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陜西省考申論范文:傳統文化的去與留


2020年陜西省考申論范文:傳統文化的去與留
在追求物質化的今天,社會不乏達爾文主義者,過度功利主義導致對傳統文化認知不足了解不夠、對傳統節日日趨淡化甚至胡亂融入西方元素將其異化、隨意摒棄傳統道德顛覆流傳了五千年的事業觀、榮辱觀、價值觀。究其緣由,主要在于對傳統文化的不重視,且片面理解中央下發的“學習減負”政策,采取一刀切做法,另一方面社會浮躁心理導致一味追求物質,缺乏精神涵養。因此,傳統文化應保護和傳承,而非去中國化。
留住傳統文化,前提在于誦讀文化經典。習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從道家的老子到儒家的孔孟、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李白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李清照、從“不在沉默著爆發”的魯迅到道盡武俠情懷的金庸...一個個國學大師給我們呈現了繽紛多彩的文學佳肴,是后世需要好好收藏保護的瑰寶,唯有誦讀文化經典,方能體味古人的智慧情操。誦讀文化經典,誦讀的是言簡意賅卻蘊含深刻哲理的詩詞歌賦,誦讀的是教授我們遵從孝道、懂禮守禮的四書五經,誦讀的是指引我們為人處事、解決難題的孫子兵法。一言以蔽之,誦讀文化經典讓人知禮明智,是留住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的奠基石。
留住傳統文化,關鍵在于重視傳統節日。傳統節日作為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寄予了團聚的喜悅、親人的思念、對古人的緬懷和對懵懂愛情的期許。試想,如果我們不重視傳統節日,將所有節日當作難得的假期,融入西方元素異化為情人節,曬朋友圈秀恩愛,只知四處游玩吃遍美食亦或獨處補眠,那么久而久之,傳統節日將媚化、俗化,失去原有的寓意和內涵;而假如我們能重視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心懷敬仰祭奠逝去的親人、在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除夕佳節回家與父母團聚守歲,包餃子看春晚放煙花,那么我們便能將傳統節日該有的文化傳承發揚下去。一個不注重傳統節日的人,是一個無法得到精神歸依的人;一個不注重傳統節日的民族,是一個缺少文化自信和底氣的民族;一個不注重傳統節日的國家,是一個缺乏文化特色、欠缺凝聚力的國家。所以,重視傳統節日是留住傳統文化的助推器。
隨著孔子學院遍布各國,全球刮起了漢語熱,就如SHE歌中所言,全世界都在學習中國話,中華傳統文化得到國外友人的肯定和崇拜。傳承中華文化,既需要誦讀文化經典,也需要重視傳統節日。唯有如此,方能讓中華文化之光普照世界文學之林,讓傳統內涵源遠流長、扎根沃土。
以上內容是2020年陜西省考申論范文:傳統文化的去與留。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有意愿報考陜西公務員考試的考生要抓緊時間復習備考。2020陜西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公布,為了避免錯過報名,考生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報名時間。還可以點擊下方免費下載更多考試資料哦!
最新資訊
- 寫作必看!2025年地方公務員五大申論資料積累方法2024-08-17
- 雙十一狂歡夜來襲!購2024年地方公務員課程享超值福利2023-11-10
- 雙11即將來襲!購買2024年公務員課程享折上折2023-10-25
- 2022年河北公務員考試即將進行,行測考前應該看哪些知識點?2022-03-14
- 2022年河北公務員考試行測,這個類比推理題型考前必看2022-03-14
- 廣東省考中最???0個成語典故!趕快記一遍2021-12-28
- 2022年江蘇省考面試模擬題: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2021-12-27
- 2022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諺語2021-12-24
- 2022年山東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上古五刑指的是什么?2021-12-16
- 2022年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定義判斷技巧之核心要點分析法例題及答案解析(11月15日)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