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二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備考資料 > 二級建造師輔導:《機電安裝管理與實務》知識點歸納(三)

二級建造師輔導:《機電安裝管理與實務》知識點歸納(三)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二級建造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第三講  1M410000機電安裝工程技術基礎知識 


  1M411060  了解技術測量的基礎知識
  1M411061  技術測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有關規定
  (1)技術測量的基本概念
  技術測量是為確定量值而進行的實驗過程。測量過程包括:測量對象、計量單位、測量方法和測量精度等四個要素。
  測量對象,這里主要指幾何量,包括長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誤差等。
  計量單位,根據計量法的規定,國家采用國際單位制。
  測量方法,常見的有:
  直接測量與間接測量;
  綜合測量與單項測量;
  接觸測量與非接觸測量;
  被動測量與主動測量以及靜態測量與動態測量。
  測量精度,是指測量結果與真值的一致程度。
  (2)尺寸傳遞
  尺寸的統一是通過尺寸傳遞來實現的。尺寸傳遞就是將計量基準器的量值通過各級計量標準器逐級傳遞到各種計量器具上。尺寸的每一次傳遞,都是將高一級計量、標準器的量值與具有同量值的低一級計量標準器相比較,以確定低一級計量標準器的實際量值,這一過程稱為檢定。
  計量法規定,“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負責建立各種計量基準器具,作為統一全國量值的最高依據”。“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
  (3)常用長度計量儀器及其選擇
  計量器具的種類、用途和特點:
  標準量具,這種量具只有某一個固定尺寸,通常用來校對和調整其他計量器具或作為標準用來與被測件進行比較。如量塊。
  極限量規,是一種沒有刻度的專用檢驗工具,用這種工具不能測出被測量工件的具體尺寸,但可確定被測量工件是否合格。
  檢驗夾具,也是一種專用檢驗工具,當配合各種比較儀時,可用來測量更多和更復雜的參數。
  計量儀器,能將被測的量值轉換成可直接觀察的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計量器。根據其構造的特點,計量儀器可分為:游標式、微動螺旋式飛機械式量儀、光學,機械式量儀、氣動式量儀\電動式量儀等。
  計量器具的選擇主要決定于計量器具的技術指標和經濟指標。
  技術指標指的是:測量范圍;測量誤差。
  經濟指標指的是:價格;測量環境要求。
  (4)主要形狀誤差、位置誤差的檢測方法及其誤差評定
  形狀誤差:
  位置誤差:
  檢測方法及其誤差評定:
  1M411062  公差與配合的基本概念,分類和配合的制度
  允許零部件的幾何參數的變動量,稱為“公差”。公差配合“標準是機械和儀器制造中的重要基礎標準。
  (1)基本概念
  為了正確理解和應用“公差配合”標準,必須了解以下術語和定義:
  尺寸――用特定單位表示長度值的數字。
  基本尺寸――是在零件設計時,根據使用要求,通過剛度、強度計算或結構等方面的考慮,并按標準直徑或標準長度圓整所給定的尺寸。
  實際尺寸――是通過測量獲得的尺寸。
  極限尺寸――是指允許尺寸變化的兩個極限值。
  尺寸偏差――簡稱偏差,是指某一個尺寸減其基本尺寸的代數差。最大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的代數差稱為上偏差,最小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的代數差稱為下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統稱為極限偏差。
  尺寸公差――簡稱公差,是指允許尺寸的變動量。等于最大極限尺寸與最小極限尺寸的代數差的絕對值,也等于上偏差與下偏差的代數差的絕對值。
  零線與公差帶――零線:在公差與配合圖解中,確定偏差的一條基準直線,即零偏差線。
  公差帶:在公差與配合圖解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兩條直線所限定的一個區域稱為公差帶。
  基本偏差――用來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線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線的那個偏差。
  標準公差――國家標準規定,用于確定公差帶大小的任一公差,稱為標準公差。
