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輔導:《機電安裝管理與實務》知識點歸納(六)


第六講 lM412050 掌握動力站安裝工程的施工技術
1M412051 鍋爐及配套設備的施工程序及施工技術要點
鍋爐是在一定壓力和溫度下運行,屬特種設備,因此其安全運行十分重要。施工中應嚴 格遵守《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確保鍋爐安裝質量。鍋爐施工包括對快裝、組裝和散裝鍋爐的安裝。
(1)鍋爐的分類和主要參數
按出口介質可分為蒸汽鍋爐、熱水鍋爐。
按介質流動方式可分為強制循環鍋爐和自然循環鍋爐。
按壓力可分為低壓鍋爐(介質壓力小于等于1.6MPa)、中壓鍋爐(介質壓力大于等 與2.5~3.9MPa)、高壓鍋爐(介質壓力大于等:10MPa)、超高壓鍋爐(介質壓力大于等于14MPa)、亞臨界鍋爐(介質壓力大于等于17MPa)、和超臨界鍋爐(介質壓力大于等于2.4MPa)。
按燃燒方式可分為層燃爐、室燃爐和沸騰爐以及循環流化床鍋爐。
鍋爐還可按用途、容量、燃料、結構及鍋筒放置方式分類。
鍋爐的參數有介質出口壓力、單位為MPa,蒸汽溫度或出口溫度/回水溫度,蒸發量、單位為t/h,熱水鍋爐額定熱功率、單位為MW.
(2)鍋爐的構造
鍋爐中的鍋筒、水冷壁和對流管束是鍋爐的主要受熱面。蒸汽過熱器、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是鍋爐的輔助受熱面,鍋爐上還安裝有各種附件,以保證鍋爐安全運行。鍋爐燃燒設備也是鍋爐的主要組成部分。
運煤、除灰系統:
通風系統:
水、汽系統:鍋爐水系統設備通常有水處理設備(軟化、除氧)和給水泵。
(3)蒸汽鍋爐安全附件
安全閥:鍋爐的安全閥采用全啟式彈簧時安全閥、杠桿式安全閥和控制式安全閥(脈沖式、氣動式、液動式和電磁式等)。
壓力表:蒸汽額定壓力小于2.5MPa的鍋爐,壓力表精確度不應低于2.5級,蒸汽額定壓力大于等于2.5MPa的鍋爐,壓力表的精確度不應低于1.5級;壓力表表盤刻度極限值應為工作壓力的1.5~3.0倍,最好選用2倍;表盤直徑不應小于l00mm.
水位表:每臺蒸汽鍋爐至少應裝兩個彼此獨立的水位表。
(4)工業散裝鍋爐安裝工程施工程序(見圖1M412051)
(5)鍋爐的施工技術要點
鍋爐及其輔助設備就位前,應按規范允許的偏差檢查其基礎的尺寸和位置。
鍋爐鋼架安裝前,應清點構件的數量,并檢查主要構件的尺寸;安裝中應按規范要求的允許偏差及檢測方法,對鋼架質量進行監控。
鍋筒和集箱的兩端水平和垂直中心線標記位置應正確,必要時應根據管孔中心線重新標定或調整;鍋筒必須在鋼架找正和固定后,方可起吊就位,就位時應按其膨脹方向預留支座的膨脹間隙;鍋筒內部的裝置應在水壓試驗合格后進行安裝。
鍋爐受熱面管束的脹接應選擇好適用的脹管工具和匹配的計量器具;(見P70)
(6)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安裝順序(見P70最后)
1M412052 制冷系統的施工程序及調試要點
制冷系統由制冷設備、附屬設備及連接管道組成。制冷設備主要分活塞式制冷機組、螺桿式制冷機組、離心式制冷機組、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四大類。制冷系統施工包括制冷設備安裝、附屬設備安裝、管道安裝和系統調試四部分。壓縮式制冷系統一般施工程序如圖1M412052所示。
制冷系統是一個封閉的循環系統,而且有的制冷劑(如氨)還有毒,必須保證系統內潔凈、密封,因此制冷系統的調試是制冷站工程施工的重點之一。
制冷系統調試包括制冷設備試運轉和制冷系統試驗和調試兩大部分。各種制冷系統的調試方法和程序有所不同,但一般制冷系統的調試要點如下:
(1)系統的吹掃和排污:制冷系統的吹掃應用干燥的壓縮空氣或氮氣進行,吹掃壓力一般控制在0.5~0.6Mpa.
