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導游基礎知識重點:民族與民俗(一)


導游考試中《全國導游基礎知識》科目知識點涉及面廣,知識量大,因此在備考復習階段,對于知識點的背誦記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為了考生們得到充分的鍛煉,環球網校導游證頻道按為您整理了《全國導游基礎知識》重點,幫助大家進行備考復習,請各位考生認真記憶以下知識點。
民族與民俗
1.什么是民族?
A.狹義概念:指人們在一事實上的歷史發展階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如漢族。B、廣義概念:包括處于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們共同體,如古代民族、現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各民族,如中華民族。
2、中華民族;
中國境內56個民族的總稱。
3、什么是民俗?
民俗,就是民間的風俗,是創造于民間又傳承于民間的具有世代相習的傳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為),是廣大中下層勞動人民所創造傳達室承的民間社會生活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
4、民俗的四大特性;
A、社會性和集體性
B、類型性和模式性
C、穩定性和變異性
D、傳承性和播布性
這四者之間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5、民俗的范圍;
包括:居住、飲食、服飾、生產、交換、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結盟、歲時、節日、喪葬、信仰、風尚、禮儀、禁忌等方面的民間風俗習慣。
6、導游員、旅游者對目的地的風俗習慣應持的正確態度:
應持尊重其“保護和改革自己風俗習慣的自由”的態度,入鄉問俗、入鄉問禁、入鄉隨俗。
7、識記中國民族的名稱:
漢族、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瑤族、朝鮮族、白族、哈尼族、哈薩克族、黎族、傣族、畬族、傈族、仡佬族、拉祜族、東鄉族、佤族、水族、納西族、羌族、土族、錫伯族、仫佬族、柯爾克孜族、達斡爾族、景頗族、京族、基諾族、德昂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門巴族、鄂倫春族、獨龍族、塔塔爾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8、中國民族的人口結構及少數民族的含義:
根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的匯總資料,截至1990年7月1日零時,我國大陸人口為113368萬余人,其中漢族人口占全國人口的92%,其他55個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的8%。因為他們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小,所以稱為少數民族。人數最多,最少的少數民族分別是壯族、珞巴族。
9、中國大陸人口超過千萬和不足一萬的民族:
人中超過千萬的民族:漢族、壯族;
人口在一萬以下的有:門巴、鄂倫春、獨龍、塔塔爾、赫哲、高山、珞巴等7個民族。10、中國民族的分布狀況特點:
中國人口的分布呈現東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漢族多聚居在人口稠密的東南部,少數民族多住在人口稀疏的邊疆地區,但兩者之間并無明顯界線。
在少數民族聚居區,一般都有一定數量原漢族居民,從而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格局。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雖小,但分布地區很廣,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0%以上。
這種居住格局決定了中國各民族之間,特別是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相互領帶的密切關系。
11、中國民族的語言:
除漢族、回族使用漢語外,其余54個民族都有各自的語言,大體上分屬于漢藏、阿爾泰、南亞、南島和印歐五大語系。
12、中國民族的文字:
除了一部分少數民族外,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使用的文字。
A、非拼間文字:1、漢字;2、音節文字(彝文)
B、拼音文字:1、印度字母變體體系(如藏文、傣文)2、阿拉伯字母體系(如老維文、老哈薩克文)3、回鶻字母體系(蒙古文、滿文、錫伯文)4、朝鮮文字字母體系;5、拉丁文字字母體系;6、斯拉夫字母體系(俄文)
環球網校小編溫馨提醒:以上內容就是環球網校導游證頻道為您整理匯總的“全國導游基礎知識重點:民族與民俗(一)”,更多導游相關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歷年真題,請您點擊下面按鈕進入題庫下載。
最新資訊
- 2024年各省導游證面試導游詞匯總2024-08-14
- 2023年各省導游證面試題目問答題匯總2023-12-22
- 導游證黑龍江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福建導游證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吉林導游證面試問答題231道2023-12-19
- 江西導游證面試資料:210道問答題2023-12-19
- 廣東導游證面試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導游證面試考試參考資料: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8
- 2023年全國導游證考試面試復習資料及技巧2023-12-13
- 2023年導游證面試考試問答題【免費獲取】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