力,應當是政府科技工作的兩個重點,為此,要做到如下幾點;
媒體要發揮自身作用,配合政府工作,加強對科技的宣傳,引導人們思想意識的提高。比如制作一些新中國工業進程紀錄片或者是科技對人類生產生活改造的宣傳片又或者是舉辦國內外科技實際實力對比的論壇會,讓人民群眾能夠對現今科技發展有個全面的認識。能夠清醒認識到,中國的科技還存在卡脖子的關鍵領域,在全社會范圍里形成全民支持科研的良好氛圍。
科技的第一需求,是人才。現今卡脖子領域的存在,根本上說,是相關人才的缺失。那么培養重點人才,才能為突破這些領域提供新鮮的血液。政府應在人才強國這一戰略的指導下,與高校合作,設置相關專業,對特定需求進行對口的人才培養,精準發力,才能獲得最大效益。
除了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也是一個關鍵課題。加大科研資金的投入,便是必不可少,除了國家的科研資金吸引社會資本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面可以利用社會閑置資金,喚起企業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也能為科研人員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和生活環境,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地攻堅克難。
總而言之,北斗系統映照出來的技術問題和社會問題并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還需久久為功,方能水滴石穿。
以上內容是“綜合崗位2022年國考面試采取哪種形式?”詳細內容,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如果想及時獲取2022年國考筆試成績查詢時間、面試時間、面試成績通知、錄用等重要考試節點提醒,請開通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屆時將以短信形式通知大家。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按鈕以及文章頁面右側“國家公務員資料下載”按鈕即可免費下載精美的面試資料。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行測和申論哪個容易拿分?考情對比與備考方向全解析2025-09-21
- 2026年國考申論考試時間多長?考場節奏與備考時間規劃指南2025-09-20
- 2026國考大專一般什么職位可報?崗位類型及備考建議全解析2025-09-18
- 國考難度對比歷年數據:報名人數、競爭比與錄取趨勢深度解析2025-09-17
- 2026國考熱門崗位有哪些?歷年趨勢+選崗避坑指南一次看懂2025-09-17
- 2026年國考申論和省考申論區別詳解:考情對比與備考策略全指南2025-09-15
- 2026年國考申論多少分算高分?申論提分標準與備考思路全解析2025-09-15
- 2026公務員國考與省考的區別詳解:報考前必讀指南2025-09-11
- 2026國考行測分數占比公布規律解析!行測在筆試中有多重要2025-09-10
- 2026年國家公務員分幾個等級?詳解職級體系與晉升路徑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