  公差等級――按國家標準,標準公差是用公差等級系數和公差單位的乘積來決定的。在基本尺寸一定的情況下,公差等級系數是決定標準公差大小的惟一參數。根據公差等級系數不同,國家標準將公差分為20級,從IT01至ITl8,等級依次降低,而標準公差值依次增大。
  (3)配合的概念、種類、制度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國家標準規定有兩種基準制度,即基孔制與基軸制。根據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國家標準將配合分為三種類型,即間隙配合、過盈配合和過渡配合。
  基孔制――是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基孔制的孔為基準孔,標準規定基準孔的下偏差為零。基準孔的代號為“H”。
  基軸制――是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基軸制的軸為基準軸,標準規定基準軸的上偏差為零。基準軸的代號為“h”。
  間隙配合――在孔與軸的配合中,孔的尺寸減去與之相配合軸的尺寸,其差值為正時的配合。
  過盈配合――在孔與軸的配合中,孔的尺寸減去與之相配合軸的尺寸,其差值為負時的配合。
  過渡配合――在孔與軸的配合中,孔與相配合軸的公差帶相互交迭,任取一對孔和軸相配,可能具有間隙,也可能具有過盈的配合稱為過渡配合。
  lM411070  了解機械機構的基礎知識
  IM411071  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和特性
  有一個構件為機架的、用構件間能夠相對運動的連接方式組成的構件系統稱為機構。所有構件都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內運動的機構稱為平面機構,否則稱為空間機構。
  使兩構件直接接觸并能產生一定相對運動的聯結稱為運動副。按兩構件的接觸特性通常把運動副分為低副和高副兩類。低副又可分為轉動副和移動副兩種。
  (1)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
  平面連桿機構是許多構件用低副(轉動副或移動副)連接組成的平面機構。最簡單的平面連桿機構是由四個構件組成的,稱為平面四桿機構。全部用轉動副相連的平面四桿機構稱為平面鉸鏈四桿機構,簡稱鉸鏈四桿機構。
  鉸鏈四桿機構分為三種基本類型:曲柄搖桿機構、雙曲柄機構、雙搖桿機構。
  在鉸鏈四桿機構中,各桿件根據其作用,又分別稱為機架、連桿、曲柄或搖桿。
  用移動副取代轉動副、變動桿件長度、變更機架和擴大轉動副等途徑,還可以得到鉸鏈四桿機構的演化型式:曲柄滑塊機構、導桿機構、搖塊機構和定塊機構、雙滑塊機構、偏心輪機構。
  (2)平面連桿機構的特性
  急回運動特性;
  死點位置;
  壓力角:用在從動件上的驅動力與該力作用點的絕對速度之間所夾的銳角稱為壓力角。壓力角越小,有效分力越大,即壓力角可作為判斷機構傳動性能的標志。
  傳動角:為度量方便,習慣上采用壓力角的余角來判斷機構的傳動性能,這個余角稱為傳動角。因此傳動角越大,機構的傳動性能越好。
  1M411072  凸輪機構的組成與類型
  (1)凸輪機構的組成
   凸輪;
  從動件;
  機架。
  (2)凸輪機構的類型
  按凸輪形狀可分為盤形凸輪機構、移動凸輪機構、圓柱凸輪機構。
  按從動件的型式可分為尖頂從動件機構、滾子從動件機構、平底從動件機構。
  1M411080  了解工程熱力學的基礎知識
  1M411081,熱力過程中工質的基本狀態參數
  工程熱力學是從工程的觀點出發,研究物質的熱力性質、能量轉換和熱能的直接利用等問題,是設計和分析各種動力裝置、制冷機組、熱泵空調機組、鍋爐和各種熱交換器的理論基礎。
  系統中某瞬間工質熱力性質的總狀況稱為工質的熱力狀態,簡稱為工質的狀態。工質 的熱力狀態反映著工質大量分子熱運動的平均特性。系統與外界之間因兩者的熱力狀態存在差異而能夠進行能量交換(傳熱或作功)。
  (1)工質的基本狀態參數
  描述工質狀態特性的各種物理量稱為工質的狀態參數,熱力學中常用的狀態參數有溫度(T)、壓力(p、比容(v)密度(ρ)、內能(u)、焓(h)、熵(s)等,其中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用儀表測量的狀態參數稱為工質的基本狀態參數,如溫度、壓力、比容和密度等。
  溫度(T):描述平衡熱力系統冷熱狀況的物理量,
  溫度的數值標尺簡稱溫標,對各種溫標都要規定其基本定點和每度的數值。
  國際單位制(SI)規定熱力學溫標符號用T,單位代號為K(中文:開)。
  國際單位制(SI)規定攝氏溫標為實用溫標,符號用t,單位名稱為攝氏度,單位符號為℃。
  壓力(p):壓力的大小通常用垂直作用于容器壁單位面積上的力來表示,稱為絕對壓力(或壓強),通常簡稱為壓力(或壓強)。
  壓力的宏觀定義式:p=F/f


  國際單位制(Si)規定壓力單位的名稱為帕斯卡,單位符號為Pa,1Pa=1N/m2.
