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真題行測言語理解(A卷)


16.國家治理效能是反映制度優勢的重要指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需要轉換為國家治理效能,需要通過治理效能來實現和彰顯。要善于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把各方面制度優勢轉換為管理國家的效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必由之路。
這段文字重在強調
A.我國制度優勢需要通過良好的治理效能來體現
B.依靠法律推進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C.社會主義制度對我國治理現代化產生重大影響
D.治理國家必須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17.書院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教育形式,在書院發展的一千多年歷史進程中,它不僅是中國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國文化向域外傳播的窗口。書院之名起于唐代,由最早的修書、藏書的機構,逐步演變為具有教學、研究功能的場所。書院制度在宋代不斷發展、壯大、成熟,清代是書院發展的鼎盛時期,無論是窮鄉僻壤,還是邊陲小鎮都可見到書院。不僅如此,書院還隨儒學走出國門,在朝鮮半島生根、萌芽、興盛起來,對中國文化傳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A.書院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
B.書院所承載的教育及文化傳播功能
C.書院與文明傳承之間有著密切關系
D.書院制度的影響遍布我國以及域外
18.統一的數據采集和分類管理標準有利于政務數據的整合共享,方便各地區、各部門數據庫之間的接口連接與數據交換。應加快制定政務數據采集、處理、提供、修改等各類標準規范,對原有信息資源進行標準化處理,規范數據共享的類型、方式、內容、對象和條件,破除數據共享的技術障礙。
這段文字中提取的關鍵詞最恰當的是
A.數據采集 整合共享 技術障礙
B.政務數據 數據交換 數據共享
C.數據采集 標準規范 信息資源
D.政務數據 標準規范 數據共享
19.語言和文化一樣,很少是自給自足的,故詞語的借用自古至今都是常見的語言現象。但當外來詞匯進入一個國家后,當地民族會在適應吸收新成分的同時,不自覺地變異和改造其原貌。隨著時間的推移,外來詞會逐漸本土化,日久天長,源流模糊,體用隔斷,變異迭生。一旦借詞身上的“異域特征”(諸如音素、音節的構成等)在使用者的意識里淡化或消失,它們就會被當地人視為自己母語中的一部分。
這段文字重在說明
A.外來詞匯對本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影響
B.本民族語言吸收改造外來詞匯的方式
C.外來詞匯使用的普遍性及本土化過程
D.外來詞匯在母語中淡化與消失的原因
20.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的農業生產,是深度貧困地區產業扶貧的重要項目和農民主要收入來源。農業生產是“露天工廠”,具有“靠天吃飯”的局限性。深度貧困地區大都自然條件惡劣,發生災害的頻率高、范圍廣,加之病蟲害等方面的影響,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挑戰。因此,深度貧困地區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更需要借助農業保險這一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
以下概括不符合文意的是
A.科學的風險管理對于保障農民收入至關重要
B.借助農業保險可有效分散農業生產者的風險
C.深度貧困地區的農業生產需要承擔較大風險
D.農業保險能夠提前介入并有效預防自然災害
21.空氣污染物對大腦造成嚴重影響的罪魁禍首是細顆粒物,即直徑小于2.5微米的空氣污染物。一旦被吸入體內,它們就能抵達肺部深處,進入血流,并隨之進入大腦。細顆粒物直徑極小,足夠穿越為阻隔大型毒物分子而存在的血腦屏障。若細顆粒物由鼻子吸入,還可以通過鼻腔中的嗅覺神經進入大腦。這些顆粒物可能會激發炎癥反應,導致嚴重的腦部疾病,影響認知能力。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空氣污染物中細顆粒物進入大腦的危害
B.空氣污染物是造成大腦疾病的罪魁禍首
C.空氣污染物中的細顆粒物如何進入大腦
D.空氣污染物中的細顆粒物危害人體健康
22.文本是書法的靈魂所系。書法的書卷氣,以及藝術風格等,皆與文本背后的人文精神息息相關。文本缺位的書法,是不完整的書法。對于書法的價值判斷,盡管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調整,但其文化根本并沒有動搖。書法藝術一直承擔著“載道”的功能。以《蘭亭集序》《祭侄文稿》等為代表的書法經典,均是筆墨與文辭交相輝映的產物,其中蘊含著家國情懷、民族風骨、人文精神,體現著書家的文化修養與藝術素養,至今熠熠生輝。
以下概括不符合文意的是
A.評價書法作品的價值不能忽視其文本內容
B.書法藝術的水平取決于書法家的文學水平
C.“文以載道”的古訓同樣適用于書法藝術
D.上乘的書法作品幾乎都是優秀文本的法帖
23.①為生態環境利益設置核心的法律原則,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的核心制度體系
②在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規范中,生態環境保護是其核心的價值訴求
③生態文明的理論要求法律對具有公共性的、體現未來時代人的利益和自然生態本身價值的生態環境利益進行系統性、整體性的保護
④這決定了僅僅依托傳統的法律部門不能對生態環境提供有效的保護
⑤這些法律規范對生態環境提供直接的保護
⑥生態文明需要一個以生態環境價值為核心價值,以生態環境公共利益保護為核心訴求的法律體系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⑥②⑤①③④
B.⑥②③⑤④①
C.③④⑥②⑤①
D.③②⑤④①⑥
