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證考試《全國導游基礎》考點:明清時期


導游證考試《全國導游基礎》考點:明清時期
(一)明清歷史概況
明清時期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不斷地得到鞏固和封建制度逐漸衰落的時期。
元末,朱元璋借助紅巾軍起義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最終在1368年建立明王朝,定都應天府(今南京),明初,在政治上朱元璋采用廢除丞相、保留六部、設廠衛、推八股、大興文字獄、嚴懲貪官等一系列措施加強封建專制。經濟上,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鼓勵墾荒、減免賦役,實行駐軍屯田等手段來刺激經濟的復蘇。軍事上,下令建長城。明代的長城東起遼寧丹東鴨綠江邊的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8851.8千米。從1368年開始到1500年,曾大修長城18次,有效地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進攻。從1399年至1402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侄子手中奪取政權,登上帝位,年號永樂。1421年,永樂帝為加強北方的戰略防御,遷都北京。永樂帝在位時下令讓大學士謝縉編著《永樂大典》,成為集明代最先進的科技文化于一身的綜合性類書。派鄭和下西洋,溝通了我國與亞非30多個國家的友好往來,鄭和下西洋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外交活動。明朝中后期,倭寇經常襲擾東南沿海,戚繼光率軍平亂,肅清倭患,成為抗倭英雄。明后期政治統治黑暗,宦官專權,連年災荒,土地高度集中,導致明末農民起義。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帝在萬歲山(即景山)自縊,明亡。
17世紀初,女真族崛起。1616年,努爾哈赤建后金。1635年其子皇太極將旗號改為“滿洲”族(近代稱“滿族”)。皇太極于1636年稱帝,將國號改為“清”。1644年,清軍攻人山海關。同年十月初一,愛新覺羅·福臨祭告天地,正式宣告定鼎燕京(今北京)。
清朝從1644年人關到1912年退位,歷經268年。這其中統治最為輝煌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人稱“康乾盛世”。盛世時期的康熙帝除鰲拜、平定三藩之亂、收復臺灣(清初,南明將士鄭成功收復臺灣;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鄭成功后代歸順清朝)、驅逐沙俄侵略軍、平定準噶爾部叛亂、確定中央政府冊封達賴和班禪的制度等,成為一代杰出的帝王。乾隆帝則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他在位期間確定了中國最終的版圖。但腐朽的君主專制制度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統治者揮霍無度,內部高官貪贓枉法,大興文字獄,在思想和文化上對知識分子和人民進行迫害和壓制;對外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使中國失掉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阻礙了手工業的進步與發展,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日益脫離世界發展的潮流,終歸于落后。清末,西方列強先后對中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及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列強逼迫清政府簽署不平等條約,掠奪中國的財富與土地。面對大清王朝腐敗落后的統治,人民開始反抗,統治者內部也出現了“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代簽退位詔書,清朝滅亡。
(二)明清時期的經濟
明清時期我國的社會經濟有很大的進步。
農業上,明代江南已經出現了雙季稻,嶺南更出現了三季稻。各種農作物廣泛種植,農業生產水平大大超過前代。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
手工業上,蘇杭的絲織業發達,松江仍然是棉織業中心,山西的潞綢、四川的蜀錦名揚天下。景德鎮的制瓷業已居全國之首,尤以青花瓷最為知名。冶鐵業已采用焦炭為原料,采用火藥爆破方法采礦,大大提高了冶鐵的質量與速度。河北的遵化、廣東的佛山成為南北方的冶鐵中心。商業繼續活躍,全國出現了30多個大型商業城市,而最有名氣的當數“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和杭州了。
溫馨提示:為避免錯過考試報名時間,考生可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接收考試報名提醒通知!小編還為大家整理了2022年導游證考試大綱、模擬試題、真題解析等備考資料,可以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2024年各省導游證面試導游詞匯總2024-08-14
- 2023年各省導游證面試題目問答題匯總2023-12-22
- 導游證黑龍江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福建導游證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吉林導游證面試問答題231道2023-12-19
- 江西導游證面試資料:210道問答題2023-12-19
- 廣東導游證面試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導游證面試考試參考資料: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8
- 2023年全國導游證考試面試復習資料及技巧2023-12-13
- 2023年導游證面試考試問答題【免費獲取】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