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校二級建造師學員心聲: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建造師考試總是被形容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對于我個人而言,哪怕注定是一條崎嶇坎坷充滿了困難的路也想要勇于嘗試。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此句出自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此句在《增廣賢文》中有收錄,是其治學名言,旨在鼓勵人們不怕苦多讀書,只有勤奮才能成功。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如果你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和“刻苦”是兩個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條件,表明了勤奮是學習的主要點。可作互文手法解釋。例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書山學海可謂讀書學習,苦作舟謂之刻苦。據互文手法可譯:讀書學習之道,看似無邊無際,不知何去何從,倘若勤奮刻苦,書山自有石經,學海豈無彼岸。
這是我的第一次備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開始,我的人生可能因為這一個決定而改變。可你有沒有想過,我以前是什么樣的人,“學渣”這個詞用在我的學生時代在合適不過了,從小學到初中,再到中專。我的成績一直在班上的最后10名徘徊。2008年 參軍入伍,2010退伍,然后工作到現在,可以說我用十年去體會生活的苦。“勤奮”和“刻苦”這兩個詞曾經離我很遙遠,可能只有入伍以后才離“刻苦”近了一些。整個十年我都從事基層技術類工人崗位,勞累、辛苦、迷茫,(時間一長,總覺得)不甘心就這樣過一輩子!或許命運的改變需要的是一個契機,公司一個新來的同事,取得了一級建造師,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跟他道喜,此前認可他的和不認可他的其他同事似乎在那一刻變得統一起來,眼望之所及皆是羨慕,而他卻對我說這不過是揚帆起航的第一步。當公司領導破格提拔這位同事的時候,生平第一次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原來離我如此之近。于是,就在疫情還未突如其來之前的2019年年末,自己發自內心決定要做出改變。堅定地準備報考二級建造師考試。
考試對于只有中專學歷的我而言,毫不夸張地說就是一個很大的目標,一塊難啃的骨頭。本以為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我來說不算太難,但是通過一開始的學習我才發現這一切都遠超我的預期。所以當直播間的同學發言說“老師授課通俗易懂”的時候,我的感覺卻是“知識點理解困難”,這讓我明白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如此巨大。我這次考試之前心態并沒有調整到最佳狀態,由于疫情肆虐,光是準備復習就花了11個月,這讓原本 “一鼓作氣”的備考逐漸演變成“備受煎熬”,心理反復想著不能失敗,結果卻導致考前連續3天失眠,而且考前一天,我竟又失眠,凌晨1:30醒來后輾轉反側無法再次入睡,4:00依舊無法入睡,我通過分析自己的身體精神狀況,制定一套方案。失眠是在所難免的事,但即使要失眠也要失眠的有價值。考場距離家有50分鐘車程,立即起身換好衣服,洗漱出門。還好前2天去考場外踩過點,4點出發,4:40到的考場外,平時50分鐘的路程,夜里不堵車一路暢通,估計誰都沒有我抵達考場的早。然后在車上閉眼休息3個小時,保持狀態。為的是等到8:30進入考場,強行把自己拉入考試狀態。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會發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發生,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盡管我是行伍出身,也跳脫不了這樣的問題。考后,當和朋友、同事談及此事,大家都說提前到考場是一種幸運而巧合的正確決定,但是我心里卻非常明白,這一切都絕非偶然,這看似偶然正確的決定背后,是通過學習《建設工程管理》知識并且學以致用帶給我的必然結果,這都是知識帶來的財富。(就像《奪冠》里面教練說過的那句話“當你的判斷成為下意識的時候,你在賽場上,才可能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下意識怎么來的?訓練來的!不是一般的訓練,而是千百萬次,上億次不斷重復的訓練,只有堅持下來的人才能走到最后。”)
做一件事最難的是什么?大概我們都會想到,堅持。的確,答對了一半。正確答案是開始,和堅持。很多時候,我們遲遲沒有去做一件事是畏懼它帶來的改變,不敢承擔所帶來的責任與風險。調整心態決定去做,成為了開始一件事最緊要也最難的事。決定開始意味著你將自覺自愿接受它所帶來的一切困難險阻;意味著你將采取一系列行動以達成它;意味著這件事鄭重的被提到你的規劃中來。
學習其實是分成三個階段的,首先,也是在《建設工程管理》里的計劃階段,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它源于合理且可行的計劃
剛開始我也沒什么方法,跟著環球網校的老師上課。管理跟著張君老師,法規跟著蔡恒老師,機電實務跟著蘇婷老師。一開始上法規的課,也不算難就是有點繞,蔡老師授課風格一針見血,把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講的明白透徹。后來聽取張老師的備考指導以后,明白管理和實務科目存在一定的聯系,果斷的調整了學習計劃,從管理開始學起。第一輪,聽管理的課時,其實很空洞,因為沒有建立起認識又沒有相關的從業經驗,沒有做過相關的管理,一切都很陌生不知從何下手,一起學習還有一個小伙伴,可能本身基礎不太好,就是因為聽管理聽不進去放棄了,此時我成了孤獨的備考者。但我沒有放棄,一遍聽不懂我就聽兩遍,兩遍聽不懂我就看講義,再聽不懂我就去請教會的人。從那時我建立起了一種學習態度。制定計劃,然后按時按節點,不打折扣的去完成。
