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地理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


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拉動內需的最大潛力。城市的發展方式、管理能力、信息化程度和服務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整體水平。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應運而生。2013年,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出臺了《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技術指南》,目前,已有太原、廣州、徐州、臨沂、鄭州、重慶、武漢、無錫、淄博共9個城市被列入試點計劃,并初步完成了項目設計書,設計論證和基礎設施完善等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之中。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級階段
李克強總理視察中國測繪創新基地時指出,測繪地理信息是經濟社會活動的重要基礎,是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條件,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內容,是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重要保障。李克強總理還指出,離開了測繪地理信息,就不可能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級階段,是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標志和具體成果,離開測繪地理信息就無法建成智慧城市。換而言之,測繪地理信息部門不僅為數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發展奠定了工作基礎,而且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還將發揮著獨特的優勢和作用。
智慧城市不是空中樓閣,必須建立在海量的、精確的、動態的地理信息數據基礎上。我國已經完成了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全覆蓋,形成了國家、省、市全方位的地理信息數據源,建立了龐大的動態地理信息數據庫。目前測繪地理信息部門正在積極構筑海陸空天地一體化的高精度、實時化地理信息獲取能力,使大地測量從靜態到動態、從地基到天基、從區域到全球發展,推動航空航天遙感朝“三多”(多傳感器、多平臺、多角度)和“四高”(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高時相分辨率、高輻射分辨率)方向發展,通過衛星發射組網進行全天時、全天候觀測,使獲取的地理信息資源在時空上覆蓋面更廣、數據量更大、準確度更高、現實性更強。不難預見,全方位、多時空的地理信息將讓城市更加“耳聰目明”。
李維森說,為了推動城市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早在2006年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就與省級測繪部門和市級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共享,開展了全國數字城市地理空間基礎框架建設,其中包括地理信息數據和公共平臺,所建成的空間框架和公共平臺是市政府權威的、唯一的、全市域的共享平臺。截至目前,全國333個地級行政區中有317個開展了這項工作,170余個已經建成。而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地理空間框架經過擴展、提升將方便地升級為智慧城市的時空信息云平臺。
目前,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通過開展時空數據建設、云服務系統開發和典型應用示范等試點工作,探索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的建設模式、共享模式和服務模式,凝練工藝流程和標準規范,為全國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升級轉型以及后續大規模的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建設提供指導,為智慧城市、智慧區域和智慧中國建設奠定了基礎。
智慧城市促進城市問題解決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人口已經達到6.75億,占到了總人口的51%。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有望增加到10億,城市人口的劇增,不可避免地受到土地、空間、能源和清潔水等資源短缺的約束,導致交通擁堵、醫療資源緊張、教育資源不均、環境污染、就業壓力、城市安全監管等問題的出現。
編輯推薦:2013年城市規劃師VIP套餐 搶先熱招
最新資訊
- 注冊城鄉規劃師前景如何?三峽水電工程重磅開工,揭示背后的高端職業趨勢2025-07-21
- 注冊城鄉規劃師身價看漲?速看原由!2025-05-2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2025-05-07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市場需求如何2025-01-08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未來前景可觀2024-12-13
-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2024-10-29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考試大綱抓緊修訂2024-10-25
- 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10-25
- 注冊城鄉規劃師迎來重大利好政策2024-10-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發展前景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