24.支持外資評級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開展所有種類債券評級業務,是中國金融市場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信用評級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隨著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引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在中國開展評級業務,有利于滿足國際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也有利于促進中國評級行業評級質量改善,有助于中國金融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
這段文字著重說明的是
A.信用評級對外開放的相關措施
B.信用評級對外開放的規劃部署
C.信用評級對外開放的重要意義
D.信用評級對外開放的基本內涵
25.海底礦產資源中最受關注的是海底石油。有人推測,37%的大陸架蘊藏著石油。海底石油儲量約2500億噸,相當于世界石油預估儲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僅在大陸架的石油儲量就有1400億噸。第一口淺海油井出現在1891年,更多的勘探開發始于20世紀20年代,60年代進入飛躍發展時期。現在,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在勘探海底石油,30多個國家已開采出這種“工業的血液”。20世紀50年代海底石油產量僅占全世界石油總產量的5%,70年代增加到29%,80年代已達40%,21世紀初已遠遠超過50%。
以下概括不符合文意的是
A.近半個多世紀海底石油勘探開采發展極為迅速
B.大陸架的石油儲量超過世界石油儲量三分之一
C.現今使用的石油及制品多半來自海底油田
D.全世界約半數的國家進行了海底石油勘探
26.古典音樂里有很多“炫技”的曲目,在歷史發展中,有推動“炫技”的多重力量存在。有時候,是作曲家想要試驗聲音的極限,出于旋律或和聲的考慮,寫了當時的演奏者一般演奏不出來的樂段。有時候,是作曲家不夠了解某個獨奏樂器,無法貼切地從演奏的角度理性思考,于是寫了很難演奏甚至無法演奏的曲子。還有些時候,是演奏者主動追求突破,要求演奏過去沒法表現的音樂,并借此凸顯自己和其他演奏者不同的地方。
關于音樂“炫技”的推動力量,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作曲家出于實驗考量創作了很難演奏的樂段
B.演奏者迫于樂曲要求不得不進行極限性演奏
C.作曲家因考慮不周全創作了極難演奏的曲目
D.演奏者為凸顯自己個性主動進行突破性演奏
27.一個國家的發展應該致力于將經濟發展的蛋糕做大,在此基礎上,注重公平的分配。對區域經濟發展來說,應牢牢建立比較優勢的概念。不同的地方在自然地理條件上有巨大的差異。即便是兩個自然條件完全相同,地理上相鄰的省份或城市,最佳的發展模式也不是大家發展同樣的生產結構,而是應該各自有分工。
作者通過這段文字重在強調:
A.不同地理條件的區域發展模式應當有所不同
B.地理相鄰的兩個城市也應該有各自不同特色
C.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應與當地比較優勢相吻合
D.最佳發展模式并不適合所有地理條件的區域
28.群體免疫力是一種保護整個社區免受疾病侵害的手段:通過免疫社區里足夠多的人,有效地打斷疾病從一個人傳染到另一個人的接力,中斷感染鏈,從而保護少數不能接種疫苗的人群。但是,這個模式要真正起作用,社區中接種疫苗的人必須足夠多。接種疫苗的人數必須高于一個最小的百分值(學術界稱之為“閾值”),群體免疫才會生效。接種的社區成員越多,______。
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的是:
A.整個社區就越能夠避免疾病的爆發
B.才能有效阻斷疾病源感染整個社區
C.越能保護少數拒絕接種疫苗的人群
D.整個社區的免疫模式才能發生作用
以上是2020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真題行測言語理解(A卷)部分內容,點擊“免費下載”按鈕一鍵下載2020年江蘇公務員考試行測完整版真題及參考答案解析。溫馨提示:為及時獲得2020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成績查詢時間、面試時間等相關信息,推薦各位考生使用環球網校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預約成功可盡早獲得通知。
最新資訊
- 真題分享!2024年江蘇省錄用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2024-08-21
- 2024年福建省考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參考答案(網絡版)2024-03-18
- 2024年內蒙古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答案(網絡版)2024-03-18
- 對答案估分!2024年寧夏錄用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考生回憶版)2024-03-17
- 2024年青海省公務員招錄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及答案(網絡版)2024-03-17
- 對答案!2024年天津市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及答案2024-03-17
- 快來估分!2024年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真題及答案2024-03-17
- 2024年廣東省考《公安專業和申論》情境題33-36 題真題及答案2024-03-17
- 對答案估分!2024年廣東省考《公安專業和申論》真題及答案(網絡版)2024-03-17
- 估分速看!2024年河南省考《行測》數量關系真題及答案(考生回憶版)202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