(2)氣密性試驗:氣密性試驗應用干燥的氮氣或壓縮空氣進行。溴化鋰制冷系統的氣密性試驗也可用氟里昂和干燥的氮氣或壓縮空氣進行,達到試驗壓力后用鹵素儀檢測,泄漏量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3)抽真空試驗,氨系統保溫前的充氨檢漏:抽真空試驗可單獨設真空泵,也可采用系統內的壓縮機進行,其真空度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4)氨系統保溫前的充氨檢漏:抽真空試驗后,對氨制冷系統,應利用系統的真空度向系統充少量的氨氣,當系統內壓力升至0.1~0.2MPa時,應停止充氨,用酚酞試紙或其他儀器對系統進行全面的檢查,整個系統應無泄漏。
(5)系統保溫后的充灌制冷劑:氨制冷系統在充氨檢漏后即可進行充灌制冷劑。其他系統應先抽真空,真空度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后方可充制冷劑。
(6)負荷試運轉:制冷設備的啟動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7)溴化鋰制冷機組的安裝和試運轉除應按上述規定執行外,尚應注意下列事項:
直燃機的燃油管道系統必須設置可靠的防靜電裝置,其管道法蘭應選用鍍鋅螺栓連接或在法蘭處用銅導線進行跨接,且接合良好。
直燃機燃氣系統管道與機組的連接不得使用非金屬軟管。燃氣管道的吹掃和壓力試驗應為壓縮空氣或氮氣,嚴禁用水。當燃氣供氣管道壓力大于0.005MPa時,焊縫的無損檢測執行標準應按設計規定。當設計無規定,且采用超聲波探傷時,應全數檢測,以質量不低于Ⅱ級為合格。
機組中真空泵與主機之間的抽氣管應盡量的短,真空泵的抽氣性能應符合要求,真空系統無滲漏。
系統應進行氣密性試驗,試驗介質、試驗壓力及泄漏量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或相關規范的規定。
系統氣密性試驗合格后,還應進行抽真空試驗o
系統內部清洗。
制冷系統加制冷劑(溴化鋰)應按設備技術文件或相關規范進行。
1M412053 壓縮空氣系統的施工程序及調試的要點
(1)壓縮空氣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
空氣壓縮機:
后冷卻器:
油水分離器:
儲氣罐:
過濾器:
干燥裝置:
壓縮空氣站管道系統:由空氣管路系統、冷卻水管路系統、油水吹除管路系統、負荷調節管路系統、放散籬路系統組成。
(2)壓縮空氣系統的施工程序(見圖1M412053)
(3)壓縮空氣站的施工要點
空壓設備就位:
壓縮空氣管道安裝前的清潔:
壓縮空氣管道安裝:應盡量沿墻柱布置,為使機房整齊清潔\便于操作,一般壓縮空氣管宜架空布置。
空壓管道連接:壓縮空氣管道一般使用焊接鋼管或無縫鋼管(當含塵粒徑、油分、水分、氣味有要求時亦選用拋光不銹鋼管),除閥門、設備連接采用螺紋連接或法蘭連 接外,應盡可能采用焊接連接。
閥門及儀表安裝:
(4)壓縮空氣系統的試運轉
壓縮空氣系統的試運轉包括空氣壓縮機試運轉和壓縮空氣管道系統調試兩個方面,空氣壓縮機試運轉包括試運轉前的準備(壓縮機試運轉應具備的條件)空負荷試運轉和壓縮機空氣負荷試運轉等幾個階段。
(5)空氣壓縮機試運轉前應具備的條件
制定試運轉方案,成立試運轉小組,熟悉試運轉程序、方法、步驟。
空壓站設備、管道、電氣、儀表已安裝完成
進、排水管路暢通,冷卻水已供應到現場,冷卻水質符合要求。
進排氣管路經試驗合格且清潔、暢通。
各級安全閥經校驗、整定符合要求,其動作靈敏可靠。
壓縮機緊固件均已緊固和鎖緊。
(6)空氣壓縮機的空負荷試運轉
將各級吸排氣閥拆下。
啟動冷卻系統、潤滑系統,其運轉應正常;檢查盤車裝置,壓縮機應處于啟動所需要的位置。
點動壓縮機,應在檢查各部位無異常后,依次運轉5min、30min和2h以上,每次啟 動運轉前檢查壓縮機潤滑情況應正常;各摩擦部位的溫度均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各運動部件應無異常聲響,各緊固件無松動。
