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國考時政熱點:綠水青山涵養詩意棲居


2021國考時政熱點:綠水青山涵養詩意棲居
15年來,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的浙江,通過大力轉變發展方式,以生態保護喚回綠水青山,打通向金山銀山轉換通道。之江大地,山海之間,綠色已成為發展最動人的色彩,良好生態正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浙”里,我們看見了美麗中國的鮮活模樣。
補齊生態短板,重塑美麗江南
江南清麗之地,遇見安吉余村。移步換景的農業觀光區、生態旅游區、美麗宜居區,被一條開滿鮮花的鄉村綠道串聯。
“正是江南好風景”,春天時正在清理的荷塘,如今花開荷香四溢,蓮葉青翠欲滴。接天蓮葉映照藍天白云,一派江南好風光。
不管陰晴雨雪,余村總是游人不斷。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們慕名尋訪,在銘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字的石碑前駐足凝望,感受15年來一個小山村的美麗蝶變。
“15年前,這里水泥廠、礦山遍布,漫天灰塵讓人睜不開眼。今天的余村已成為國家4A級景區。”載著游客觀光的電瓶車司機姜志華說。
沿著綠道走來,余村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扳著手指介紹:當年拆遷的水泥廠舊址,復墾復綠后變為五彩田園;村里流轉的500多畝土地,經過規劃設計,成為油菜花田、荷花藕塘,春有繁花夏有景……
記者走進春林山莊,山莊主人潘春林正在為游客準備土菜食材:筍干燒肉、土雞煲、咸肉燉筍……基本都是就地取材。
邊忙手里的活計,潘春林邊向記者講述創業歷程:“我以前是石礦的一名拖拉機手。礦山關閉后,總要找新的出路。看到村里鼓勵發展特色農業、休閑旅游等產業,我就辦起了村里最早的民宿,收入增加幾十倍不說,睜開眼就是綠色,讓人身心舒暢。”
余村是浙江發展的一個縮影。21世紀初,浙江雖然經濟高速增長,人們面對的卻是不藍的天、不清的水、不綠的山。傳統的高污染、高能耗、高資源消耗模式走到了十字路口,雖然口袋越來越鼓,但環境狀況越來越堪憂。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來,余村堅定踐行這一理念,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美麗鄉村建設在余村變成了現實。
15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浙江以“八八戰略”為統領,“千萬工程”、生態省建設等持續推進,在美麗鄉村、美麗城鎮、全域大花園等領域深度拓展,既定方向不動搖,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力打造“詩畫浙江、美好家園”,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地處浙西南山區的慶元縣,綿綿群山的最高峰被稱作百山祖。“保護生態以前被看作負擔,現在是生產力。”浙江百山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星麗說,因為環境質量上乘,企業潔凈車間過濾漂浮物、微生物的成本,每年能節省超過10萬元。
美麗生態變身“經濟要素”,環境改善激發資源價值……從麗水到浙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在探索中逐漸清晰,生態優勢正源源不斷賦能浙江的高質量發展。
根植綠色大地,發展生態經濟
2005年,浙南溫州,一棵榕樹在溫州三垟濕地扎根。如今,榕樹根深葉茂,綠蔭如蓋。
從早年作坊環繞、垃圾漂浮的“污水坑”,到如今成為綠意盎然、生機勃發的濕地公園,寸土寸金的溫州,仔細算了“經濟賬”“環境賬”“子孫賬”,當地干群逐漸統一認識,環境就是金梧桐,生態就是生產力,在追求短期效益和涵養生態財富間權衡,“寧舍千億,也要千年”。
“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汪玉成說,“這提醒我們,一定要加大對農田、山林、溪流等的保護力度,守護好綠水青山,讓鄉村越來越美麗。”
“吃祖宗飯,砸子孫碗”,是一種以犧牲自然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粗放增長模式。老師認為,必須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國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污染重、風險高的生態環境狀況還沒有根本扭轉。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斷增強,“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浙江的綠色發展之路,和傳統“塊狀經濟”的轉型升級密切相關。
水晶如此璀璨,過程卻如此“骯臟”;有燈亮的地方,就有加工廠;這曾是30萬人的生計,這是無數人想逃離的家鄉……
浦江“治水館”,記載著產業轉型的變遷。2000年前后浦江水晶產業最鼎盛的時候,大小作坊遍及城鄉,“母親河”變成了“污染河”。
浦江縣委書記程天云說,他們一手抓鐵腕治水,一手抓產業轉型,水晶企業總數由原來的2.2萬家縮減至505家,但稅收從整治前的3000萬元提升到去年的1.35億元,實現產值60.2億元。
曾經小作坊扎堆的浦江虞宅鄉,如今民宿、花海漸成規模,去年接待游客126萬人次,旅游收入6500萬元。“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會回饋你。”副鄉長金逍宏說。
從“用綠水青山換金山銀山”到“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再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發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轉變。
從根本上說,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這在太湖之濱的長興也有生動注解。
弁山腳下,煙波浩渺的南太湖畔,古鎮、馬戲、動物館、海洋館、農場、濕地公園等依次鋪展,冉冉升起一座旅游新城——太湖龍之夢樂園。
