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城市規劃師考前練習模擬試卷一(9)


二、多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二至四個選項符合題意。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規劃區的具體范圍應根據( )的需要劃定。
A.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B.統籌城鄉發展
C.社會文化發展
D.交通聯系發展
E.行政區劃
答案:AB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二條規定,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有關人民政府在組織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中,根據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劃定。
2.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由國務院組織編制
B.省城城鎮體系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C.城市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
D.城市總體規劃由城市、縣人民政府組織
E.鎮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答案:BDE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十六條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總體規劃,在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前,應當先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交由本級人民政府研究處理。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鎮總體規劃,在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前,應當先經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代表的審議意見交由本級人民政府研究處理。
3.批準前應由審批機關組織老師和有關部門進行審查的規劃包括( )。
A.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B.縣域城鎮體系規劃
C.城市總體規劃
D.鎮總體規劃
E.城市詳細規劃
答案:ACD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批準前,審批機關應當組織老師和有關部門進行審查。
4.根據《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城市詳細規劃的編制包括下列( )。
A.提出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
B.提出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與治理的措施
C.發揮中心城市的區域輻射和帶動作用
D.對具體地塊的土地利用和建設提出控制指標
E.對所在地塊的建設提出具體的安排和設計
答案:DE
《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編制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依據已經依法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考慮相關專項規劃的要求,對具體地塊的土地利用和建設提出控制指標,作為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建設項目規劃許可的依據;編制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依據已經依法批準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對所在地塊的建設提出具體的安排和設計。
5.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內容應包括( )。
A.建設條件分析及綜合技術經濟論證
B.建筑、道路和綠地等的空間布局和景觀規劃設計
C.對住宅、醫院、學校和托幼等建筑進行日照分析
D.市政工程管線規劃設計和管線綜合
E.確定各地塊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指標
答案:ABCD
《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①建設條件分析及綜合技術經濟論證;②建筑、道路和綠地等的空間布局和景觀規劃設計,布置總平面圖;③對住宅、醫院、學校和托幼等建筑進行日照分析;④根據交通影 響分析,提出交通組織方案和設計;⑤市政工程管線規劃設計和管線綜合;⑥豎向規劃設計;⑦估算工程量、拆遷量和總造價,分析投資效益。
6.按照《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規劃管理辦法》的規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行分級審批,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可以由( )批準。
A.省級人民政府授權的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
B.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C.市人民政府
D.縣市人民政府
E.鄉(鎮)人民政府
答案:AB
《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規劃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行分級審批;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報國務院批準;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一百萬以上的城市以及國務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報國務院批準;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級上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其中,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可以由省級人民政府授權的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準。
7.配套公建應包括下列( )。
A.幼兒園
B.居民存車處
C.鍋爐房
D.郵電局
E.綠化
答案:ABD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第6.0.1條規定,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也稱配套公建),應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類設施。又根據第6.0.3條居住區配套公建的項目的規定,“市政公用類未含鍋爐房,在采暖地區應白選確定”,所以選項C錯誤。
8.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的要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綠地率:新區建設不應低于25%;舊區改建不宜低于20%
B.居住區公園的最小規模不應低于1ha
C.小游園的最小規模不應低于0.5ha
D.組團綠地的最小規模不應低于0.05ha
E.中心綠地的綠化面積(含水面)不宜小于70%
答案:ACD
新區建設的綠地率不應低于30%,舊區改建的綠地率不宜低于25%;小游園、組團綠地的最小規模分別不應低于0.4ha和0.04ha。
9.工程建設項目的附屬綠化工程設計方案或者城市的( )、風景林地和干道綠化帶等綠化工程的設計方案,未經批準或者未按照批準的設計方案施工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
A.公共綠地
B.居住區綠地
C.防護綠地
D.生產綠地
E.行道樹及干道綠化帶
答案:AB
《城市綠化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工程建設項目的附屬綠化工程設計方案或者城市的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風景林地和干道綠化帶等綠化工程的設計方案,未經批準或者未按照批準的設計方案施工的,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
10.下列哪些選項不屬于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應遵循的原則?( )
A.保護規劃的文物古跡和歷史地段,保護和延續古城的風貌特點
B.在城市詳細規劃中制定具體措施
C.重建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跡”
D.保護規劃要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編制和落實
E.分析城市歷史演變及性質、規模、現狀特點,并根據歷史文化遺存的性質、形態、分布等特點,因地制宜地確定保護原則和工作重點
答案:BC
根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要求》,編制保護規劃應遵循以下原則:①歷史文化名城應該保護規劃的文物古跡和歷史地段,保護和延續古城的風貌特點,繼承和發揚城市的傳統文化,保護規劃要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編制和落實;②編制保護規劃應當分析城市歷史演變及性質、規模、現狀特點,并根據歷史文化遺存的性質、形態、分布等特點,因地制宜地確定保護原則和工作重點;③編制保護規劃要從城市總體上采取規劃措施,為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創造有利條件,同時又要注意滿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環境的需要,使保護與建設協調發展;④編制保護規劃應當注意對城市傳統文化內涵的發掘與繼承,促進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⑤編制保護規劃應當突出保護重點,即保護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及其環境;對于具有傳統風貌的商業、手工業、居住以及其他性質的街區,需要保護整體環境的文物古跡、革命紀念建筑集中連片的地區,或在城市發展史上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近代建筑群等,要劃定為“歷史文化保護區”予以重點保護。特別要注意對瀕臨破壞的歷史實物遺存的搶救和保護,不使繼續破壞。對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跡”一般不提倡重建。
相關連接: 城市規劃師頻道>>> 城市規劃師論壇>>> 2009年注冊城市規劃師考試網上遠程輔導方案!
最新資訊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考試:萬人模考試題免費下載,助你高效備考2025-09-08
- 考前自測入口:2025城鄉規劃師模擬考試2025-09-08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鎮化及其發展2025-06-03
- 2025年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2025-05-29
- 2025年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城鄉規劃原理2025-05-26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市的形成與發展規律2025-05-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考試題庫(附在線刷題入口)2025-05-23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行政法2025-05-22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法律與法律規范2025-05-19
- 2025年注冊城鄉規劃師章節練習|城市與鄉村2025-05-19