(7)壓縮空氣管道系統的調試
壓力試驗:強度試驗介質可采用水,氣密性試驗介質用壓縮空氣或無油壓縮空氣。
空氣負荷試運轉前應先裝上空氣濾清器,并逐級裝上吸排氣閥。
(8)空氣壓縮機的負荷試運轉
升壓運轉的程序、壓力和運轉時間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
運轉中注意檢查儀表,使溫度、壓力等各項參數處于正常狀態。
試運轉合格后,應拆卸規定的部件進行檢查。
當系統對含塵粒徑、油分、水分、氣味有要求時,需充人惰性氣體帶壓封閉以保護系統不被污染。
1M412060 掌握通風、空調、潔凈工程的施工技術
1M412061 風管系統的施工程序及施工技術要點
通風與空調系統的組成部分通常有:風機和風管系統、空氣處理設備、水泵和水系統、冷源和熱源、控制和調節裝置、消聲、減震、排煙和防火等設備組成。
(1)通風與空調系統的類別
通風與空調系統的類別劃分多種多樣。主要分類有
通風系統按作用范圍分為:全面通風、局部通風、混合通風;按通風系統特征分為進氣和排氣系統;按空氣流動的動力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
空調系統按空氣處理的要求分為:一般空調系統、凈化空調系統、除濕空調系統。
按新風使用方式分為直流式空調系統、部分回風式、全部回風式。
按負擔熱、濕負荷的介質分為全空氣式、空氣-水、全水式、制冷劑式空調系統。
(2)通風與空調工程的施工程序
通風空調工程的施工程序如圖1.M412061所示。
在機電安裝過程中,通風空調工程與土建的配合和其他專業工程如管道、電氣和室內裝飾裝修工程等的配合是有密切關系的。一般原則上講,風管工程優先于其他專業工程,但有時由于客觀原因也會產生風管避讓的現象。
(3)風管系統的制作技術要點
通風與空調工程的風管系統主要由輸送空氣的管道、閥部件、支吊架及連接件等組成。
風管系統的施工主要是風管制作、風管部件制作、風管系統安裝及風管系統的嚴密性試驗等4個環節。風管系統按其系統的工作壓力(P)劃分為以下三個類別:系統工作壓力P≤500Pa為低壓系統;500Pa 金屬風管及部件的板材厚度及材質應符合施工驗收規范規定。
非金屬復合風管的覆面材料必須為不燃材料。非金屬風管防火性能應符合GB《建筑用通風及排煙防火管道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PVC材質的法蘭連接件應為B1級難燃材料。玻璃纖維復合板風管的內、外表面層應與玻璃纖維保溫層粘結牢固,內表面應具有防纖維脫落和自由散發能力,涂層材料及粘合劑應對人體無害,且符合環保要求。
鍍鋅鋼板及含有保護層的鋼板的拼接,應采用咬接或鉚接,且不得有十字形拼接 縫。不銹鋼板厚度小于或等于lmm時,板材拼接可采用咬接;板厚大于lmm時宜采用氬弧焊或電弧焊,不得采用氣焊。鋁板風管板材厚度小于或等于1.5mm時,板材拼接可采用咬接,但不應采用按扣式咬口;板厚大于1.5mm時,宜采用氬弧焊或氣焊。彩色涂層鋼板的涂塑面應設在風管內側,加工時應避免損壞涂塑層,損壞部分應及時修補。
矩形風管角鋼法蘭四角處應設螺栓孔,同一批量加工的相同規格法蘭,其螺栓孔排列應具有互換性。
風管根據其斷面尺寸、長度、板材厚度以及管內工作壓力等級,應采取相應的加固 措施。中壓和高壓系統風管,其管段長度大于1250mm時,應采用加固框補強。高壓系統風管的單咬口縫,還應有防止咬口縫脹裂的加固或補強措施。
(4)風管系統的安裝技術要點
支吊架制作與安裝要點:
風管支、吊架的形式和規格宜按標準圖集與規范選用。
用膨脹螺栓固定支、吊架時,應符合膨脹螺栓使用技術條件的規定。
風口、閥門、檢查門及自控機構處不宜設置支、吊架;風閥等部件及設備與非金屬風管連接時,應單獨設置支吊架。
不銹鋼板、鋁板風管與碳素鋼支、吊架的接觸處,應采取防腐絕緣或隔絕措施。
風管連接的要點:
風管與風機和空氣處理機等設備的連接處,應采用柔性短管或按設計規定。
輸送含有易燃、易爆氣體或安裝在易燃、易爆環境的風管系統應有良好的接地;通過生 活區或其他輔助生產房間時必須嚴密,并不得設置接口。輸送空氣溫度高于800C的風管,應按設計規定采取防護措施。