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這些年來,長興縣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將生態優勢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發展優勢。繼2003年在全國首推“河長制”,并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標準謀劃美麗河湖建設,繪就了一幅碧水藍天新畫卷,為縣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然而20世紀初的長興,小、散、亂的蓄電池企業遍布鄉村,加上頻發的環境污染事件,基層經濟和社會矛盾頻發。為有效提升產業、治理環境污染,2005年和2011年,長興縣先后開展了兩次蓄電池產業專項整治,大刀闊斧對鉛蓄電池“低小散”企業進行關停淘汰。
2005年,蓄電池企業由175家減少到61家;2011年,數量降低到30家;目前,實際在產的企業僅有16家……雖然長興蓄電池企業數量在一輪輪“洗牌”中大幅減少,但整個產業卻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產值增長十幾倍。如今,長興蓄電池品牌占據了全國動力電池的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電池產業之都”。
“把綠色、高質量作為基本標尺,長興已經過了招商引資‘來者不拒’的階段,向選商擇資、‘寧缺毋濫’轉變。”長興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將把生態環境保護好,把資源集中到適合發展的平臺去,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
青山綠水含笑,賦能美好生活
青山有價,綠水含金。去年5月,《遂昌縣大田村GEP核算報告》出爐,這是全國首份以村為單位的GEP核算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大田村生態系統生產總值達1.6億元。“我們自己都沒想到,村子里的空氣和水這么值錢。”村黨總支書記高桂松說。
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改變的,不僅是生產模式,更有生活方式。
當古村的瑣碎光陰滋生出情調,被另一個“生活在別處”的群體,投來艷羨的目光——生活和產業就此出現交集。
千年古樟掩映,石頭屋韻味別致;老房修舊如舊,變成了“時光郵局”“愛情銀行”“月老臺”;循水而行,一條名為花溪的清澈溪流穿村而過。每到暑期,浙江省溫嶺市塢根鎮花溪村是游客休閑消暑的好去處。
花溪人愛花,路旁、溪邊、田間、庭院里,玫瑰、月季、桃花、杏花、凌霄、梅花等等,一年四季花開不斷。
不過,十幾年前,花溪村名不副實。花無多少,溪水污濁,露天糞坑有200多個,豬圈貼著農房,村道很多雞糞。村里還有20多家塑料顆粒小作坊,污水直排入花溪,魚蝦基本絕跡。
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不斷深化,偏僻的花溪村迎來了新生。
“露天糞坑改成沖水馬桶,從治理污水,破除臟亂差,到庭院改造,村莊景區化,村里的變化翻天覆地。”花溪村村干部潘道舜說,“我們還實行鄉風文明積分制,讓村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推進共建共享。”
不少在外的村民也帶著資金和項目返回村莊,助力鄉村振興。在外多年制作麻花的老師傅潘道林回村,開了家手工糕點店,收入可觀。“綠水青山回來了,不愁沒金山銀山。”如今的老潘,在往來的游客中吆喝自己的麻花、糖糕,日子也愈發甜蜜。
生態文明離不開百姓參與,浙江為群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創造各種條件。如每年6月30日,被確定為“浙江生態日”;“河長”名單公示在河道旁,百姓隨時可舉報污染;規劃項目能不能批,市民代表有否決權;抽查排污企業,市民有“點單權”……綠色文明新風逐漸形成。
萬余座文化禮堂立村頭,縣級“信訪超市”全覆蓋,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楓橋經驗”從治安擴展到經濟、社會、生態等各領域,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群眾解憂“最多跑一地”……百姓獲得感不斷增強,美好生活逐漸觸手可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深入人心。”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首席老師黃祖輝認為,這里的“綠水青山”,還包括冰天雪地、海浪沙灘、藍天碧云、清新空氣、適宜氣候等自然生態范疇,是對優良自然生態資源的形象概括;這里的“金山銀山”,不僅是指自然生態本身的價值,而且指能夠轉化成經濟與社會的價值。
最近連續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地球衛士獎”分別頒給了中國塞罕壩機械林場、浙江省“千萬工程”“螞蟻森林”項目。連續3年獲獎,折射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生態文明實踐的廣泛認可,凸顯出保護全球生態環境的中國擔當。
以上內容是2021國考時政熱點:綠水青山涵養詩意棲居。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有意愿報考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考生要抓緊時間復習備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公布,為了避免錯過報名,考生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報名時間。還可以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更多考試資料哦!
最新資訊
- 【2025國考備考必看】2024年10月11日時政熱點2024-10-11
- 【2025國考備考必看】2024年10月10日時政熱點2024-10-10
- 考試對比:高考與國考的區別2024-06-07
- 2024年國考申論熱點:提振內需,釋放消費活力2023-05-06
- 2023年國考申論熱點:傳承民俗文化,促進文化繁榮(12月27)2022-12-27
- 2023年國考備考資料之時政熱點(4月27日國內新聞)2022-04-27
- 2022年國考面試熱點分享:垃圾分類試點城市運行2022-01-25
- 2022年國考10月國內外時政熱點匯總(下)2021-11-03
- 2022年國考10月國內外時政熱點匯總(上)2021-11-03
- 2022年國考時政熱點整理(8月11日)202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