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鎮化發展已到關鍵時期


“我國的城鎮化發展已到了關鍵時期。”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結題暨新書首發報告會上,與會的20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結合課題研究,對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中國城鎮化率持續增長
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組組長徐匡迪表示,城鎮化是深刻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社會工程和復雜系統工程。特別是在我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人口大國和發展極不平衡的多民族國家推進城鎮化,在世界上史無前例。
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城鎮化率2011年首次超過50%,2012年達到52.57%。未來10 20年中國城鎮化速度將趨向減緩,預計2020年城鎮化水平達到60%左右,2030年將達到65%左右。
面對這樣的高速增長,徐匡迪說:“我國城鎮化發展已到了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需要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新型城鎮化應解決人的問題
老師認為,未來二三十年,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要著力解決“人的城鎮化”問題,否則,新型城鎮化就是空談。
根據研究報告,在清華大學2010至2013年中國城鎮化調查中,超過七成的農民工表示“不打算回鄉就業”。80后和90后的新生農民工群體中,愿意回家務農者更是寥寥無幾,分別占7.3%和3.8%。報告預計,到2030年我國城鎮人口將從現狀的6.7億上升到9.7億至10.2億人。為此,老師建言新型城鎮化應該包括以下內容:努力建設以人為本的宜居家園;更加注重提升質量和效益;產業聚集、創新驅動、產城融合、“四化” 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 同步;城鄉統籌、公共服務均等、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導,建設生態城市為目標;體現中國城市地域特色、弘揚優秀文化傳統。
新型城鎮化應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與會老師強調,新型城鎮化應走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因地制宜、統籌兼顧,保護生態、集約發展,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安全、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努力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城鄉全面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格局。
編輯推薦:2014年城市規劃師VIP套餐
最新資訊
- 注冊城鄉規劃師前景如何?三峽水電工程重磅開工,揭示背后的高端職業趨勢2025-07-21
- 注冊城鄉規劃師身價看漲?速看原由!2025-05-2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2025-05-07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市場需求如何2025-01-08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未來前景可觀2024-12-13
-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2024-10-29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考試大綱抓緊修訂2024-10-25
- 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10-25
- 注冊城鄉規劃師迎來重大利好政策2024-10-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發展前景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