  由于大氣壓力隨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等環境因素而變化,絕對壓力相同的工質在不同的大氣壓力條件下測量時,壓力表指示的壓力值并不相同。這類儀表測得的壓力稱為相對壓力(或表壓)。絕對壓力才是狀態參數。
  比容(v)與密度(ρ):
  單位質量工質所占有的容積稱為工質的比容,v=V/m,單位為m3/kg.
  單位容積的工質所具有的質量稱為工質的密度,即:ρ=m/V,單位為kg/m3.
  工質的比容與密度互為倒數。
  (2)工質的狀態方程    .
  系統內外同時建立了熱的和力的平衡,保持其宏觀熱力性質不隨時間而變化,這時系統的狀態稱為熱力平衡狀態,簡稱為平衡狀態。由于系統總會受外界影響而偏離平衡狀態,因此平衡狀態只是一種理想狀態,用于對偏離不大的實際狀態的簡化分析計算。
  理想氣體是假設氣體分子是具有彈性而不占體積的質點,且分子之間沒有相互作用力的假想氣體模型。常見的空氣和燃氣一般可看作理想氣體,而供熱介質水蒸氣、制冷劑蒸汽和石油氣等必須作為實際氣體。
   反映系統狀態參數之間函數關系的公式稱為狀態方程。對于純物質簡單可壓縮系統的狀態方程,可以用溫度、壓力、比容這三個基本狀態參數表示為F(p,o,r)=o.
  對于理想氣體可推導得到其狀態方程是  pv=RT
  1M411082  工質能量轉換的關系和條件
  實踐證明;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系統轉移到另一個系統,而其總量保持恒定,這一自然界普遍規律稱為能量守恒定律。把這一定律應用于伴有熱現象的能量轉換和轉移過程,即為熱力學第一定律,表明了熱能與機械能在傳遞或轉換過程中的能量守恒,據此建立能量方程。
  能量方程的一般形式;系統收入能量一支出能量=系統儲存能量的增量
  (1)系統能量的組成
  系統能量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系統本身的能量,稱為系統儲存能;另一類是系統與外界之間相互傳遞的能量。
  系統儲存能分為內能和外儲存能兩部分:
  內能(或稱內儲存能)是工質內部分子動能與分子位能的總和,用U表示,其單位是焦爾(J),單位質量工質的內能用u表示,其單位是焦爾/千克(J/kg)。系統內能取決于系統本身(內部)的狀態,與工質的分子結構及微觀運動形式有關。內能是工質的溫度和比容的函數,因此內能也屬工質的狀態參數。
  外儲存能包括工質以外界為參考坐標的系統宏觀運動所具有的能量(稱為宏觀動能)及系統工質與外力場的相互作用時具有的能量(如重力位能)。
  宏觀動能:物體以某一速度運動時,其具有的動能為宏觀運動動能。
  重力位能:在重力場中物體相對于系統外的參考坐標系的高度為重力位能。
  系統的總儲存能為內儲存能與外儲存能之和。對于沒有宏觀運動,并且高度為零的系統,系統總儲存能就等于內能。
  閉口系統能量方程:與外界不發生物質交換(即沒有物質穿過邊界)的系統稱為閉
  口系統,閉口系統的質量保持恒定,其系統能量方程:
  系統總儲存能的變化=系統內能的變化。
  開口系統能量方程:有物質穿過邊界的系統稱為開口系統,其能量方程:
  進入控制體的能量一控制體輸出能量=控制體中儲存能量的增量
  (2)系統與外界的能量傳遞