第二是實施階段,下定決心,去,做好一件事。要想成功,道路上必滿是荊棘
因為年初開始的疫情的蔓延使得各行各業陷入停滯狀態,多家實體店被要求暫停營業,也包括我就職的公司。因為我的崗位特殊,即使是在疫情肆虐最嚴重的時候仍然在堅守崗位,每天值班。我是一線防疫人員,做著簡單又必要的工作。我在想、在思考、在考慮,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疫情是一場災難、一場浩劫,表面是這樣,但疫情期間大量的崗位空置,這無疑不是這個機會,機會是留給有有準備的人,要想在這次機會來到前做好準備,手里必將握有籌碼,屆時證書就是最有力的籌碼。
當自己進入了一種學習的狀態以后,每日的生活就產生了變化,以前沒事的時候總想玩手機,但是你想要做成一件事,必定要放棄另外一件事,平時愛看的抖音、今日頭條、游戲也就幾乎很少碰。當你選擇了一條路,你就失去了去另外一條路的機會。確實對于考證人來說,選擇這條路就要花大量的時間在學習上,每一天的早起,某一個時候一個知識點沒弄懂學到凌晨1點,對于一個考證人來說這都算日常操作吧!把每一天的大部分時間的傾注于學習之上,上班在學習、休息在學習、吃飯有時間也利用起來聽課背考點,然后劃重點,如此高強度的復習,不但沒有疲憊反而是讓自己更堅定考證的這一條路。
要讓一個人快速成長的東西,不是鮮花與掌聲,而是來自別人的嘲諷、看不起,說你不行。當我每次帶著書去上班,都要受來自各種人的嘲笑。同級的同事會說 ,“你要是能考上的話,還在這里上班?”,主管級同事會說,“你要有那個能力考上,那你來當主管咯”,經理級的領導會說,“好好認清現實吧,這不是以你的能力可以做到的”!更有甚者,會覺得我不可能成功,自始至終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我。這個時候你才會逼自己一把,把所有的不甘、憤怒化為動力。
上面大多都是外部原因,自己咬咬牙也能挺過去,可就算是獅子也有柔軟的地方,脆弱的部分。獵食者在外面受了傷,會回到洞穴里舔舐傷口這些都可以忍,但來自內部因素來自于家庭的壓力才是最致命的。我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一個妻子的丈夫,家里父母的孩子,也是這個家的中流砥柱。家人最需要的是我,最依靠的也是我,可是我自從備考已來,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上課、學習、記筆記、做練習中度過,自然的疏于對孩子的陪伴,沒盡到丈夫的責任,家務也落到了家人的身上。因為少了對家人的分擔,少了對妻子的關心,隨之而來的爭吵也變得日益頻繁。外人的嘲諷都不算什么,最痛苦的是來家人的不理解。
第三是完工階段,苦盡甘來終是甘,守得云開見日出
環球網校上二級建造師公眾號上有一個活動,我也參加了,《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打卡到一定時間就會獲得不同的學習獎勵,當看到這個活動時我很是高興,因為即使沒有這個活動,自己也是每日學習,從不敢有半點懈怠,當我又學到了知識,還有學校給的鼓勵,那何不錦上添花呢?最后打卡滿了,一百天,獲得所有獎勵,真的很開心。回顧這一過程,自己都不敢想象,自己當時是如何堅持下去的,正是因為的這一份執念,我學到東西,獲得的進步。學習收獲的不只有知識,還有別人羨慕的目光。曾經別人都看不起我,當我考完試走出考場,一個汽車維修打工的小伙問我:“你是來這里考試的嗎?”我微笑著說:“是的,我來這里考建造師。”,頓時,他向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這全部是學習和努力給我帶來的質變。
突如其來的疫情、嚴峻的市場經濟環境、迫切想改變命運的想法,這些原因注定今年我的備考不是背水一戰而勝似背水一戰,只是開始,只是代表開始去實踐做事,過程是艱辛的、痛苦的,沒有毅力堅持不下去,也只是曇花一現,而在這個做的過程中又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放棄,堅持不下去,甚至三分鐘熱度。只有極少人能到達,也只有堅持到下去的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我很喜歡第二季《半澤直樹》連續劇中男主角的座右銘“以牙還牙,加倍奉還!”,什么叫做“以牙還牙”? 別人看不起你的水平和能力,你通過努力學習考試拿到結果,讓別人不的不看得起你,這叫以牙還牙。什么叫“加倍奉還”?你通過進一步的學習考試,拿到結果,讓別人一輩子都超越不了你,這叫加倍奉還。然后他們那種不甘心的表情,咬牙切齒、滿臉脹紅一樣,不愿承認卻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自信,是一種無畏,而這些都源于你學習和成長中所獲得的能力。
其實奮斗的人生就像是一輛不斷行駛的公交,有人半路下車、有人到站下車、有人不辭而別、也有人路到一半才悄悄上車,不管人們的終點是哪,坐到最后的永遠是那么一部分少數人。要到了每年的考試的時候,總要篩選和決策,總不能拍腦袋就決策了,到考前幾個月,到底是去考試還是去掙錢。要決策第一,我建造師能不能考過,有多大把握,第二,我考過了能掙多少錢。如果考過了,當上項目經理收入是現在的2、3倍,那就是已知未來的價值求現值,說我以前從來沒做過這樣的分析,那是因為沒想過,考取證書以后我到底能掙多少錢,就是把未來的價值折現。最后用一段話總結,“不止要看清當下,更要看清未來。要想著未來去做事,最重要的是感謝和報恩,要對一路走來遇到的人和事心懷感激,知恩圖報,認真工作,這樣就一定能開創美好的未來。”
最新資訊
- 四十歲的交待2021-09-16
- 選考二建 夢圓環球2021-09-16
- 所有的進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2021-09-16
- 跨行的恰飯人2021-09-16
- 二級建造師《建筑工程》學員心聲:1987的自白2021-09-16
- 【二建市政】我的二建備考歷程2021-09-16
- 二建征途2021-09-15
-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2021-09-15
- 我的二建機電備考歷程2021-09-15
- 堅持就是勝利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