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建備考:《水利水電》常考知識點


1.地下管線必須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淺”的原則先完成。保證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
2.路基施工測量:恢復中線測量;釘線外邊樁;測標高。
3.壓實質量檢查:土質路基施工前,采用重型擊實試驗方法測定擬用土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4.碾壓應在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方向:分別自兩路邊開始向路中心,每次重輪重疊1/2~1/3。常溫季節,灰土層上灑水濕潤養護7d。養護期嚴禁車輛通行。灰砂礫基層施工時,嚴禁用薄層貼補方法進行找平,應適當挖補。
5.級配碎石和級配礫石基層在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達到按重型擊實試驗法確定的最低壓實度要求。
6.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松鋪系數機械攤鋪1.15~1.35,人工攤鋪1.25~1.50可供參考。
7.接縫:攤鋪梯隊作業時的縱縫應采用熱接縫。
8.混凝土的攪拌和運輸:混凝土配合比:應保證混凝土的設計強度、耐磨、耐久及拌合物的和易性,在冰凍地區還要符合抗凍性要求。
9.安放角隅、邊緣鋼筋時,均需先攤鋪一層混凝土,穩住鋼筋后再用混凝土壓住。
10.混凝土養護有濕法養護和薄膜養護。養護時間宜為14~21d。40%以后可允許行人通過。特殊情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80%以上即可開放交通。
11.混凝土噴射完成后,抗拔力不小于設計值,最小抗拔力不小于設計值的90%。
12.噴射混凝土養護:混凝土終凝2h后,應噴水養護;一般工程,養護不少于7d,重要工程,養護不少于14d。氣溫低于5℃,不得噴水養成護。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噴射混凝土強度低于設計強度的30%時,以及礦渣硅酸鹽水泥配制的噴射混凝土強度低于設計強度的40%時,不得受凍。
13.支撐結構類型:擋土的應力傳遞路徑是圍護墻到圍檀(圈梁)到支撐,基坑支撐采用錨桿和拉錨(錨錠)。基坑開挖引起周圍地層移動的主要原因是坑底的土體隆起和圍護墻的位移。
14.沉入樁基礎常用的施工方法:錘擊沉樁和靜力壓樁。灌注樁基礎常用的施工方法:鉆孔灌注和人工挖孔灌注。
15.柴油錘:桿式錘適宜小型樁、鋼板樁;筒式錘適宜混凝土樁、鋼管樁等;不適宜在過軟件或過硬土中沉樁;用于浮船中沉樁較為有利。
優缺點:附有樁架動力等設備,機架輕,移動方便、沉樁快,燃料消耗少,也可以打斜樁,是使用最廣的一種,但振動大,噪聲大。
16.鉆桿選擇時,應力驗算,以免鉆進中鉆桿被扭斷而停工。根據鉆桿傳遞動力時的受力不利截面進行應力驗算。鉆桿受力有拉、壓、彎、扭四種。
17.錘擊沉樁發現上述兩種情況時“假極限”和“吸入”,均應進行復打,以確定樁的實際承載力。
18.預應力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是預應力工程中的核心元件,是實現預應力張拉作業的關鍵。先張法生產的構件中,預應力筋就是握裹錨固的。
19.吊裝移動裝配式橋梁構件時,吊繩與起吊構件的交角應大于60°,小于60°時應設置吊架或扁擔,盡可能使吊環垂直受力。
20.開挖、支拱和噴射混凝土三個環節所經歷的時間段內,圍巖自穩不了,采取超前支護或加固措施。超前支護的常用方法有導管和管棚法,特殊情況下也采用凍結法。超前加固一般用注漿加固法。噴射混凝土應摻速凝劑,以克服自重開裂。錨桿應進行抗拔試驗,按規范規定進行。施工期間的防水措施主要是排和堵兩類。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建造師備考資料有哪些2025-09-23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1-16章匯總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16章新增項目的安全管理內容及項目的應急管理2025-09-16
- 2026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15章機電工程試運行及竣工驗收管理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十四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十二章無變動,第十三章(新增綠色施工的定義)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教材變動:機電第11章施工成本管理(新增)2025-09-16
- 2026年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9-10章2025-09-16
- 2026年二建機電教材變動第八章:施工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2025-09-16
- 2026二級建造師機電教材變動:第六章基本無,第七章組織結構模式內容全部變動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