  系統與外界傳遞能量是指系統與外界熱力源(熱源、功源、質源)或與其他有關物體之間進行的能量傳遞。系統與外界熱進行的能量傳遞包括:熱量、功和物質流能。
  熱量:熱量學的熱量定義是:在溫差作用下系統與外界傳遞的能量稱為熱量。熱量一旦通過界面傳人(或傳出)系統,就變 成系統(或外界)儲存能的一部分,即內能,有時習慣上稱為熱能。顯然,熱量與內能(或熱能)之間有原則的區別。熱量是與過程特性有關的過程量。
  功:在熱力學中,功是系統除溫差以外的其他不平衡勢差所引起的系統與外界之間  傳遞的能量。功也是與過程特性有關的過程量功可分為:
  膨脹功(也稱容積功):熱轉換為功,工質容積都要膨脹,也就是說都有膨脹功。閉口系統膨脹功通過系統界面傳遞,而開口系統的膨脹功可通過其他形式(如軸)傳遞。
  軸功:系統通過機械軸與外界傳遞的機械功稱為軸功。通常規定系統輸出軸功為正功,輸入軸功為負功。軸功可來源于能量的轉換,如汽輪機中熱能轉換為機械能;也可能是機械能的直接傳遞,如水輪機。
  物質流能:隨物質流傳遞的能量包括流動工質本身具有的能量(內能、宏觀動能和重力位能)和流動功(或稱推動功),流動功是為推動流體通過控制體界面而傳遞的機械功,它是維持流體正常流動所必須傳遞的能量。
  焙的物理意義:對于流動工質,我們把內能和流動功稱為焓,焓具有能量意義,它表示流動工質向流動前方傳遞的總能量中取決于熱力狀態的那部分能量。焙也是工質的狀態參數。如果工質的動能和位能可以忽略,則焓表示隨流動工質傳遞的總能量。
  熵:我們把工質在可逆過程中傳遞的熱量與當時溫度之比的總和稱為工質的熵的變化,熵用s表示,其單位是J/K,單位質量工質的熵用,表示;其單位是J/ksK.
  熵也是工質的狀態參數,用工質的熵的變化來表達熱力過程特性。
  對于可逆的等溫過程,工質的熵的變化就等于傳遞的熱量與該溫度的比值。
  (3)能量的轉換條件
  凡是涉及到熱現象的能量轉換過程,都是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即過程總是朝一個方向進行而不能自發地反向進行,這個方向就是指系統從不平衡狀態朝平衡狀態進行。  反向過程的進行必須同時伴有另外的補償過程存在,例如要使熱量由低溫物體傳向高溫物體,可以通過制冷機消耗一定的機械功來實現,這里消耗機械功的過程就是補償過程。
  (4)卡諾循環
  卡諾循環是由以下四個過程組成的理想循環,如圖1M411082所示。
  過程a-b:工質從熱源(T1)可逆定溫吸熱;
  b-c:工質可逆絕熱(定熵)膨脹;
  c-d:工質向冷源(T2)可逆定溫放熱;
  d-a:工質可逆絕熱(定熵)壓縮回復到初始狀態。工質在整個循環過程中從熱源吸熱ql,向冷源放熱q2,對外界作功w1,外界對系統作功w2,循環凈功w0.
  卡諾循環的熱效率:
  卡諾循環熱效率的大小只決定于熱源溫度T1:及冷源溫度T2.要提高其熱效率可通過提高T1及降低T2的辦法來實現。
  卡諾循環熱效率總是小于1.只有當T1=∞或T2=0時,熱效率才能等于1,但都是不可能的。
  單一熱源的循環發動機是不可能實現的。
  卡諾循環的熱效率與工質的性質無關。
  逆卡諾循環:
  反方向進行的卡諾循環稱為逆卡諾循環,是由工質的定熵降溫膨脹過程、可逆定溫吸熱膨脹過程、定熵升溫壓縮過程和可逆定溫放熱壓縮過程等四個可逆過程組成。逆卡諾循環的性能系數(致冷系數ε1或供熱系數ε12)也只決定于熱源溫度T1和T2.
