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機電安裝資料之通風與空調工程安裝講義


2H312050 通風與空調工程安裝技術
2H312051 掌握通風與空調工程安裝技術的施工程序
一、 通風與空調系統的差別
(一) 通風系統的類別
通風系統按其作用范圍分為局部通風和全面通風;按工作動力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按介質傳輸方向分送(或進)風和排風;按功能、性質可分為一般(換氣)通風、工業通風、事故通風、消防通風和人防通風等。
(二) 空調系統的類別
1. 按空調系統的用途可分為舒適性空調系統、工藝性空調系統;
2. 按負擔熱、溫負荷介質分類可分為全空氣系統、全水系統、空氣―水系統及冷劑系統;
3. 按系統使用空氣來源可分為直流式系統、封閉式系統、回風式系統;
4. 按空氣處理設備的集中程度可分為集中式空調系統、半集中式空調系統及分散式空調系統;
5. 當前正在不斷推廣與改進的還有自然通風降溫、太陽能供熱,使用熱管、熱泵、蒸發冷卻、全熱交換器加收建筑余熱或利用大氣熱能,應用變風量、變水量技術節約介質輸送能耗等系統。
二、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的主要內容
在建筑工程中,通風與空調工程為一個分部工程,其共含7個子分部工程,包括:送排風系統、防排煙系統、除塵系統、空調風系統、凈化空調系統、制冷設備系統、空調水系統。
各階段的施工內容主要包括:
1. 施工準備階段:施工技術準備、勞動力資源準備、施工設備機具準備以及設備、材料準備。
2. 施工階段:風管制作、部件制作、風管系統安裝、通風與空調設備安裝、空調制冷系統安裝、空調水系統管道與設備安裝、防腐與絕熱、系統調試與試運行等。由于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的進程主要是根據技術條件、材料與設備的到貨情況、施工人員的配備及施工作業面,所以在施工中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進行安排。
3. 竣工驗收階段:竣工圖繪制、各種記錄和文件的整理、系統驗收及系統移交等。
4. 服務階段:系統的綜合效能測定與調試、系統的保修等。
三、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程序
施工準備(技術、人力、機具、材料和設備)→風管、部件法蘭加工→風管、部件法蘭組裝→中間檢驗、進場驗收→通風空調設備安裝→通風空調設備水系統安裝→風管支吊架制作安裝→主風管安裝→支風管安裝→通風空調設備單機試運轉及調試→系統無生產負荷下的聯合試運轉與調試→系統驗收→資料整理→竣工驗收→綜合效能測定與調整。
四、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現場配合
1.配合土建預留、預埋時,注意預留孔、洞的形狀、尺寸及位置,預埋件的位置和尺寸。在設備運輸吊裝中和各種機房安裝中,注意與土建的相關條件等。
2.機電安裝其他在專業工程的協調配合,主要是綜合管線的布置及施工順序的確定。
管線避讓的原則是有壓管道讓無壓管道、小管道讓大管道。
施工順序的原則是先里層后外層。此外,為電氣專業提供有關設備的電氣參數、控制點及控制要求等數據。
3.施工單位應及時向設備供應商提供到貨時間、安裝要求及相應數據、設備供應商應及時提供產品的型號、規格、外型尺寸、毛重與凈重、安裝要求急起參數等信息。特別是進口工藝設備,因采購周期較廠,應留有適當的時間。施工單位對設備制造廠家應盡量給予施工作業面,設備調試所需的風、水、電等資源的配合。
4.與裝飾裝修工程的協調配合,應注意風機盤管、風口(包括送、回風口及新風入口等)的安裝及檢修門的開設,并加強對裝飾裝修工程的成品保護。
五、通風與空調工程風管系統的施工技術要點
風管系統按其系統工作壓力(P)可劃分為低壓系統(P≤500Pa)、中壓系統(500
1500Pa)三個類被。針對不同工作壓力的風管,其制作、安裝和嚴密性試驗等方面的技術要求不同。
(一) 風管系統制作的一般要求
1. 風管的制作與安裝,應按照被批準的施工圖紙、合同約定的內容、施工方案及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進行。施工圖紙修改須有設計單位的設計變更通知或工程洽商記錄。
2. 風管制作與安裝所采用的板材、型材以及其他成品材料,應符合國家相關產品標準的規定及設計要求并具有相應的出廠校驗合格證明文件。制作風管用的常見金屬板材包括普通薄鋼板、鍍鋅薄鋼板、不銹鋼板、鋁板等;非金屬板材包括酚醛鋁箔復合板、聚氨酯鋁箔復合板、玻璃纖維復合板、無機玻璃復合板、硬聚氯乙烯板等。風管所使用的板材及規格應符合設計及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排煙系統風管板厚若無要求,可按高壓系統風管板厚選者。非金屬復合風管板材的覆面材料必須為不燃材料,具有保溫性能的風管內部絕熱材料應不低于難燃B1級。風管制作所采用的連接件均為不燃或難燃B1級材料。
3. 防排煙系統風管的耐火應符合設計規定,風管的本體、框架、連接固定材料與密封墊料,閥部件、保溫材料以及柔性短管、消聲器的制作材料,必須為不燃材料。
4。風管的加工制作通常采用現場半機械手工制作;簡易風管生產流水線;工廠風管自動流水線加工制作等三種形式。
5。風管的加工制作通常采用現場連接方法主要采用咬接與焊接。咬口連接形式有單咬口、立咬口、聯合角形咬口、按扣式咬口、轉角咬口,各種咬口連接的咬縫,應達到縫線順直、平整、嚴密和結構連接的強度要求。