風管穿過需要封閉的防火防爆樓板或墻體時,應按有關規定預埋防護套管,風管與防護 套管之間應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室外立管和穿過屋面超出1.5m的立管,其拉索不得 固定在風管法蘭上,并嚴禁固定在避雷針或避雷網上。風管內嚴禁其他管線穿越。
非金屬復合風管采用金屬法蘭、金屬加固件時,其外露金屬須采取防止結露的措施。風 管連接處的密封材料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性材料,并能滿足系統功能的技術條件、對風管的材 質無不良影響、具有耐久性、良好氣密性、壓縮彈力和耐久性的材料。風管系統的保溫材料 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其材質、密度、規格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保溫風管的支架宜設 在保溫層外部,且不得損壞保溫層。
(5)風管系統嚴密性試驗要點
低壓風管系統的嚴密性試驗,在加工工藝得到保證的前提下,采用漏光法檢測;中壓風 管系統的嚴密性試驗,應在漏光法檢測合格后,做漏風量測試的抽檢;高壓風管系統應全部 進行漏風量測試。
(6)防排煙系統的施工技術要點
通風空調工程的防排煙風管、送風機、排煙風機、送風口、排煙口、防火閥、空調器等與建筑物的電動防火門、防火卷簾、自動滅火系統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火排煙體系。防排煙系統的施工技術要點如下:
對材料的要求:必須為不燃材料。風管的耐火等級應符合設計規定,其防火涂層的耐熱溫度應高于設計規定的耐熱溫度。防排煙系統或高于700C的風管法蘭應采用橡膠石棉墊或阻燃密封膠帶等耐溫\防火的密封材料。
風管的板材厚度按高壓系統的規定選用。
對部件與閥件的要求:必須符合消防產品標準的有關規定,并其手動、電動操作機構應調節靈活、動作可靠、關閉嚴密,信號輸出正確。
調試要求:必須符合設計與消防規范的規定。
1M412062 潔凈室的施工技術要點
現行規范規定了N1級至N9級的9個潔凈度等級。潔凈室工程主要包括室內裝修、凈化空調系統、純凈氣體、水系統、電氣系統等施工項目,其施工技術要點有以下幾方面:
(1)室內裝修工程(簡稱內裝)施工技術要點
內裝材料選用應符合不產塵、不積塵、易清掃的原則o
技術夾層內各種主干管基本安裝完畢,進行金屬頂\壁板的安裝。施工過程中應特
別要注意各種接縫處的處理措施。
施工應在相對封閉的,地面、柱、墻、空間應徹底清掃的室內環境中開始。
排板設計要點:
頂棚的固定和吊掛件應與廠房主體結構相聯,不得與設備或管道支架相接。
墻板安裝注意要點
地面安裝要點
(2)凈化空調系統施工技術要點
凈化空調系統均為高壓和中壓系統,其中潔凈度等級N1級至N6級為高壓系統,N7級至N9級為中壓系統。
風管制作應在相對較封閉和清潔的環境中進行,地面應鋪橡膠板或其他防護材料;風管及部件的各個縫隙處應利用密封膠密封;風管內表面應徹底清洗,直至用白綢布檢查無油污和浮塵后,再用薄膜將開口處封閉。
潔凈度等級N1級至N5級的風管系統,不得采用按扣式咬口。
風管連接處必須嚴密不漏
高效過濾器的安裝必須在潔凈室內裝工程全部完成,并全面清掃、擦拭后進行。
(3)潔凈氣體、水系統
用于純凈氣體和純水的拋光不銹鋼管(EP、BA級管),其下料和預制都必須在潔凈小室內進行;施工時不得用手直接接觸管道及附件;焊接時做好首件和末件試樣檢驗,只有待試樣合格方可進入正式施工。
用于超純水的輸送的PVDF管(聚偏氟乙烯)施工,采用紅外線加熱焊接工藝配管時,要求作業環清潔、通風、避雨、溫度保持在10~300C.
1M412063 空調,凈化系統的調試及綜合效能測定調整的基本要求
(1)通風與空調系統調試的基本要求
系統調試測定之前,必須對系統的設備進行檢查和試運轉。系統的聯動調試應在電氣自動控制就位的情況下進行。系統聯動調試過程中,也要驗證電氣與自控系統對通風設備的連鎖功能以及與消防排煙系統的聯動效果。
