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講義之建筑結構體系受力特點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
收藏


二級建造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三 常見建筑結構體系的受力特點
(1)混合結構體系
指同一房屋結構體系中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材料組成的承重結構,根據承重墻所在的位置劃分為
•橫墻承重方案
其受力特點是:主要靠橫墻支撐樓板,橫墻是主要承重墻。縱墻主要起維護、隔斷和維持橫墻的整體作用,故縱墻是自承重墻。該方案的優點是:橫墻較密,房屋橫向剛度大,整體剛度好,其缺點是:平面布置不靈活。
•縱墻承重方案
其特點是:把荷載傳給梁,由梁傳給縱墻,縱墻是主要承重墻,橫墻只承受小部分荷載,橫墻的設置主要為了滿足房屋剛度和整體性的需要,它的間距比較大。優點是:房屋的空間可以比較大,平面布置比較靈活,墻面積較小,缺點是:房屋的剛度較差。
•縱橫墻承重方案
根據房屋的開間和進深要求,有時需要縱橫墻同時承重,即為縱橫墻承重方案。這種方案的橫墻布置隨房間的開間需要而定,橫墻的間距比縱墻的小,所以房屋的橫向剛度比縱墻承重方案有所提高。
•內框架承重方案
房屋有時由于使用上要求,往往要用鋼筋混凝土柱代替內承重墻,以取得較大的空間。其特點是:由于橫墻較小,房屋的空間剛度較差。
(2)框架結構體系
框架是由梁和柱剛性連接的骨架結構,根據使用的材料不同分為鋼框架和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框架結構的優點是:強度高、自重輕、整體性和抗震性好、建筑平面布置靈活,可以獲得較大的使用空間。
•框架結構適用的層數
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的水平位移較大,是一種柔性結構,其結構的合理層數是6~15層,最經濟的是10層左右。
•框架結構的高寬比
為控制水平位移,框架結構的高度與結構的平面短邊之比稱為高寬比,此值應控制在5~7。
(3)剪力墻結構體系
剪力墻作為抗側力構件用于高層建筑上,其主要效能在于提高房屋的抗側力剛度,剪力墻結構體系主要有: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支剪力墻結構,筒式結構等四大類。 1N411033―10)。
•框架-剪力墻結構
在框架體系的房屋中設置一些剪力墻來替代部分框架。在整個體系中,框-剪同時存在,剪力墻負擔絕大部分水平荷載,而框架則以負擔豎向荷載為主,這種結構體系屬半剛性結構體系,適用于25層以下的房屋為宜。
地震區七度設防時高度可達100m,八度設防高度可達90m,九度設防時則不宜超過40m,建筑物的高寬比不宜大于4~5。
•剪力墻結構
是全部由剪力墻承重而不設框架的結構體系。剪力墻體系的墻體布置,實際上等于將混合結構的混凝土墻換成現澆的鋼筋混凝土墻,其房屋的剛度比框架――剪力墻體系好,適用層數在40層以下比較合適。地震區在七度設防時可到130m,八度設防時到120m,九度設防時可到70m,建筑物高寬比不宜大于6。
•框支剪力墻結構
高層建筑中,底層需要大空間時,須采用底層框架的剪力墻結構,即所謂框支剪力墻結構體系。這種結構體系由于以框架結構代替了若干剪力墻,房屋抗側力剛度有所削弱,其剛度比全剪力墻體系差,比框架――剪力墻體系要好,框支剪力墻結構對抗震要求較高的房屋。宜經過專門的試驗研究后采用。
•筒式結構
是框-剪結構與全剪結構的演變發展出來的,它將剪力墻集中到房屋的內部或外部,形成封閉的筒體。筒體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好像一個豎向懸臂封閉箱,它的空間剛度極大、抗扭性能好、平面設計靈活,適用于30層以上的各類建筑。
(1)混合結構體系
指同一房屋結構體系中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材料組成的承重結構,根據承重墻所在的位置劃分為
•橫墻承重方案
其受力特點是:主要靠橫墻支撐樓板,橫墻是主要承重墻。縱墻主要起維護、隔斷和維持橫墻的整體作用,故縱墻是自承重墻。該方案的優點是:橫墻較密,房屋橫向剛度大,整體剛度好,其缺點是:平面布置不靈活。
•縱墻承重方案
其特點是:把荷載傳給梁,由梁傳給縱墻,縱墻是主要承重墻,橫墻只承受小部分荷載,橫墻的設置主要為了滿足房屋剛度和整體性的需要,它的間距比較大。優點是:房屋的空間可以比較大,平面布置比較靈活,墻面積較小,缺點是:房屋的剛度較差。