  逆卡諾循環可用來制冷,也可用來供熱。這兩個目的可單獨實現,也可在同一設備中交替實現,即冬季用來作為熱泵采暖,夏季作為制冷機用于空調制冷。
  卡諾定理:
  卡諾定理指出所有工作于同溫熱源與同溫冷源之間的一切熱機,以可逆熱機的熱效率為最高。在同溫熱源與同溫冷源之間的一切可逆熱機,其熱效率均相等。
  卡諾循環解決了熱機熱效率的極限值問題,并從原則上提出了提高熱效率的途徑。在相同的熱源與冷源之間,卡諾循環的熱效率為最高,一切其他實際循環,均低于卡諾循環的熱效率。一切實際熱機進行的都是不可逆循環,改進實際熱機循環的方向是以卡諾循環熱效率為最高標準,盡可能接近卡諾循環。
  機電安裝工程中利用能量轉換的實例如:汽輪機等動力機械利用工質在機器中膨脹獲得機械功;壓氣機消耗軸功使氣體壓縮升高其壓力;制冷機消耗軸功實現制冷;熱泵消耗軸功實現供熱。
  1M412010  掌握起重技術在機電安裝工程中的應用
  1M412011  起重機械的分類、使用特點、基本參數及計算載荷
  (1)起重機械的分類
  起重機械可分為兩大類:輕小起重機具和起重機。
  輕小起重機具包括:
  千斤頂(齒條、螺旋、液壓)、滑輪組、葫蘆(手動、電動)、卷揚機(手動、電動、液    動)、懸掛單軌。
  起重機又可分為:
  橋架式(橋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纜索式、臂架式(自行式、塔式、門座式、鐵 路式、浮式、桅桿式起重機)。

  (2)起重機械使用特點
  建筑、安裝工程常用的起重機有自行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桅桿式起重機,它們各有其使用特點。
  自行式起重機:分為汽車式、履帶式和輪胎式三類,它們的特點是起重量大,機動性好,可以方便地轉移場地,適用范圍廣,但對道路、場地要求較高,臺班費高和幅度利用率低。適用于單件大、中型設備、構件的吊裝。
  塔式起重機:分為水平臂架小車式和壓桿式,其吊裝速度快,幅度利用率高,臺班費低,但起重量一般不大,并需要安裝和拆卸。適用于在某一范圍內數量多,而每一單件重量較小  的吊裝。
  桅桿式起重機:屬于非標準起重機,可分為獨腳式、人字式、門式和動臂式四類。其結構簡單,起重量大,對場地要求不高,使用成本低,但效率不高。每次使用須重新進行設計計算。主要適用于某些特重、特高和場地受到特殊限制的吊裝。
  (3)起重機的基本參數有: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和工作速度
  動載荷:一般取動載系數K1為1.1
  不均衡載荷:一般取不均衡載荷系數K2為1.1~1.2.
  計算載荷:計算載荷的一般公式為:QJ = Kl?K2?Q
  風載荷概念:
  1M412012  吊裝方案的主要內容和吊裝方法,吊具的選用原則
  (1)吊裝方案的編制依據及其主要內容
  吊裝方案的編制主要依據:有關規程、規范;施工總組織設計;被吊裝設備(構件)的設計圖紙及有關參數、技術要求等;施工現場情況,包括場地、道路、障礙等。
  吊裝方案的主要內容有:
  工程概況;
  方案選擇;
  工藝分析與工藝布置;
  吊裝施工平面布置圖;
  施工步驟與工藝崗位分工;
  工藝計算;
  進度計劃;
  資源計劃。
  安全技術措施。
  (2)吊裝方法選用原則
  吊裝方法的選擇原則為:安全、有序、快捷、經濟。
  (3)吊裝方法基本選擇步驟
  技術可行性論證。
  安全性分析。
  進度分析。
  成本分析。
   根據具體情況做綜合選擇。
  (4)常用主要吊具的選用
   鋼絲繩
  鋼絲繩是起重工程不可缺少的工具。鋼絲繩一般由高碳鋼絲捻繞而成。在起重工程中,鋼絲繩一般用來做纜風繩、滑輪組跑繩和吊索,纜風繩的安全系數不小于3.5,做滑輪組跑繩的安全系數一般不小于5,做吊索的安全系數一般不小于8,如果用于載人,則安全系數不小于10~12.
