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規劃導則出臺 考核指標又添新項


據介紹,南京現代化城市規劃導則指標體系,將主要適用于指導城市新建地區的城鄉規劃編制和建設、管理,老城區新建項目與舊區更新項目亦參照本導則指標體系執行。這一指標體系涉及城市規劃建設的土地使用、產業布局、便民服務、名城保護、綠地公園、低碳生態、智慧城市、綜合交通、市政設施、公共安全等10大類,共有65項指標。
針對老城建筑高度的控制,這一導則重申了保持老城現狀“近墻低、遠墻高;中心高、周邊低;南部低、北部高”總體空間形態。具體而言,三片歷史城區(城南、明故宮、鼓樓―清涼山歷史城區)新建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35米以下(公共建筑可以控制在40米以下)。明城墻沿線、玄武湖周邊、御道街兩側,以及建康路、升州路以南的城南歷史城區為高層禁建區,新建建筑原則上不得超過18米,并符合歷史風貌保護要求。其中集慶路和長樂路以南至城墻地區、越城遺址―大報恩寺遺址地區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以下。建康路、升州路以北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風貌區內,新建建筑高度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確定的控制要求。該區域周邊新建建筑的,應當通過視線分析確定其建筑高度和體量。
在郊野公園的建設方面,該導則要求,重點建設靈巖山、龍王山、佛手湖、小漓江―龍山、三橋濱江公園、三山、甘泉湖、青龍山、赤山等9處郊野公園。郊野公園內的自然人文資源應嚴格保護,只允許建設與綠地生態功能和旅游服務功能相關的設施,以及必要的道路、市政設施,嚴格控制無關設施的建設。
公交換乘距離究竟多長合適?這一份導則明確:主城/副城/新城公交車與地鐵車站換乘距離不大于120米,公交站點之間換乘距離不大于100米。應逐步增大公交與地鐵、公交與公交之間零換乘比例。
在道路改造提升中,南京市將規劃建設以慢行交通為主要功能的綠道系統。這一導則要求,重點建設明外郭風光帶、沿長江風光帶等城市綠道,并在濱水、沿山及有條件建設地區建設城市綠道,與周邊郊野公園、小游園等相貫通。新建、改造的公園綠地用地中硬質化地面占總用地面積的比例不超過15%。
這份導則也將是各區縣城市建設的一份考核指標,南京市政府將對區縣和部門落實指標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并根據考評綜合得分,進行通報表彰,考評結果作為領導班子考核和領導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據。
編輯推薦:2013年城市規劃師VIP套餐 搶先熱招
最新資訊
- 注冊城鄉規劃師前景如何?三峽水電工程重磅開工,揭示背后的高端職業趨勢2025-07-21
- 注冊城鄉規劃師身價看漲?速看原由!2025-05-2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2025-05-07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市場需求如何2025-01-08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未來前景可觀2024-12-13
-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2024-10-29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考試大綱抓緊修訂2024-10-25
- 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10-25
- 注冊城鄉規劃師迎來重大利好政策2024-10-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發展前景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