•縱橫墻承重方案
根據房屋的開間和進深要求,有時需要縱橫墻同時承重,即為縱橫墻承重方案。這種方案的橫墻布置隨房間的開間需要而定,橫墻的間距比縱墻的小,所以房屋的橫向剛度比縱墻承重方案有所提高。
•內框架承重方案
房屋有時由于使用上要求,往往要用鋼筋混凝土柱代替內承重墻,以取得較大的空間。其特點是:由于橫墻較小,房屋的空間剛度較差。
(2)框架結構體系
框架是由梁和柱剛性連接的骨架結構,根據使用的材料不同分為鋼框架和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框架結構的優點是:強度高、自重輕、整體性和抗震性好、建筑平面布置靈活,可以獲得較大的使用空間。
•框架結構適用的層數
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的水平位移較大,是一種柔性結構,其結構的合理層數是6~15層,最經濟的是10層左右。
•框架結構的高寬比
為控制水平位移,框架結構的高度與結構的平面短邊之比稱為高寬比,此值應控制在5~7。
(3)剪力墻結構體系
剪力墻作為抗側力構件用于高層建筑上,其主要效能在于提高房屋的抗側力剛度,剪力墻結構體系主要有: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支剪力墻結構,筒式結構等四大類。 1N411033―10)。
•框架-剪力墻結構
在框架體系的房屋中設置一些剪力墻來替代部分框架。在整個體系中,框-剪同時存在,剪力墻負擔絕大部分水平荷載,而框架則以負擔豎向荷載為主,這種結構體系屬半剛性結構體系,適用于25層以下的房屋為宜。
地震區七度設防時高度可達100m,八度設防高度可達90m,九度設防時則不宜超過40m,建筑物的高寬比不宜大于4~5。
•剪力墻結構
是全部由剪力墻承重而不設框架的結構體系。剪力墻體系的墻體布置,實際上等于將混合結構的混凝土墻換成現澆的鋼筋混凝土墻,其房屋的剛度比框架――剪力墻體系好,適用層數在40層以下比較合適。地震區在七度設防時可到130m,八度設防時到120m,九度設防時可到70m,建筑物高寬比不宜大于6。
•框支剪力墻結構
高層建筑中,底層需要大空間時,須采用底層框架的剪力墻結構,即所謂框支剪力墻結構體系。這種結構體系由于以框架結構代替了若干剪力墻,房屋抗側力剛度有所削弱,其剛度比全剪力墻體系差,比框架――剪力墻體系要好,框支剪力墻結構對抗震要求較高的房屋。宜經過專門的試驗研究后采用。
•筒式結構
是框-剪結構與全剪結構的演變發展出來的,它將剪力墻集中到房屋的內部或外部,形成封閉的筒體。筒體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好像一個豎向懸臂封閉箱,它的空間剛度極大、抗扭性能好、平面設計靈活,適用于30層以上的各類建筑。
編輯推薦
下一篇:二級建造師講義之抹灰工程技術要點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1-16章匯總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16章新增項目的安全管理內容及項目的應急管理2025-09-16
- 2026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15章機電工程試運行及竣工驗收管理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十四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十二章無變動,第十三章(新增綠色施工的定義)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第11章施工成本管理(新增)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9-10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八章:施工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2025-09-16
- 2026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六章基本無,第七章組織結構模式內容全部變動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五章相關法規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