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不應一哄而上


近日,在由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中國低碳萬里行”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全國政協委員謝正觀提醒,我國低碳城市建設應有序發展,按實際情況分步推進,避免一哄而上的“大躍進”現象。$lesson$
發展低碳經濟、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據聯合國統計,城市容納了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到總量的75%。城市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前線,也是成敗的關鍵點。因此,建設低碳城市成為許多城市的發展目標。
謝正觀委員說,當前,我國部分城市對構建低碳城市的熱情高漲。據統計,上海、貴陽、杭州、保定等多地提出了建設低碳城市構想,還有一些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行列。
謝正觀委員認為,當前各地對“低碳城市”的理解不清楚。“我國城市目前的實踐尚未形成系統的低碳經濟發展框架。城市決策者對低碳城市的內涵、建設路徑及可能遇到的困難沒有準確的理解,往往將低碳城市建設簡單等同于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內容,僅停留在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的層面,缺乏系統性的安排。”
他指出,一些城市在規模上貪大求洋,與低碳發展理念格格不入。很多城市盲目追求大規模、“國際化大都市”。在全國總共661個大中小城市中,有100多個城市提出要建國際化大都市/城市,有30多個城市要建CBD,一些城市過分追求建筑物高度和高層建筑的數量。盲目貪大求洋,帶來巨大的能源消耗。
同時,由于缺乏科學規劃和其他原因,我國目前城市建筑拆遷浪費嚴重。有數據顯示,英國建筑物的壽命可達80年,我國建筑物的壽命只有17年。導致城市建筑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看似經濟繁榮了,但消耗了大量資源,與低碳經濟的宗旨嚴重相悖。
謝正觀委員提出,低碳城市應有序發展,避免一哄而上。各地區應從實際情況出發,走因地制宜的發展道路。
目前,許多城市為防止道路交通堵塞而規劃建造大馬路、立交橋,甚至不惜砍伐樹木、拆毀或縮窄自行車道來拓寬機動車道,個別城市還對取消自行車道予以立法。謝正觀委員認為這些做法是營造以汽車為主的交通模式,“低碳經濟決定了城市不宜大規模普及小汽車等能源消耗高、碳排放高的交通工具,應倡導公交為主的出行模式。規劃中應壓縮一般機動車道的寬度,從需求上控制小汽車的使用,實現整體節能。”
他強調,城市規劃審批部門對總體規劃的修編審批應加強規范,突出規劃的法定地位,減少“一屆政府、一張規劃”的盲目性。
2011年城市規劃師成績查詢匯總 2012年注冊城市規劃師論壇交流
最新資訊
- 注冊城鄉規劃師前景如何?三峽水電工程重磅開工,揭示背后的高端職業趨勢2025-07-21
- 注冊城鄉規劃師身價看漲?速看原由!2025-05-2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最新實施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2025-05-07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的市場需求如何2025-01-08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未來前景可觀2024-12-13
- 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城市公共交通條例》2024-10-29
- 我國注冊城鄉規劃師增至4.7萬余人,考試大綱抓緊修訂2024-10-25
- 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4-10-25
- 注冊城鄉規劃師迎來重大利好政策2024-10-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發展前景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