  鋼絲繩的許用拉力丁計算:
  理論公式:    丁=P/K
  式中  P――鋼絲繩破斷拉力(MPa);
   滑輪組  起重工程中常用的是H系列滑輪組。G-吊鉤  D-吊環 W-吊梁 L-鏈環 K-開口,如:H80×7D,額定載荷為80T,7門,吊環型閉口。
  繩的最小拉力在固定端,最大在拉出端。 常用的穿繞方法有:三門及以下宜采用順穿;4~6門宜采用花穿;7門以上宜采用雙跑頭順穿。
  滑輪組的選用按以下步驟進行;
  根據受力分析與計算確定的滑輪組載荷Q選擇滑輪組的額定載荷和門數;
  計算滑輪組跑繩拉力S.并選擇跑繩直徑;
  注意所選跑繩直徑必須與滑輪組相配;
  根據跑繩的最大拉力S0和導向角度計算導向輪的載荷并選擇導向輪。
  卷揚機
  卷揚機可按不同方 式分類:
  按動力方式可分為手動、電動卷揚機和液壓卷揚機。起重工程中常用電動卷揚機。
  按傳動形式可分為電動可逆式(閘瓦制動式)和電動摩擦式(摩擦離合器式)。
  按卷筒個數可分為單筒卷揚機和雙筒卷揚機。
  按轉動速度可分為慢速卷揚機和快速卷揚機。
  卷揚機的基本參數有:
  額定牽引拉力,目前標準系列從1T~32T有8種額定牽引拉力規格;
  工作速度,即卷筒卷入鋼絲繩的速度。
  容繩量,即卷揚機的卷筒中能夠卷入的鋼絲繩長度。
  1M412013  自行式起重機的結構形式及其選用
  (1)自行式起重機的結構形式分類及其使用特點
  自行式起重機分為汽車式、履帶式和輪胎式三種o
  (2)自行式起重機的特性曲線
  反映自行式起重?機的起重能力隨臂長、幅度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和反映自行式起重機的最大起升高度隨臂長、幅度變化而變化的規律的曲線稱為起重機的特性曲線。
  每臺起重機都有其自身的特性曲線,不能換用,即使起重機型號相同也不允許。
  規定起重機在各種工作狀態下允許吊裝的載荷的曲線,稱為起重量特性曲線,它考慮了起重機的整體抗傾覆能力、起重臂的穩定性和各種機構的承載能力等因素。
  反映起重機在各種工作狀態下能夠達到的最大起升高度的曲線稱為起升高度特性曲線。
  (3)自行式起重機的選用
  自行式起重機的選用必須按照其特性曲線
  進行,選擇步驟:
  根據被吊裝設備或構件的就位位置、現場具體情況等確定起重機的站車位置,站車位置一旦確定,其幅度也就確定了;
  根據被吊裝設備或構件的就位高度、設備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車位置(幅度)由起重機的特性曲線,確定其臂長?;
  根據上述已確定的幅度、臂長,由起重機的特性曲線,確定起重機能夠吊裝的載荷;如果起重機能夠吊裝的載荷大于被吊裝設備或構件的重量,則起重機選擇合格,否則重選。
  (4)自行式起重機的基礎處理。
  IM412014  桅桿式起重機的基本結構,分類和穩定性的校驗
  桅桿式起重機是非標準起重機,一般用于受到現場環境的限制,其他起重機無法進行吊裝的場合。因此,目前桅桿式起重機還在工程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基本結構與分類桅桿式起重機由桅桿本體飛起升系統、穩定系統、動力系統組成。
  桅桿式起重機分類:按桅桿結構形式分可分為格構式和實腹式(一般為鋼管)起重機。按組合形式可分為單桅桿、雙桅桿、人字桅桿、門式桅桿和動臂桅桿起重機。
  桅桿式起重機的基本工作形式
  直立單桅桿吊裝;
  斜立人字桅桿;
  雙桅桿滑移抬吊;
  扳倒法吊裝;
  動臂桅桿吊裝。
  (2)纜風繩拉力的計算及纜風繩的選擇
  纜風繩是桅桿式起重機的穩定系統,它直接關系到起重機能否安全工作,也影響著桅桿的軸力。纜風繩拉力分工作拉力和初拉力。
  初拉力是指桅桿在沒有工作時纜風繩預先拉緊的力。一般,按經驗公式,初拉力取工作拉力的15%一20%。
   纜風繩的工作拉力是指桅桿式起重機在工作時,纜風繩所承擔的載荷。
  進行纜風繩選擇的基本原則是所有纜風繩一律按主纜風繩選取,不允許因主纜風繩受力大,而選擇較大直徑的鋼絲繩,其他纜風繩受力小而選擇較小直徑的鋼絲繩。
  (3)地錨的種類及計算目前常用的地錨種類有:
  全埋式地錨;半埋式;活動式和利用建筑物數種。
  (4)鋼管式桅桿式起重機穩定性的校核
  長度洗擇與校核:
  桅桿截面選擇與校驗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二級建造師資格查詢

二級建造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二級建造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