通風與空調系統聯動調試中,風系統應逐步調節系統的排風量、新風量及房間送回 風量,最終使系統風量、各房間送風量、房間壓差達到設計值,并處于正常偏差范圍內。水系統聯動調試前,宜將冷凍水和冷卻水系統中的所有自控閥門置于全開狀態。在相關水泵全開的狀態下,對系統進行初步調節。最后各個冷凍機、空調機組應聯動工作正常。水系統流量、溫度正常;房間溫濕度達到設計要求。
(2)凈化空調系統調試的基本要求
凈化空調系統的調試應根據潔凈室不同的級別以及不同的設計參數,決定所需要的測試項目。
(3)綜合效能測定調整的基本要求
通風與空調工程帶生產負荷的綜合效能試驗與調整,應在已具備生產試運行的條件下進行,由建設單位負責,設計施工單位配合。
由于生產設備運行所造成的影響,各個測量點的位置要根據氣流、負荷、場地等的變化做相應調整。
綜合效能測試參數調整時要充分考慮生產設備和產品對環境條件要求的極限值, 以免對設備和產品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調整時首先要保證對溫濕度、潔凈度等參數要求較高的房間,隨時作好監測。
lM4工2070 掌握火災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的施工技術
IM412071 火災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的施工程序及施工技術要點
(1)火災探測器安裝
目前火災探測器按結構可分為:點型和線型。點型有感煙式、感溫式、感光式、可燃氣體 探測式和復合式等。對火災探測器的選擇,有三種方法。一是根據火災的特征選擇火災探測器;二是對無遮攔大空間保護區域,宜選用線型火災探測器;三是根據使用或產生可燃氣體或可燃蒸氣的場所氣體性質不同選用。
點型火災探測器的安裝位置、方向和接線方式要正確。
線型火災探測器和可燃氣體探測器等有特殊安裝要求的探測器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且符合產品說明書的要求。
纜式線型定溫火災探測器又分為模擬式和數字式兩大類,目前主要發展和應用的是數字式。
空氣管式線型差溫火災探測器:
火焰探測器:紅外火焰探測器應安裝在能提供最大視場角位置。
防爆型探測器安裝在防爆區,進入安全區通過安全柵與編碼控制器相連;或通過含安全柵的防爆編碼接口與總線編碼控制器相連。
空氣抽樣火災探測系統是一種初級階段探測的火災自動報警設備,該系統保護面積與間距應符合規。
(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安裝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宜安裝在建筑物內的安全出口、安全樓梯口等便于操作的部位。有消火栓的,應盡量設置在靠近消火栓的位置。
(3)接口模塊安裝
其安裝要求:
當隔離器動作時,被隔離保護的輸入、輸出模塊不應超過32個。
接口模塊如果安裝在墻上,安裝的高度及裝于吊頂內時應符合要求。
(4)火災報警控制器安裝
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要求:
安裝的高度應符合規定。
控制器安裝的位置距離應符合要求。
如果需要從后面檢修時要留足檢修空間。
控制器的正面操作空間應符合要求。控制盤前有不小于3m的無障礙操作空間。
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要求:
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
(5)系統調試的內容
調整試驗的主要內容包括線路測試、火災報警與自動滅火設備的單體功能試驗、系統的接地測試和整個系 統的開通調試。
(6)火災報警系統的調試
調試前準備工作:
線路測試:外部檢查,各線路校驗。
單體調試:
檢查火災自動報警設備的功能:
