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輔導之掌握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2Z102044掌握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一、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據
施工成本分析,就是根據會計核算、業務核算和統計核算提供的資料,對施工成本的形成過程和影響成本升降的因素進行分析,以尋求進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徑;另一方面,通過成本分析,可從賬簿、報表反映的成本現象看清成本的實質,從而增強項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為加強成本控制,實現項目成本目標創造條件。
(―)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主要是價值核算。會計是對一定單位的經濟業務進行計量、記錄、分析和檢查,做出預測,參與決策,實行監督,旨在實現最優經濟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它通過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薄、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會計報表等一系列有組織有系統的方法,來記錄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然后據以提出一些用貨幣來反映的有關各種綜合性經濟指標的數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營業收入、成本、利澗等會計六要素指標,主要是通過會計來核算。由于會計記錄具有連續性、系統性、綜合性等特點,所以它是施工成本分析的重要依據。
(二)業務核算
業務核算是各業務部門根據業務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核算制度,它包括原始記錄和計算登記表,如單位工程及分部分項工程進度登記,質量登記,工效、定額計算登記,物資消耗定額記錄,測試記錄等等。業務核算的范圍比會計、統計核算要廣,會計和統計核算一般是對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而業務核算,不但可以對已經發生的,而且還可以對尚未發生或正在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看是否可以做,是否有經濟效果。它的特點是,對個別的經濟業務進行單項核算。例如各種技術措施、新工藝等項目,可以核算已經完成的項目是否達到原定的目的,取得預期的效果,也可以對準備采取措施的項目進行核算和審查,看是否有效果,值不值得采納,隨時都可以進行。業務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資料,在經濟活動中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
(三)統計核算
統計核算是利用會計核算資料和業務核算資料,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客觀現狀的大量數據,按統計方法加以系統整理,表明其規律性。它的計量尺度比會計寬,可以用貨幣計算,也可以用實物或勞動量計量。它通過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等特有的方法,不僅能提供絕對數指標,還能提供相對數和平均數指標,可以計算當前的實際水平,確定變動速度,可以預測發展的趨勢。
二、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算法、比率法等。
1.比較法
比較法,又稱“指標對比分析法”,就是通過技術經濟指標的對比,檢查目標的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挖掘內部潛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簡單易行、便于掌握的特點,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應用時必須注意各技術經濟指標的可比性。比較法的應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1)將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
以此檢查目標完成情況,分析影響目標完成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在進行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時,還應注意目標本身有無問題。如果目標本身出現問題,則應調整目標,重新正確評價實際工作的成績。
(2)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
通過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可以看出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變動情況,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3)與本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
通過這種對比,可以反映本項目的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與行業的平均水平和先進水平的差距,進而采取措施趕超先進水平。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置換法。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后逐個替換,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1)確定分析對象,并計算出實際與目標數的差異;
(2)確定該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并按其相互關系進行排序(排序規則是:先實物量,后價值量;先絕對值,后相對值);
(3)以目標數為基礎,將各因素的目標數相乘,作為分析替代的基數;
(4)將各個因素的實際數按照上面的排列順序進行替換計算,并將替換后的實際數保留下來;
(5)將每次替換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前一次的計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差異即為該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6)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應與分析對象的總差異相等。
3.差額計算法
差額計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幾種。
(1)相關比率法
(2)構成比率法
(3)動態比率法
(二)綜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所謂綜合成本,是指涉及多種生產要素,并受多種因素影響的成本費用,如分部分項工程成本,月(季)度成本、年度成本等。由于這些成本都是隨著項目施工的進展而逐步形成的,與生產經營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做好上述成本的分析工作,無疑將促進項目的生產經營管理,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
1.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
2.月(季)度成本分析
3.年度成本分析
4.竣工成本的綜合分析
2009年一級建造師課程報名>>> 2009年二級建造師課程報名>>>
2009年一級建造師課程免費試聽>>> 2009年二級建造師課程免費試聽>>>
更多相關新聞: 建造師論壇 一級建造師頻道 二級建造師頻道 建造師博客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1-16章匯總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16章新增項目的安全管理內容及項目的應急管理2025-09-16
- 2026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15章機電工程試運行及竣工驗收管理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十四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十二章無變動,第十三章(新增綠色施工的定義)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第11章施工成本管理(新增)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9-10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八章:施工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2025-09-16
- 2026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六章基本無,第七章組織結構模式內容全部變動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五章相關法規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