6。風管加固應針對其工作壓力等級、鋼板厚度、風管長度與斷面尺寸,根據規范及施工現場條件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且同一工程的風管加固形式應統一一致。
7。風管組合前應清除板面及接縫處的切割纖維、油漬、水漬、灰塵等物。板材拼接縫及其他接縫處應平整、嚴密、牢固,不露保溫層。成型風管應平整、不扭曲,其加固應符合要求。
8。風管支、吊架所采用的型鋼的切斷及其螺孔應采用機械加工,不得用電氣焊切割。支、吊架不宜設置在封口、閥門、檢查門及自控裝置處。固定支、吊、托架的砂漿及埋設鋼制錨件和混凝土的養護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方準進行風管的承重安裝。
(二)風管系統的安裝要點
1。風管安裝前應按要求檢查金屬和非金屬風管及其配件的制作質量,包括材料、制作尺寸偏差等。清理安裝部位或操作場所中的雜物。檢查支、吊、托架的安裝質量。
2。風管組對連接的長度,應根據施工現場的情況和吊裝設備而進行確定。風管安裝的程序通常為先上層后下層,先主干管后支管,先立管后水平管。
3。風管吊裝組對時應加強表面的保護,注意掉點受力重心,保證吊裝穩定、安全和風管不產生扭曲、彎曲變形等,必要時應采取防止變形的措施。利用建筑物的結構件做承重吊點吊裝大規格或長度較長的風管時,必須經設計或主管技術負責人計算并允許后,方可進行吊裝。
4,風管穿過需要封閉的放火防爆板或樓體時,應設鋼板厚度不小于1.6mm的預埋管或防護套管,風管與防護套管之間應采用不燃柔性封堵。
5。柔性短管長度宜150~300mm,安裝時松緊應適宜、無明顯扭曲,且不宜作為找正、找平的異徑連接管。非金屬柔性管位置應遠離熱源設備。
6。風管連接的密封材料應滿足系統功能的技術條件,對風管的材質無不良影響,并有良好的氣密性。防、排煙系統或輸送溫度高于70℃的空氣或煙氣,應采用耐熱橡膠板或不燃的耐溫、防火材料;輸送含有腐蝕介質的氣體,應采用耐酸橡膠板或軟聚氯依稀板。
(三)風管系統的嚴密性檢驗
1。分管系統安裝后,須進行嚴密性檢驗,合格后方能交付下道工序。嚴密性檢驗以主、干管為主。在加工工藝得到保證的前提下,低壓風管系統可采用漏光法檢測。中壓系統應在漏光法檢測合格后,再進行漏風量測試的抽檢。高壓系統全數進行漏風量的測試。
2。風管系統嚴密性檢驗的被抽檢系統,應全數合格,則視為通過;如有不合格時,在應再加倍抽檢,直至全數合格。
(四)通風與空調工程調試的基本要求
1。調試前編制運轉調試方案并經批準,組成調試小組,熟悉、了解空調系統以及相關技術參數、調試手法和手段、各種儀器儀表的使用,以及調試環境等。各種設備以及相關系統已符合調試要求,配合電氣及自控專業完成所有電氣檢查與校核,調試所使用的儀器儀表應在檢定周期內,儀器儀表的精度等級及最小分度值應能滿足測定的要求。
2。通風空調工程調試的工藝流程:組織現場調試小組 →調試準備及現場勘測→系統調試前的各項檢查→系統的風量和水量的測定與調整→通風空調系統設備單機試運轉→樓宇及消防自控系統相關設備檢查→空調及通風單體設備自控調試→空調及通、防排煙系統自控聯動調試→系統無生產負荷聯合試運轉及調試→資料整理和移交。
3。調試的主要內容包括:風量測定與調整、單機試運轉、設備單機試運轉合格后進行系統生產負荷聯動試運轉及調試。空調系統帶冷(熱)源的正常聯動試運轉應視竣工季節與設計條件是否相符作出決定。例如夏季可僅做帶冷源試運轉,冬季僅做帶熱源試運轉。過渡季節視設備運行條件,確定冷(熱)源是否需要運轉及運轉時間的長短。施工單位通過系統無生產負荷聯合試運轉與調試后即可進入竣工驗收過程。
4。系統帶生產負荷的綜合效能實驗是在具備生產試運行條件下進行,將由建設單位負責,設計、施工單位配合。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1-16章匯總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16章新增項目的安全管理內容及項目的應急管理2025-09-16
- 2026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15章機電工程試運行及竣工驗收管理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十四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十二章無變動,第十三章(新增綠色施工的定義)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第11章施工成本管理(新增)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9-10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八章:施工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2025-09-16
- 2026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六章基本無,第七章組織結構模式內容全部變動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五章相關法規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