火災報警控制器在場強10V/M及1MHz~1GHz頻率范圍內的輻射電磁場干擾下,不應發出火災報警信號和不可恢復的故障信號,應正常運行,屏蔽及接地良好。
火災探測器的現場測試:
采用專用設備對探測器逐個進行試驗,其動作、編碼、手動報警按鈕位置應符合要求。
(7)消防控制設備聯動調試
消火栓系統的調試:
在消防控制中心和在水泵房就地應能控制消防泵,并能顯示工作及故障狀態;動作消火栓箱內的手動控制按鈕,在任何樓層及部位均能啟動消防泵,并可通過輸人模塊向消防控制中心報警,以明確報警的部位。
噴水滅火系統的調試:(類似上)
泡沫及干粉滅火系統的調試(類似上)
消防聯動控制設備的調試:
消防聯動控制設備在接到已確認的火災報警信號后,應在規定時間內發出聯動控制信號,并按有關邏輯關系聯動一系列相關設備發生動作,其時間和相關設備試驗應符合要求。
報警裝置及通訊的檢測:
1M412072?火災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驗收的要求
(1)驗收順序
消防驗收一般遵循驗收受理、現場檢查、現場驗收、結論評定、工程移交等階段來進行。
(2)驗收的內容與形式
消防驗收的內容主要是: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消防聯動控制功能;
消防給水和自動滅火系統;
防煙、排煙、通風、空調系統;
火災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系統;
應急廣播、消防電源及其配電;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的設置;
建筑工程內建筑防火防煙分區和建筑構造;
建筑內部裝修、建筑滅火器配置等。
消防驗收可分為:隱蔽工程消防驗收、粗裝修消防驗收、精裝消防修驗收三種驗收形式。
隱蔽工程消防驗收是對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無法進行消防檢查和驗收的消防設施及耐火構件,在施工階段進行的消防驗收。
粗裝修消防驗收是對建筑物內消防系統及設施的功能性驗收。主要針對消防系統及設施已安裝、調試完畢,但尚未進行室內裝修的建筑工程。
精裝消防修驗收是對建筑物全面竣工并準備投入使用前的消防驗收。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1-16章匯總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16章新增項目的安全管理內容及項目的應急管理2025-09-16
- 2026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15章機電工程試運行及竣工驗收管理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十四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十二章無變動,第十三章(新增綠色施工的定義)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第11章施工成本管理(新增)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9-10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八章:施工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2025-09-16
- 2026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六章基本無,第七章組織結構模式內容全部變動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五章相關法規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