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城一面”呼喚規劃敬畏感


8月19日《人民日報》報道,近30年,中國建筑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負效應。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直言,目前城市居民小區已成為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產品,城市特色難以尋覓。“人均住房面積提高了,卻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與傳統,難覓心靈的歸宿。”
所謂規劃敬畏感,就是城市規劃作為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每一個小微細節都會影響到城市綜合形象、精神內涵、文化氣質、城市創造力等。所以,城市規劃一旦確定下來,它就是城市發展的指導性方針,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最高規劃精神,任何人、任何單位、任何官員、任何公共機構等,都不能隨意修改和更改,確保城市規劃具有連續性、人文性、穩定性和權威性。
被稱為“新加坡規劃之父”的劉太格認為,“針對單一城市,最重要的是必須有一個長遠、科學的規劃方案,不能因為城市領導的變化就動輒更改規劃,特別是在規劃中不要亂建地標性建筑”。比如巴黎就是遵循規劃大框架,根據時代變化不斷在細節上調整,在持續上百年后,已經成為現代都市規劃的典范。再比如新加坡每10年修訂一次規劃,從總體的概念規劃到每一個區塊的功能、面積、發展用途有詳細的規定,規劃具有法律效力,所有開發商必須嚴格服從。
話好說,卻不好落實。由于《城市規劃法》僅僅對城市規劃進行粗略概括,卻沒有對違規處罰、規劃自由裁量等細節進行詳細界定,“規劃隨意化”在我們這里仍大量存在。行政首長可以對規劃“指手畫腳”,隨意更改。個別特殊利益集團搞“人情規劃”,綁架公共需要更改城市規劃圖。一任領導,一種規劃;換了領導,重新規劃。莊重嚴肅的城市規劃就像孩子的“過家家”。急功近利、好大喜空、人云亦云,就容易出現“千城一面”。
因此,應該將規劃敬畏感提升到重要位置。其一,及時修改1989年實施的《城市規劃法》相關規定和條款,賦予城市規劃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把規劃放在政府部門和法定機構之上,具有絕對權威性,并將規劃自由裁量約束在一定的范圍內,確保其有限性,杜絕“權力審美”的可能性。其二,地方政府應強化服務職能,將規劃這種專業性強的工作交給建筑設計和規劃師,用專業、專一性保障規劃特色和創新。其三,各種公共規劃,要讓公眾成為重要的決策構成,汲取民智,杜絕魯莽,將《城市規劃法》規定的,“城市規劃必須符合我國國情,正確處理近期建設和遠景發展的關系”,“應當注意保持民族傳統和地方特色”落到實處,讓城市規劃水平更上一層樓。
編輯推薦:2013年城市規劃師VIP套餐 搶先熱招
最新資訊
- 注冊城鄉規劃師前景如何?三峽水電工程重磅開工,揭示背后的高端職業趨勢2025-07-21
- 注冊城鄉規劃師身價看漲?速看原由!2025-05-2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2025-05-07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市場需求如何2025-01-08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未來前景可觀2024-12-13
-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2024-10-29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考試大綱抓緊修訂2024-10-25
- 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10-25
- 注冊城鄉規劃師迎來重大利好政策2024-10-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發展前景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